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阶级斗争文献 -> 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刊物《热潮》(1931-1932)

哈尔滨白俄暴动与其幕后阴谋

复初



  自从东北军退出锦州以后,整个东三省的版图,除了哈尔滨和海伦一隅而外,现在通被日本帝国主义者的铁蹄蹂躏殆遍了。

  至日本帝国主义者何以不马上直接派兵进攻哈尔滨,这当然一方面因为有苏联存在的关系,一时还没有找到进兵的适当借口;另一方面则因张景惠事实上已投降了他们,暂时还没有直接出兵的必要。可是他们武力占据哈尔滨的志愿,几时也不会放弃,这是我们可以断言的。

  日本帝国主义者之所以不肯放松哈尔滨弹丸之地,这有两种原因:第一,是因为在未来反苏联的战争中,哈尔滨有重要的军事意义;第二,是因为哈尔滨如果不直接放在他们的军事管理之下,则恐怕苏联以哈尔滨以及整个中东路为根据以作为帮助东三省革命群众组织抗日战争的策源地,使日帝国主义在满洲的统治无时可以安枕——虽然苏联现在正忙着一国社会主义的建立,尚没有余暇顾及这一点,但日本帝国主义者对于这一层却不能不时时惴惴于心,严加戒备。

  因为有这两层原因,所以哈尔滨虽然已经经过张景惠而落入日本帝国主义之手,但日本帝国主义仍嫌他的工具不那样十分得力,亟欲直接去加以布置。为达到这一目的起见,利用白俄的扰乱以作为进兵的口实,是再好没有的计划了。

  这次哈尔滨白俄暴动事件,在不知内幕者看起来,好像是一种偶然原因所造成的偶然事件,殊不知这正是日本帝国主义者有系统的阴谋计划之具体表现。虽然驻哈日领“坚不承认有主使白俄暴动之事”,但证之以经过情形则日帝国主义者之主动其间,已属毫无疑义。十一日申报哈尔滨通讯,有如下的记载:

  “(一月二日下午)九时以后,暴徒演说愈烈,有主张即成立义勇军请日领发给枪械者;有呼自今日始俄人实行占领中央大街者,种种怪异口号,不一而足。日领馆馆员一名,于十时许乘坐汽车一辆,通过阻断交通处,一般白俄争先开道,并呼日本帝国万岁。日领馆员亦故意示其帝国威势,往返行经其地四次”。

  在这一段简短的新闻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大和魂和大斯拉夫帝国的游魂,如此亲爱的拥抱在一起,是如何的别饶风味,同时从这些游魂口中,我们又知道了一重公开的秘密,原来他们已事先得到日本帝国主义的允许,可以“请日领发给枪械”,而日领馆馆员之“往返行经其地四次”,自然不用说是为的要实地指挥他们,无怪乎“一般白俄争先开道并呼日本帝国万岁”了!

  这一次事件出之日帝国主义的阴谋,已经是极显明的事。所以申报十一日所发表的通讯,其结尾有这样的话:“此事微闻有日本之背景,盖日方欲向哈埠进兵,正恐苏联阻止,故鼓动白俄作乱以为口实”。申报次日的通讯则更补充说:“此次官方已得有确证,系日领馆所嗾使,每一暴徒以金票二十五元雇来,凭票支取……”。除金钱收买的方法而外,日本帝国主义者更利用他们自己所办的俄文时报以作为组织白俄暴动的机关。从这些地方看起来,谁能说此项白俄暴动是一种偶然事件而不是出之日帝国主义有系统的阴谋计划呢?

  日本帝国主义这次在哈尔滨的阴谋与前此在天津的阴谋,固然同属是进攻中国的毒辣计划,但前者则更具有向苏联进攻的意义。因为哈尔滨的白俄的暴动,一方面固然可以作为他们直接进兵的借口;另一方面则可以直接恐吓苏联,若果苏联干涉他们进兵,则他们随时可以把哈尔滨转入苏联革命的直接死敌——白俄手中,这马上便与苏联有很大的不利,特别是中东路的秩序马上便会被白俄破坏。这时苏联将怎样应付呢?直接出兵哈尔滨以消灭白俄吗?结果谁也不能保证不致与日本直接冲突起来;而且日本帝国主义者那时亦可以借苏联此举以转移中国民众的视线;那时中国的反革命派自国民党以至国家主义派亦必大喊赤色帝国主义,帮助日本帝国主义以掩饰其进攻中国的罪恶并以替他们自己掩饰其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无耻投降。

  哈尔滨的白俄暴动,现时自然只是在形式上暂时缓和下去,日本帝国主义者在未直接取得哈尔滨以前,这类的阴谋把戏自然是一刻也不会停止进行的。就苏联方面情形来说,它固然不宜和日本帝国主义轻启战祸,但亦不需要态度那样过份的软弱。日本帝国主义之所以敢于肆无顾忌的想将他们的军事势力伸张到哈尔滨,正是因为苏联过份容忍的结果。比方当日军活动越过中东路区域时,苏联如果采取强有力的干涉态度,则日本帝国主义多少是不能不有所顾忌的。现在哈尔滨事件发生,苏联方面索性连一次抗议也没有,我们认为这种政策实在是太过于消极了。再就中国的革命民众方面来说,我们对于此次日本帝国在哈尔滨的阴谋,应该有这样深切的认识:即日本此举不仅是想扩大其在满洲的地域占领;不仅是想预行巩固其未来反苏联战争的阵地;并且是想更进一步的遮断苏联与中国革命民众的关系。我们要打击这种阴谋,要推翻这些强盗在中国的统治,只有与苏联协手并进。党国当局之所以始终不肯和苏联恢复邦交,这正是依照帝国主义列强的意旨,背叛了中国民族解放的利益,与苏联恢复邦交并与之缔结反帝国主义的坚固同盟。这一方针实是引导中国民族到自由独立之路的主要条件之一。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