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左翼文化 -> 〔英〕约翰·莫利纽克斯《媒体的马克思主义分析》(2011)

后记



  呈现在中国读者面前的这本译作,其原著是译者五年前在伦敦街头一家特别的书店里遇到的一本小册子。从发现它,到阅读它,再到翻译它,已经是一个跨越大洲的故事。而要回顾从遇见它到懂得它的历程,也应该追溯比五年时光更长的往事……
  “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去欧洲学习交流”,这是我的导师郝立新教授多年前对我的勉励,也是我念书时心里默默种下的一颗种子。记得郝老师还把他珍藏在办公室里的一幅英文版的欧洲地图赠送给了我,我每次打开它,除了按图索骥地将世界文明史的大事记对号入座之外,就是好奇地遐想社会主义的故乡、马克思主义的摇篮今天究竟是什么样子?当我有机会跟随导师的足迹来到英国访学时,同时到访伦敦的还有中国人民大学的臧峰宇博士。他到伦敦国王大学访学,很快制定了整个英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术地图,寻访马克思的足迹,采访各大学和研究机构里的马克思主义专家,浏览与马克思主义有关的书店和图书馆。正是在他的指引下,我找到了伦敦街头的一家左翼书店BOOKMARKS。这家书店的橱窗就摆放着马克思的头像,每年七月还会贴上激进左翼政党社会主义工人党(Socialist Worker Party)主办的马克思节(Marxism Festival)的广告。臧峰宇博士有着新闻传播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双学科背景,因此他很自然在书架里挑岀了一本写有A Marxist analysis of the media标题的小册子给我。
  我当时正在威斯敏斯特大学中国媒体中心访学,该校的传播和媒体研究所(CAMRI)实力雄厚、名师云集,我在各种课程学习中得以深入了解西方媒体的各种面向。最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学校发展历史上有着“工人的大学”美誉的左翼传统,该校新闻传播的左翼批判研究源远流长。随着几代学者接力打造出的传播政治经济学主题,还有其创办的杂志《媒介、文化和社会》日益占领学术高地,逐渐形成了具有马克思主义标识性的“威斯敏斯特媒体研究学派”。翻开这本小册子细细读来,其中的马克思主义分析与我在课堂上聆听到的对媒体的批判,在某些程度上是可以互相印证的。在这个最早发展起报业等新闻媒体的国度里,有了这些理论武器,才能在电视上收看BBC创意发达的各类节目时,在地铁等公共场所里浏览标题花哨的各大报纸时,还有遭遇无孔不入的广告铺天盖地袭来时,可以透过纷纭复杂的表象把握媒体的本质而不至于迷失。回国之后,与从美国访学回来的任孟山博士等几位同事交流时,迸发出了翻译一套西方左翼媒体批判前沿丛书的念头,于是有了之后的一系列策划选书、申请经费、联系出版等后续环节。
  整个过程得以顺利开展主要是得到了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付教授的鼎力支持,她听到我们的动议后,高度重视、周到安排、全速推进,希望达成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标志性年份岀版这样一套具有标志性译著的愿望。更难忘之前与张教授一起探访伦敦北郊海格特公墓,瞻仰马克思墓碑时的动情时刻。我想正是因为这样的一种共同的初心,促成了这本小册子和这套丛书的成形。
  翻译是一件让我觉得妙不可言也苦不堪言的事情。作为非英语专业的学习者,我那点浮潜功力得益于从当学生时开始在《英语沙龙》杂志上一篇又一篇的小豆腐块开始起步练习,这要感谢吴龙森社长对年轻人给予的信任和历练。从翻译清新短文到长篇著作的历程,注定充满了无数次化蛹成蝶的蜕变。每一次对自己的那一丝信达雅的期许近乎崩溃的时候,我就会向英语科班出身的同学加好友徐莹博士发出求援呼唤。她是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的博士,也讲授《媒体外交》等课程,对她来说每一个挑战仿佛都是一次绝佳的磨砺,得到她第一时间斗志昂扬的回应,我总能体验到绝处逢生、满血复活的感觉。我将对她的感佩之情嵌进了字里行间,其中也渗透着我们友情的点点滴滴。
  译稿完成之后,还得到了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陈先达老先生的关切指导。他虽然年届九十,仍笔耕不辍。尽管他的活动范围基本上就是人大的校园,却通过丰富多样的媒体渠道保持着宽广的视野、通畅的资讯。之前我从英国给他打越洋电话问候,他总是能一语中的地评点媒体报道中的英国时事。更难得的是,他一直对新媒体等技术工具跟进得很快,毫不落伍。现在他迷上了微信,经常用微信指导晚辈,还给大家的朋友圈点赞,玩得和年轻人一样溜。他对这本小册子里讨论的西方媒体的蓬勃表象和重重危机深表赞同,并伏案敲字在电脑上完成了审读意见。感谢陈老师亲力亲为地对一代又一代后辈的大力指导!
  最后要感谢的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新闻传播编辑部的曾靖娴老师,她是二胎妈妈,仍能面不改色、有条不紊地按照计划进度安排合同签署、书稿校审等等繁复艰辛的工作,还经常四两拨千斤巧妙地化解了险情。我无法想象超级妈妈的工作状态,唯有奉上我的敬意。在校对书稿的过程中,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究生白宇、姜娜、黄晓虎、刘丽晓、张彬、回梦晨、许梦菲、刘婷、李洁、张洋、许博卿等同学也参与了讨论和校对,其中刘丽晓同学还试着翻译了本书附录的相关部分。这样安排,也是希望培养他们的理论素养、国际视野、前沿意识,期待他们能从中获益良多。
  每一次遇见的背后都有一张隐秘的路线图,每一种懂得都是坚守者蓦然回首的相识相知。翻译出版这本小册子,我确实没有精心策划过故事的开场,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一如既往地收获了恩师、同仁、学生们以实际行动表现岀来的关爱与支持。我想有了中文版的面世,这本小册子会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引来更多的读者加入对话,希望这个故事因此而远远不会结束……

杨倩
2018年8月





上一篇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