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八日早上,战斗正在逐渐结束。水兵和工人已经被赶出了市中心,但有时他们还会从楼顶上放冷枪。罢工委员会接受了失败,在同诺斯克进行的谈判无果而终后,下令无条件复工[101]。最后一个秩序尚未恢复的市区是利希滕贝格,关于当地卫戍部队的命运的流言四起。三月九日早上,《柏林午间新闻》(Berliner Zeitung am Mittag)的编辑在柏林从一个军方高官那里得到了一条消息:利希滕贝格警察局遭到突袭,七十人惨遭杀害。编辑起先还犹豫着要不要发这条消息,但后来接到了(内务部最高级官员之一)多耶专员的电话,在电话里多耶确认了这条消息的真实性,并要求他们立即发表这条消息,如有必要,就出一期特刊。而事实的真相却是五个警察在街头斗殴中死亡[102]。但诺斯克抓住了这个机会,他早就为此做好了准备;他在柏林街头贴满了告示:“与我们交战的斯巴达克斯派的野蛮兽行,迫使我们发布以下法令:手持武器反抗政府者,一旦被抓获,将被就地处决。[103]”
[19] 伯恩哈德·威廉·格尔斯滕贝格(Bernhard Wilhelm Gerstenberg,1863年4月2日——1945年5月1日),生于贵族家庭,一战结束时任野战炮兵第54团团长。十一月革命期间积极参加反革命活动,带领由多支反革命部队拼凑成的“格尔斯滕贝格师”,到处镇压革命。1919年以少将军衔退役。——中译者注
[42] 奥斯卡·瓦尔特·格哈德·尤利乌斯·弗莱赫尔·冯·瓦特尔(Oskar Walther Gerhard Julius Freiherr von Watter,1861年9月2日——1939年8月23日),德军中将,出身于波美拉尼亚的一个贵族家庭,一战期间先后任第10野战炮兵旅旅长、第54步兵师师长、第26预备军军长。1920年4月带领自由军团镇压了鲁尔起义。——中译者注
[95] 《德国革命插图史》第362页上提到了这份传单;这份传单收录于诺斯克的《从基尔到卡普》第110页。苏联历史学家V·F·切利克(V. F. Chelike)认为,德共(斯)中央局与保尔·列维在柏林三月斗争中的态度,与慕尼黑的共产党人相似,而后者却被当成“盲动分子”。但与其他已知的文献相比,他引用的文献(《1919年3月柏林战斗的开端 》〔Nachalo Martovskikh boev 1919 v Berline〕,《德国十一月革命》〔Noiabrskaia Revoliutsiia v Germanii〕,第168—169页)缺乏说服力。我们应当记住(见上文第〔83〕号注释),共产党党团的代表、那个拒绝参加罢工委员会的极左分子赫尔福特,其实是为国防军工作的奸细,这个事实似乎没有被那位苏联历史学家注意到。
[120] 弗里德里希·威廉·维克托·阿尔弗雷德·冯·克莱斯特(Friedrich Wilhelm Victor Alfred von Kleist,1857年11月16日——1921年5月13日),生于军事世家。1876年以少尉军衔加入普鲁士陆军。1878—1880年在炮兵与工程联合学校(Vereinigte Artillerie- und Ingenieurschule)学习。1883—1886年在高级军械学校(Oberfeuerwerker-Schule)任教。1903年担任柏林高级军械学校校长。1909年任野战炮兵第74团团长。1911年担任德国驻罗马大使馆武官。1913年晋升为少将。一战爆发后,先后担任野战炮兵第6旅旅长、步兵第115师师长,1917年晋升为中将。一战结束后,于1919年1月10日—18日任预备役第6军(VI. Reserve-Korps)军长,1919年2月1日——7月7日任第4集团军(IV. Armee-Korps)司令。1919年7月7日被勒令退役。——中译者注
[133] 艾伦·米切尔(Allan Mitchell),《巴伐利亚革命1918—1919。艾斯纳政权与苏维埃共和国》(Revolution in Bavaria 1918-1919. The Eisner Regime and the Soviet Republic),普林斯顿,1965年,第305—307页。
[134] 约翰内斯·霍夫曼(Johannes Hoffmann,1867年7月3日——1930年12月15日),1887—1908年在凯泽斯劳滕(Kasierslautern)当教师,1908年当选为巴伐利亚邦议会议员,1912—1919年任凯泽斯劳滕副市长,1912年当选为国会议员。十一月革命后,在库尔特·艾斯纳领导的独立党与社民党联合政府中任教育部长,库尔特·艾斯纳遇害后,于3月17日当选为巴伐利亚邦总理。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于同年4月随前巴伐利亚邦政府一起被驱逐出慕尼黑,被赶到了班贝格(Bamberg)。同年5月与政府重新返回慕尼黑。1920年3月16日,在巴伐利亚民卫军和自由军团的武力胁迫下辞职,让古斯塔夫·冯·卡尔(Gustav von Kahr)接任巴伐利亚邦总理。——中译者注
[135] 恩斯特·威廉·施奈本霍斯特(Ernst Wilhelm Schneppenhorst,1881年4月19日——1945年4月24日),曾当过木工,1906年参加木工工会,后任木工工会书记。1912—1920年当选为巴伐利亚邦议会议员,1932—1933年当选为国会议员。纳粹篡权后,于1937年、1939年两次被监禁,“7·20政变”失败后被关押在奥拉宁堡集中营,1945年4月24日被党卫队杀害。——中译者注
[147] 艾里希·库尔特·米萨姆(Erich Kurt Mühsam,1878年4月6日——1934年7月10日),德国作家,出身于犹太药剂师家庭,一战前积极参加无政府主义运动,一战初曾支持战争,但后来又转向反战立场。1918年4月被捕,十一月革命后获释,参与创立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被颠覆后被判处15年徒刑,在狱中写了许多作品,1923年获大赦出狱。出狱后他写了不少辛辣讽刺纳粹党的作品。国会纵火案发生后被捕,1934年在奥拉宁堡集中营遇害。——中译者注
[151] 伊冯·布尔戴(Yvon Bourdet)为马克斯·阿德勒(Max Adler)的《民主与工人苏维埃》(〔Démocratie et conseils ouvriers〕,巴黎,1966年)所写的序言,第33—35页。
[152] 吕西安·罗拉(Lucien Laurat),《奥地利共产党》(Le Parti communiste autrichien),收录于雅克·弗莱蒙(Jacques Freymond)编纂的《共产国际史稿》(Contributions a l'histoire du Comintern),日内瓦,1965年,第77页。
[160] 弗里德里希·沃尔夫冈·阿德勒(Friedrich Wolfgang Adler,1879年7月9日——1960年1月2日),他是维克托·阿德勒的儿子,1897年参加奥地利社会民主党,1907年起任《斗争》(Der Kampf)杂志编辑,1911年任奥地利社民党维也纳组织的书记,1916年10月21日刺杀了奥地利首相卡尔·冯·施图尔克(Karl von Stürgkh),被判死刑,后改判18年徒刑。1918年革命后获释,在革命期间曾任工人苏维埃领导人,后当选为奥地利国会议员。第二半国际和第二国际合并后,他曾任总书记,时间长达15年。二战爆发后流亡美国,1946年退出政界,1960年死于苏黎世。——中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