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赵世炎

旅法勤工俭学生联名致华法教育会学生事务部的信

赵世炎

(1920年12月31日)


  〔说明〕刊载于北京《晨报》,1921年8月13日。


法兰西巴黎华法教育会学生事务部全体执事先生:

  这是我们的一封信,以下都是我们在现在——不特现在,也是我们的几年或几岁、几月以来——觉得万分不能隐默的话,现在综合的统系的来说。我们谨以我们最高的诚意、最恳挚的盼望来写这封信,来希望各位先生看这封信。只看过一遍,我们还不免有点失望,因为我们不愿意我们这点挚诚不能得事实上的同情;只当作一件烦絮事、可厌的事来看,我们更是大失望,因为我们虽然能够谅解你们常常遇着许多烦絮可厌的事,但我们能自信不是来烦絮可厌,所以也不愿以烦絮可厌见憎于人。在话都还没说以先,我们已经预料这下面的话很长,但无论如何,总希望各位先生用毅力支持看下去,好像我们现在虽然怕人烦厌,也忍耐着来写一样。

  话也实在头绪万端了,但我们正不能因为头绪万端就不说;头绪纵然万端,也不是绝不可以整理的事。我们写这封信的一些人,也正感受到在这头绪万端中,如像在蜘蛛的网罗、汪洋的大海,有许多的丝缚着,许多波浪涌着。但是我们一想到我们在这里做什么,许多的亲爱的青年同志在那里做什么,你们一些竭力经营的办事人又在那里做什么,我们的观感催促到良心上、责任上、事业的真理上,都觉得无论如何不能不下一种诚挚的工夫,决定恳恳切切去做一番工作。时机更逼迫我们到了现在,令我们不得不想得披肝沥胆、坦然一吐。同时我们也算到,此后要继续不断努力的工作还多,但写这封信是我们商量定的头一件事。

  “前途光明”,“效果在将来”,这些话是我们常听说的,甚而至于自己也常说。但前途能够怎样光明,将来的效果到底是怎样,恐怕没有人说得出。倘若一件事没有精细的研究、根本的解剖,只说前途光明、效果在将来,世界上既没有这样容易的事,人类也不应当这样不长进,贪图便宜;而且这样的只知说乐观话,一方面含含糊糊的过日子,这种便宜也未必占得稳当。在同时稍有理解的人,看出一分不稳当,便受了一分恐怖,这种人生的恐怖苦不苦呢?

  因此我们在各样关于事实上的话还没有陈说以前,不得不先从群众的心理上说这么几句简单的话,提起公共的注意。自然此外也还有许多当注意的地方,不过这是最急切的。进一步说便是:我们希望大家不要对于现状太含糊,也不要因恐怖而生悲观。如能够不含糊,在事实上的方法上就要十分明了去解剖,而丝毫不漏的加以整顿。如能够不恐怖,这每一分钟却是我们的最好的时间,去做一切应当的事。话就是如此说了,以下便是我们对于现状上的痛陈,及对于建设上的诚恳供献。

  自然,我们现在陈述的事是关于勤工俭学的。勤工俭学的现状是怎样呢?复复杂杂的述,不如简简单单的列。

  一、现在法国勤工俭学生的总数中,已经作工的不到总数之四分之一。
  二、假定以现在的总数为标准,以后国内没有继续来的,那么按照这以前的安插工厂的效率计算,现在的总数要六年才安插得完。再假定效率能够加倍,也要三年。再加倍,也要一年半。
  三、但是国内是仍然继续不断而来的。近半年来的速率,比前半年加三分之一倍。
  四、总数作工的既不多,近来冬季失掉工作的又几乎有作工数四分之一。
  五、教育会对于失掉工作的办法,是发给维持费。
  六、维持费也不仅是发给失掉工作者,凡离学校候工者也当发给。
  七、现在冬季,交涉工厂实在困难,无可言讳。明年春季,也在可知与不可知之间。
  八、假如春季找工十分顺遂,还需用大半的力量安插现在的失工者,安插的速率就减小。
  九、现在在学校补习者,不安于我学校。教育会已穷于应付。
  十、还有已作工的,也不安于工厂,失工的人数会更增加。结果,维持费的支出增加。
  十一、这些复杂困难的情形是:第一个结果,使人以为不是作工不易,是找工不易。
  十二、第二个结果,使人对于教育会失了感情。一则诋毁,再则冲突,三则脱离。(今年上半年还有人自杀的事,这虽是个人意志薄弱,但亦群众事务中之部分结果。)
  十三、第三个结果,现在虽从事整顿,然而大部分的力量要先用到对于过去的事。但过去的事还没整好,而与过去同样的事又陆续发生了。
  十四、再回顾到国内,继续有人来不说,原因上的含糊观念今昔犹同。
  十五、而且一个华法教育会有几个意见都不同的机关。北京和上海不同,但巴黎也不见得与北京相同。巴黎打电去叫北京不要再送人,但还是继续送。北京不赞成上海乱送人,但北京送的经过上海,仍不见得就不乱。

  由以上的现状去说,事实上有国内的,有国外的,有教育会方面的,有同学方面的。综合起来,我们知道有一切的困难。但只说困难是不中用的,真理贵在研究,原因贵在追求。我们现在劈头第一个问题便是:

  什么是勤工俭学一切困难的总因?

  这时候不当再怕复杂,要详细的来说了。——勤工俭学是一个总题目,但现在一切事都只在勤工一方面,这是实际上的情形。勤工的实行已经一年多了,同学中有做得很好的;有始终没找得位置的;有找得位置又失掉,换了许多工厂的。在第一种情形下的同学人数有限,且有特别原因;第二、第三两种情形下的同学是最多数,所谓“一切困难”专指这两种内所包括的说。

  试问为什么找不着位置?为什么旋得旋失,更换无常,总定不住脚根?这就是因为来法的实行勤工同学都是些工业门外汉,在国内不但没有工业的经验,连工具都不曾见过。法国工厂虽多,位置也广,但一个工厂有一个位置,只能拿来招一个工人,用一个工人就要靠他出一分利息来。那工业的门外汉的学生,岂不是对于工厂只有牺牲毫无利益吗?资本家哪个不是想赚钱,谁肯牺牲工资、材料去用门外汉,因此才生出找工的困难。

  同学来了这样多,不找工作又如何得了呢?交涉厂时一直说完全不懂,岂不是立刻就会遭回绝吗?只好也说懂一点,勉勉强强敷衍了进去。自然不多几天渐渐地就现出本相来。自己既不会作工,不但工作上使厂中讨厌,就是习惯上及形式上也是很笑话的,那还有不被厂中辞退的呢?一个厂如是,换一个也不免是一样的,因此才生出旋得旋失、更换无常的困难。

  既有找不着位置、保不全位置的缘故,因此才生出维持生活的困难。

  教育会人力、财力都不十分丰富,要位置的这样多,找位置这样难,要维持的这样多,而会中经济力又十分有限,同学和会中两面俱受极大的压迫,都有不可支持之势。于是紧急、责备、误解种种原因相聚而酿成争,因此才生出办事上的困难。

  这很明白了,假使同学大家都有技艺,交涉工厂时可以许其试而后用,何至有找位置的困难呢?既有技艺,作起工来一定可以使厂中满意,又何至遭辞退呢?既能找得位置,又能住得稳便,又何至有维持生活之必要呢?又何至办事人和同学生出意外之争闹呢?

  这更明白了,勤工俭学的实行者若有技能,什么困难都没有;否则教育会纵有万分充足的人力财力,勤工俭学终是一个纸糊的灯。因为勤工一事是专靠勤工的,如教育会有了十足人财,也只能替同学找工,不能替同学作工。而且维持生活这件事,在现状上已经是暂时了,说一句沉痛的话,这种事情实还不免可怜可耻。

  像这样的现象,勤工俭学非立地破产不可。教育会的办事人东奔西碰一阵,还是劳而无功;同学们虽受维持而不知自救,也等于自杀。

  归根结局,所有一切困难只不过从“不会作工”生出来的。

  这便是总原因了。总原因就是不会作工。我们有了不会作工的原因,有了困难的结果,事实的因果对于我们已经供献得这样清白,这时候是两条路随便我们选:(一)勤工俭学真破产;(二)还是设法来医治。

  使勤工俭学破产是我们所不忍的,我们心所不安的。我们搏战不能不到尽头,到了尽头还要去找尽头的。那么总应该有方法吧?这时候我们第二个问题是:

  在方法方面同学应该如何补救?

  到法国同学已经千五六百人了,除四百上下现在作工,其余在学校补习法文,或是住巴黎等候工作。这两种大多数都受教育会的维持,自己有款的当然在例外。同学住学校的经费很大。多数中国人住在一处,法文进步很有限。俭学的固不要紧,勤工的则学校不啻为候工旅馆。因为无位置,所以才等工;可是因为不会作工,才无位置。似此不会作工,怎地还说等工呢?一方面现在的唯一方法,就是以所存的钱,或借教育会的钱,作候工旅馆的开支。但是钱是个最爱有穷尽的东西,同学的钱尽得快,教育会的钱穷尽更不会比同学慢。那么经济命运告终,勤工俭学也就同时破产。我们回想数月前几次风波,真令人不寒而栗。若不从根本上补救,只作得一天算一天的主意,真是危险得很!

  根据技艺和经济两种的前提,救济的方法同时有两种:

  (一)工业学校交涉开特别预备班——凡是有钱存在会中及不必急急找工而终非勤工不可的同学,万不可把光阴、金钱用在一些中学内去读几句法文,而与技艺毫不相关。定要利用这金钱与时间,在法国交涉若干实习学校添设补习班。重与学费,期必于校中无损失。每班三数十人,每日四五点钟的工作,二三点钟的法文及工艺学及图绘等。假使校中无损失,交涉一定容易办到。同学进了这种特班,一面技艺上有一天一天的长进,而法文又是与所学的技艺相辅而行,受益尤多。如同学新到,大都有二千方以上之存款,至少也可以支持一年半;加以暑假进厂作工,就可支持两年。那么,学习期间,教育会亦不必担负经济;学成之后,工技、法文都很可以自己随便找工。即不如此,教育会找工的,技艺和法语两条件更相合,更可以免除许多困难了。这一层尤特别适用于有存款或新到的同学。

  (二)工厂交涉特别学习部——至于有急于找工而无存款的,宜在法国各大工厂内交涉学徒位置。初学三月或六月或八月,分文工资不取,且与厂中以牺牲费若干,使同学进厂得不操作杂事,可以专门学艺。三月或六月或八月改定,可以勉强当个普通工人。再在该厂作一年工人,一面是酬报工厂,一面是再从事练习,这时候也只索相当的工资。连学带作工有两年之久,技艺定可以自立了。学习数月所牺牲者很有限,数月以后便成功一个很强健的分子,岂不是很好的事么?

  依以上两种办法,如能以大规模的运动,数月之后便可将数百同学放在勤工俭学的平平顺顺道路上,洋洋洒洒向前奔走去了。教育会只待其成功,而用其平日找工、换厂、维持、对付种种力量去扶助同学积极方面的事实。

  人或疑工业学校开班及交涉学徒位置恐不易办到。自然,但是世间上的事最难做就是要钱,现在我们横竖是利用可惜的金钱,与其白花在候工无效的维持费上,不如用在有效上。如果不要别人牺牲什么,又许它某某利益,譬如在工厂方面,凡收中国学徒,它最大的野心——想它的事业在中国去活动;它本来的意思,要在短期间造出工人,作它厂里的用,工厂价比老工人低廉。由上两层,非有一定时间不能达到它的目的。找工者可以与工厂订一年或二年的契约。中国为外国工商业竞争场,可以将互相提携的意思去游说。工厂所忧的,怕学了几个月远去高飞,不为它所用。况且信用不孚,当初就无怪人不收。能与之订约,有了保障,找工比较容易。在候工一面说,难免不有人作几月工就走,妨害大众。假使先宣言、订约才有工作,大家便不至贸然从事。

  无技艺不能找工,是实际上的困难;现在冬季,一时难于找工,也是实际上的困难。但是,以不要钱而只求先作学徒,而先诱以利,第一种困难可免。冬季以后的春季,情形又比较好些,找工的进行也有头绪些。时间上的变换,第二种困难亦可免。倘若再不能找工,那便是人为问题了。我们说到这里,我们不能不十分的盼望教育会对于我们以上的陈述加以特别的注意。

  总之,我们要使这样多的勤工同学都得安安逸逸走上道路,绝对是不可因循,不可苟简,不可错误。多思,多虑,多筹商,多采纳意见,这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是我们最好的时间,勤工俭学才能够成为我们求圆满人生的最好机会。

  对于第二问题的陈述如是,跟着后面就是我们的第三个问题了。我们的第三个问题是:

  在国内未来同学,应当如何准备限制,才可以解除到法以后一切的困难?

  以前同学来法,差不多全无限制。近闻北京方面已有三条:(一)中学毕业;(二)四千方的预备金;(三)身体强健。限制的用意,本是要免除到法后的困难,看这三条,似乎很够了的;然而就这方面的事实上及困难之根因上研究起来,还是差得太远。

  勤工俭学这件事是全以勤工为根本。要能勤工,才得生活,才有积蓄可以俭学。如其不能勤工,便先绝了生活之路,怎地还说俭学呢?第一条限制是资格及学识上的,虽与勤工有关,但已来的还有许多专门大学毕业的,其不勤工所受之结果与众一样。第三条限制与勤工倒有关系,但只关于劳力之能否,不关于技艺之无有。华工朋友最多力而身体又强,近来废弃合同的许多找不着工;而已到同学,有体弱而熟于技艺者,作工亦很好,可见身体强健并不是勤工的惟一条件。而且这种限制极难实行,因有人已合于第一条及第二条,在现时国内亦不能不为之介绍。至于第二条,这比较的容易实行,但这一条的用意,不过是预防找不着工以及初来补习之用。可是照现状说,同一用尽,不过有迟早之分。这三条限制,实在不够能解除到法后的困难。严格说来,这三条不过是附加条件而已。必须要于三者之外,加一基本条件,这条件就是:

  “凡赴法勤工俭学,必在国内工厂实行工作有一年至二年以上之程度者,方为合格。”

  这基本条件成立之后,如第二条的四千方的费,还可以减。第一、第三两条,只要考查各人的志愿,也可以勉强通融。还有,与其在马塞收汇票,不如在国内就收下,由国内教育会总汇来法。限制定了,一时没有合格的,就不要送。再则因为现在法国安插未妥,直从此便暂时停送也是应当。一方面停送,一方面改良预备办法,使有志来法的,依然可以从事预备,于短期间以后,仍能达其目的。

  预备法如何呢?不外对症下药,专授技艺而已。国内几处补习学校,技艺方面既不大注意,而且地方小,而向隅的同志很多,所以现在应该在上海、天津、唐山、汉口、北京等处工厂内组织工业实习班,每日六点钟作工,两点钟上课,以一年或两年毕业。作工监督宜严,不可如中国普通学生之实习,只袖手旁观便算了事。毕业专以技艺程度为标准,则两年之内一定可得些技艺。这种办法,在国内办事的人应该负责任,无论如何要提倡实行的。如若说中国工厂难以交涉,这句话说出来就该令人痛哭。中国工厂不能,还想到外国工厂来交涉么?而且我们现在海外,常听说什么资本家送留学生的事。中国的资本家近来已有几分觉悟,这种一比较就明白的事实,当也能得些人的赞助。

  况且也不是毫无办法的。学生在国内工厂预备,也可以不使工厂受损失。学生进工厂和进学校一样,自己穿,自己吃,公共的组织,还可以自纳些费。譬如现在北京、上海、保定等处的预备学校,学生还是纳很重的费的。这种寓补习于工厂的事,无论如何比现在各处补习学校的方法好。再有一层意外的,就是怕有以疑惑中国学生不大愿意在中国进工厂,其实这话也不成立。中国的遗产制度现在还存在,家室殷富的学生们或者也有这种可怜的陋习,不肯入工厂亦未可知;但是现今国内青年有很多受潮流的觉悟,一方面感到生活上的压迫,蓬蓬勃勃想作这种“自劳、自活、自学”向上的人生观运动的实在不少。我们只恐怕上海、天津、唐山、汉口、北京等处还容不了那志决行坚的向上的青年,又何愁他们不愿呢?

  以上关于国内方面的意见陈述如此,也就是对于第三个问题的解答如此。

  然而话也实在太多了,请宽恕我们的烦渎。我们虽写得这样费事,但看的人能够很热心的、一毫不模糊的看到这里来,我们在这等的时候,已经预先说下千万个感谢了。我们都在作工,时间早就逼得我们苦;你们也在办事,光阴也迫得你们忙,但是我们作工时不能写,你们办事时却可以看了。总之,我们感谢,也不徒是感谢你们看;还感谢我们的良心,能够叫我们说叫我们写,都可感谢了。

  不然,这都算不得一回事,还有更大的感谢。并不就是辛苦的代价品,而是大家都去血战困难,更说不上谢不谢。感谢吧,我们只有合力来,忍着千辛万苦去努力这种工作,工作有可观了,这时候大家合起来感谢这个“磨而不磷,涅而不淄”的勤工俭学。

  话差不多要结束了,自然也还有许多话,且有不亚于以上所说的要紧的。譬如:(一)关于同学本身觉悟之精神与事业自治的方法与互助的运动;(二)教育会之革新与事务进行之当注意等等,都不是再简单几句就可以了的。而且我们认为目前燃眉的问题都不能解决,别的话更成空谈了。

  还有,我们为什么联名写这封信,也是不能不下解说的。我们这二十余人,现在都是在相离不远的几个地方作工或读书的。我们平时都是些很相互了解的朋友,交际极密,相知很深。我们平素间对于我们本身相互的工作很多。简单说,我们都是些相好的朋友,也没有什么团体、什么会。我们写这封信,是根据于几番的严重谈话,最后一次的谈话的商决。这封信是我们大家的意见,感迫到时机的急切上,精神与实际的痛苦上,各人都诚恳的直抒出来集合而成。但是,在同时,我们也知道还有许多亲爱的同志都有同样的意见,也知道这封信若能够代表出他的诚挚的精神,必可以引起凡是看的人的同情了。

  尤其使我们很恳切来写而又渴企不倦的,就是当我们写在半途的时候,听说蔡孑民先生已到法国了。我们一种热烈的愚直处,仿佛预想到孑民先生的来带给了些安慰。——真的么?我们要问孑民先生。

  最后几句话没有别的,只有说,也不必祝你们的康健和安好;只有说,这以上的一切的话所能够代表的诚挚的精神达到了你们,你们又能再将它从事实上发挥出去。——我们盼望,我们很恳切的盼望!


  王良翰、毛显球、石琼、朱志清、任启彰、任钓锐、李隆郅、吴明、范濂、袁庆云、柏载鹍、郭达垓、敬克明、杨洵、蒲照魂、赵世炎、熊天祉、鲁其昌、刘鑫、刘峻宇、罗成镕、罗汉

  一九二〇·十二·三十一





感谢 先知在1917 整理及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