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吴季严
为开辟欧陆第二战场问题进一解
吴季严
(1943年5月24日)
北非战事的结束与地中海航线的重开,使世界战局展现出一种新的形势与新的可能性。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似乎已可由讨论阶段逐渐转入实行阶段了。
但这一新战场究可于何时正式开辟呢?举世人士均怀着极度关切的心情,期待着这志咸问题的早日揭晓。
其实我们应该知道:这一具有左右世界战局意义的军略行动,其发动的迟早,不简单决之于英美参谋部基于具体战争形势而下之判断与决心;主要的还是要取决于盟邦间不同的政治估计及打算。政治上的决策,影响及于军事行动之张弛者至钜;而军事局势的变化,又可转而使政局的发展蒙受到极大的影响。
今日正当希特勒全力图苏的时候,自军事观点言之,盟国若能及时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以与东线苏军的奋战桴鼓相应,必可加速纳粹德国失败的过程;若由于政治上决策的错误,使军事行动坐失机宜,则德国始终可占着各个击破的优势,一旦苏联的主力被击溃,盟国那时再向欧陆开辟战场,不仅事倍功半,且必因整个战局之逆转而师老无功,糜烂世界的战争,必将旷日持久的吞噬去更多的人类生命与财产。
今日之事,我们愿举出中国历史上的先例以供借镜:战国时秦军攻赵之役,声势之大,震动六国。魏与赵为唇齿之邦,本应迅即赴援,夹击虎狼之秦,以免陷于各个被击破的危局。但魏国当局却令晋鄙将十万之众屯于边境,名为救赵实际上却观望不前。其所以如此,或则由于畏秦之威不敢轻动;或则出于“邻之祸国之福也”的动机,想借暴秦之力以创赵,等到赵国受了重创之后,再乘秦之敝而击之。这种错误的政治估计,几乎演成了全层战局上的大危机!假使不是信陵君夺取兵柄,及时的发动一个新攻势,则秦军于拔赵之后,必将挟其战胜之威转而图魏,魏国单独抗秦,其结果也便不难想像了。
盟国若打定主义开辟新战场,眼前便是时候,或至少于东线恶战开始爆发时马上动手,切不要以为纳粹的兵力可西可东,过早的发动势,会使希特勒移其作战主力于西线。要知道“西守东攻”是他们预定的战略原则,不先击溃苏联的主力,则他们在军略上便无法自由肆应;不迅速越高加索山脉以解除石油的饥渴,则无法与英美作长期的周旋,这是极其明显的道理。况且由高加索而直趋中东,一则可与它的东方伙伴取得连络,再则可将英美准备着向欧洲出动以争取主动地位的兵力,吸引到这方面来,使其仍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时机一失,局势全非,欧洲新战场之不可不立时开辟,其故即在此。
军事的机宜切不可因政治上的打算而坐失:“纵秦创赵”的办法,固可使不大看得顺眼的国家在将来和会中无力多所啰嗦,但拔赵之后,暴秦又多出一只自由的手,这一层似乎更值得注意。
至于在未打败希特勒以前,先按下兵来替残破的欧洲商一重划疆界的计划,这更有害于作战行动的一致性与及时性,北非的经验可为先例。
罗邱会谈适于此重要关头举行,希望能将上述不健全的政治空气加以澄清,早日往叩“欧洲堡垒”之门,庶几可加速纳粹德国的崩溃。
一九四三,五,二四。
感谢 先知在1917 收集、录入及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