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保罗·斯威齐

战后日本经济透视

〔美〕保罗·斯威齐

1980年2月


  原文原载于美国《每月评论》1980年2月号。中译文来自《外国经济参考资料》1980年第11期。金慰祖翻译。本译文的小标题是译者加上去的。


  众所周知,战后日本经济的增长异常迅速,在六十年代及七十年代初期,日本国民生产总值每年持续增长10%,或更多些,远远超过了其他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还有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即令人钦佩的日本经济“奇迹”所以形成的基础在于结构方面的深刻变,人们不一定都了解;至于促使结构发生变化和其后国民生产总值的迅速增长成为可能的一些基本因素,人们则了解得更少。

一、战后日本经济结构的变化


  日本经济结构的变化,一方面是与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即马克思所说的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如钢铁、动力、炼油、化工产品、运输设备、水泥、机械制造等)的建立有关;另一方面与农业的改造和衰落有关。涉及并反映这种变化的是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这种改组固然并非只发生于日本,它是所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所共有的历史特征,但日本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这个改组过程的进展速度和广度都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别的国家需要一个世纪或更长时间才完成的,日本在不到30年内就完成了。
  直到1950年,战后美国占领日本时期结束的前夕,日本的农业劳动力仍占全国人口的45.4%,到1975年,这个比重就降到12.6%,农业劳动力在25年内共减少了72.2%.毫无疑问,这个下降速度在整个资本主义历史不是最快的一次。与此相应的是,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如表1所示。


城乡人口对比表 表1
 总人数(百万)农村(百万) 城市(百万)农村(%)城市(%)
1950年83.252 31.262.537.5
1975年11227 8524.175.9

  还必须指出,农村人口所占比重的下降,较之农业劳动力的下降要缓慢得多。原因有两点:首先,是由于为数众多的小型工业(它们大都分包大、中型企业的生意)仍设在农村;其次,是因为许多工人虽在城市干固定工或季节工,但他们仍依附于祖传的小块农田(通常很小)。这些因素不仅使日本工业结构而且使日本工人阶级具有某种独特性。
  上述数字表明从1950—1975年的25年内,农村人口减少一半而城市人口则几乎增加两倍。还需要补充的是,日本人口在几个最大的城市地区高度集中:1960—1975年间,居住在日本三个最大城市(东京、大阪、名古屋)的50公里范围内的人口,其比重就从33.7%上升到42%.如此密集的人口居住在如此狭窄的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6%左右),是其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所没有的现象。
  一直到1929年,90%以上的日本产业工人是在雇工不满30名的工厂中干活;一半以上的工人在纺织业。另有大量小型工业遍布全国。大约从1960年开始,由于政府的鼓励和多种方式的资助,日本工业才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综合性工业网,并进入了世界上最发达、生产能力最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行列。下列表2,选定几种商品,就日本同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产量进行比较,以帮助我们了解日本所进行的经济改组的巨大规模。


选定的若干种商品的产量(1977年或1978年) 表2
国别电力
(十亿瓩/时)
粗钢
(百万吨)

(千吨)
造船
(总千吨)
汽车
(千辆)
水泥
(百万公吨)
日本431102 108899435424 73
美国2185124 4116102211040 67
西德33541 74113903792 32
法国21022 3998873564 29
联合王国28322 34911191320 15

二、日本的就业变化


  然而正如某些人所试图论证的那样,人口和就业方面的变化并非是由于重工业和技术先进工业高速度的发展所促成的。事实上这些新建的大型综合企业全是资本高度密集的工业,相对地说,它们并不雇佣大量劳动力。它们仿效或掌握了西方的最新技术,并往往加以改进使用,在许多方面已朝自动化生产前进了一大步。如果没有这些综合企业,劳动力就业方面的变化和城市发展可能要缓慢得多。日本在二次大战前的历史确实证明了这一点。只要了解了日本人对就业所作的区分即第一类产业、第二类产业、第三类产业和就业方面的变化,就容易理解日本式的“城市化”是要比“工业化”这一术语的含意更为复杂得多。


概括的各产业就业趋势 表3
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总计
1950年0.4850.218 0.2961
1960年0.3270.29 0.3831
1970年0.1940.339 0.4671
1975年0.140.342 0.5181
附注
第一产业:包括开发自然资源的职业(农业、采矿、渔业、林业)
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包括所有其他职业(交通运输、公共事业、商业、金融、服务行业)

  从上表可以看出第一类产业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农业的急剧衰落。在1970年—1975年的最近一段时期内存在着这样一种明显的趋势,即第一类产业不断迅速减少的就业人数几乎等于第三类产业所增加的就业的人数。换句话说,七十年代早期,制造业和建筑业就业的重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而第三类产业就业工人数的比重则靠牺牲第一类产业而持续迅速上升。随着商业、金融和服务行业就业人数的激增,日本“城市化”的进程比以前更快了,这种现象虽非日本所仅有,但还是那一句话,日本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日本“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度。

三、战后美国的对日政策


  二次大战前日本还是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战争造成日本经济的瘫痪,大部分城市被毁,经过恢复重建,日本在短短的三十年内竟然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的前列,仅次于美国。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日本的劳动力不仅质量相当高而且还具有远远超过战前世界记录的生产潜力。这有几方面的原因:(1)1868年明治维新后建立了国民教育制度,从而使日本成为世界上人口中有文化者占比重最高的国家之一;(2)农村普遍开办小型工业,农村男女都能熟悉机械操作;(3)出于日本统治阶级扩张主义的需要,而十分重视军事训练。战后,日本军事机器的解体,美国占领当局在日本所施行的土地改革,使形势发生了变化,一支生产潜力很高的劳动大军得到了解放,这是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经济“奇迹”的准备阶段。日本经济的恢复及其嗣后的发展,要归功于朝鲜战争。据某权威人士估计:“1951年日本全国生产能力的72%直接从事于军火生产。”日本经济于是开始流星般地飞速上升。为了贯彻总战略,美国决策者懂得在把日本建成为工业强国的同时,要尽可能使它完全依赖美国。通过对日本粮食供应的控制,美国就可获得对日本真正的控制,日本庞大的农业劳动力大部分得到了解脱,从事发展工业。为了进口所亟需的、数量越来越多的原料和粮食,日本就必须具有以空前的规模去发展出口的能力。美国有鉴于此,早在1949年就特地把日元与美元的汇率定得很低,和按360日元兑换1美元,这个汇率一直维持到1971年,那时尼克松终于不得不承认固定汇率维持美元霸权地位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失败,并毫无复活之可能。这意味着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这关键的二十年内,日本的出口商品在世界市场(当然包括美国市场)上占了很大便宜。同时,又由于美国对增强日本实力的关注,战后,日本式的大型联合企业不但没有受到限制反而得到鼓励,并使这些企业能够以有利的条件引进西方的最新技术。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事实上几乎是靠白手起家,而重建其资本设备,就其效率和生产率而论,它已迅速登上资本主义世界的首位,与西德分庭抗礼,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外贸对日本的重要性


  我无意贬低对外贸易对于日本的重要性。以粮食为例,有个日本人说:“按生产一卡热量所需的粮食来计算,日本总的粮食自给率1960年是80%,到1974年已下降到52%,1978年估计要降至30%以下,一度是粮食自给的日本现已成为世界上一个最大的粮食进口国。”日本许多重要工业原料的进口率为:石油—99.8%,总能源—88.1%,铁矿砂—98.7%,铜—92.2%,铅—77.5%,锌—62.8%,铝矾土—100%,锡—98.3%,镍—100%。很显然,日本经济的生存全赖进口,这也是日本的致命要害。
  下列表4显示在“石油冲击”(指石油涨价3倍)发生前的一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中国际贸易所占的相对比重。

进出口贸易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率(1973年%)
加拿大联合王国意大利 西德法国日本 美国
40.139.6 36.235.628.5 18.210.7

  日本的比率大约为其他五国平均比率的一半,这意味着对日本来说,因石油涨价而造成的进口值的大幅度增加,可以通过把小部份产品从内销改为外销而得到补偿。这种做法的论据是日本在改销产品方面,其国外市场是不成问题的,外销收入足以偿付金额较大的进口账单,这一点许多国家不可能做到,而日本正是由于这种灵活地(不论就国内市场还是就国外市场来说都有灵活性)增强了它的出口的能力,使它在经济高涨时期的发展达到了异乎寻常的而且确实是前所未有的程度。可是在客观条件急剧变化中的八十年代,不能确保日本的这种灵活地增加出口的能力还会继续给它带来好处,或者再度出现类似情况。

五、日本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


  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是属于历史上最大的资本扩张繁荣,其特点总是第一步类生产资料的生产大量增加,但在日本,第二部类消费资料的生产的增长也同样显著,两个部类的增长互相支持配合。概括地说,似有如下三种最重要的因素在起作用。
  (1)资助方式 日本很早就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日本确实是由封建主义直接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跳过了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阶段。大公司和联合企业在二次大战中都已财源枯竭,没有足够的财力去促成资本扩张和繁荣。此种职能由银行来承担,银行像与它们密切配合的政府一样,可以被视作统治阶级的机构。处在这种体制下的大多数公司,特别是那些大公司,其资本结构中债务占了很大的比重,产权一般占资本总额的10%—20%.把重点放在资助清偿债务的做法,常常被看成是日本经济制度中的一个弱点。不过以战后日本的实际情况而论,这种做法倒成了力量和灵活性的源泉。对于有价值的建设项目,任何时候都不存在资金短缺问题。因权力集中在银行以及政府手中,使日本在协调工作和编制计划方面较之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它们具有完善的正式的计划编制机制),更是全面而且有效。但近年来的情况正在发生变化。1979年日本的官方数字表明:生产率提高了10%,而工资则反上升6%,如把3%—4%的通货膨胀率计算在内,足以说明公司、企业的利润有了很大的增长,使它们有力量偿还债务,并增强其资金自足的实力,至于这种趋势能否持续下去,即使能够持续下去的话,对这一制度的作用又将如何,这些都尚待分晓。
  (2)实际工资的上升 在战后经济大繁荣初期,日本人的工资很低。日本犹如今日第三世界的国家一样被看成是个利用廉价劳力的生产国。由于生产的发展,未被充分利用和代替的农业劳动力,其来源渐告枯竭。现在日本人的工资同其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资已相仿佛,故日本工人阶级在国内市场的购买力,当然也就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也是第二部类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
  (3)非生产部门的增长 但实际工资的提高并不是国内市场扩大的唯一因素。雇佣劳动力的增加和生产率的持续上升,剩余价值总额得以大量增殖,而这种增殖的剩余价值愈来愈多地为整个非生产性活动(既是实用性的又是耗费性的)所吸收,其中包括政府部门、商品销售、金融、房地产等部门的活动。日本经济发展中一个极有意义的方面就是娱乐行业的繁荣,如饭店、剧院、咖啡馆、艺妓馆、有歌舞表演的餐馆、茶座、酒吧、按摩浴室,神秘旅馆等。据说仅东京一地,这些行业就雇佣了五十万名妇女。它们极大部分是由公司企业的费用帐资助的,(有些报导称日本这笔支出占世界第七位)因而可称之为日本垄断资本主义的标志。

六、结束语


  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次大的资本扩张繁荣迟早是要消失的。第一部类生产的建立,特别像在战后白手起家的日本那样国家里,是一种依靠本国资本积累的发展过程,有时会有较长的繁荣期,但一旦走到尽头,整个制度将很快陷于下降的局面,除非出现一些有力的因素,如发生一次大战或进行一项重大的技术革新,才会使下降局面恢复到停滞阶段。当然从理论上说,把资源从第一部类转到第二部类来增加私人或集体消费品生产,就可以消除下降局面。但在资本制度下,这种转变需要把国民收入在各阶级间的分配作根本性的变动,要把追求资本积累的那些人的收入(交换价值的无限增殖)转移到把消费资料生产的数量和质量看作是与切身利益有关的人们手中。我并不认为这种事情有发生之可能性,至少在垄断资本主义的日本是这样,不然,这将成为日本的真正“奇迹”了。



感谢 佐仓绫奈 录入及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