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按:解放前,中国托派的主要团体出版有多种刊物,反映了他们的政治观点,报导了他们在群众性的社会斗争中的活动。这些杂志包括《青年与妇女》、《新声》、《求真杂志》等等,目前能搜集到的,主要出版于四十年代,是公开发行的。这些文章的题材较为丰富,有关于中国古代社会思想演变的讨论,有关于上海广州等地学生、工人运动的通讯、有追踪境外政治生活的译文,也有关于国共内战的分析。其中部分内容,对今天的中国工人,仍有启发意义。目前来说,这些文献尘封已久,除了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录入了个别文章之外,据我了解,网上基本找不到这些文献的简体版。
本文作者唯康,曾用名张开。文章不长,主要内容是讲解放战争中期,国民党统治区的通货膨胀如何刺激了上海的工潮。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结尾的几句话:
可是,政府当局在罢工发生后,却只把“共产党”的帽子加在几千的罢工工人头上,要“予以制裁”和“严办”!这不但与事实不符,而且是危险的!难道“共产”党真的有如此雄厚的“实力”,否则,不是共党也把人家说成共党,不是等于推人家走这条路吗?要合理地解决工潮,应该先消灭那产生工潮的经济原因,即遏止通货膨胀和物价高涨。不然“制裁”和“严办”是没有用的。
这是左翼文章常见的一种批评姿态:“(官方当局)你不该这么做,这么做还是会闹事的。你应该那么做,那么做就不会闹事了。”这种姿态的背后,是有解释的:用呼吁官方解决问题的姿态,掩护文章中对工人行动的肯定。这种解释当然有现实需求作为基础。以中国托派组织来说,从30年代,就不断被蒋帮统治集团追捕、杀害,
作为公开发行的出版物,要讲究说话的技巧。
但这种解释是否真的成立?左翼刊物的读者,多半立场接近。他们需要的,是关于阶级社会的事实报导以及基于事实的分析,从而让自己更好地看清现状,找到行动的方法。对当局的“劝谏”姿态,对读者认清现实并无用处,但形式上的“劝谏”多了,却难免让某些作者/读者形成与秩序妥协的思维套路。事实上,蒋帮集团也不会被几句“善意的建议”所蒙蔽,该抓的抓,该杀的杀。所谓“我这是巧妙的掩护”,更大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政治侥幸心理,所谓“
与国家抓迷藏”,就是这种心理了。
那么,不劝谏,是否就需要高呼革命口号呢?阶级立场不等于非此即彼。以本文来说,如果很难直接说出当局袒护老板的原因,那么至少也要揭露,为何抗战胜利后上海老板普遍赚到钱了却不向工人让步?这至少能帮助工人看清所处的形势。在阶级社会里,一份公开的出版物,可以不去处处抨击主流秩序,但不能助长工人对秩序的幻想。
公开说话要有技巧?对。
公开说话要含混暧昧?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