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左翼文化 -> 〔澳〕伊安· 亨特《分析的和辩证的马克思主义》(1993)

译者序言



一、缘起


  2002年初的一天,我在加拿大UBC(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的图书馆里查资料,从书架上看到一本叫“Analytical and Dialectical Marxism(《分析的和辩证的马克思主义》)”的书,特别被“dialectical(辩证的)”一词所吸引,遂抽出来翻阅。书序很短,其中提到“马克思在今天被当成了一条死狗”,而作者要在这样一个困难时刻来为马克思主义辩护。再看出版时间,是在1993年,即发生“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政治进攻的狂潮”的时候。尽管那时我对马克思主义的想法比较复杂,但我仍然为作者的理论勇气所打动。于是,我把书借了出来,并根据书上的线索通过email很快跟作者Ian Hunt(伊安· 亨特)联系上了。回想起来,这算是我第一次直接跟西方学界的马克思主义同行打交道。
  从那时起至今,一晃就是七年。2002年7月,我从复旦大学博士后出站后,来到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暨哲学系工作。2004年暑期,教育部委托中山大学哲学系承办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生精品课程班,亨特应邀前来授课。2006年7月,在亨特和我的联合策划下,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Flinders University)哲学系和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Adelaide)联合举办了题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的和西方的视角”国际研讨会。该书的翻译就是从那时开始的。2007年暑期,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承办精品课程班,亨特再度应邀授课,并顺访了中山大学,商讨了翻译中所涉及的诸多问题。
  经过近三年时断时续的工作,该书的翻译终告完成。它见证了中西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之间的一段缘分。

二、关于作者及其背景


  伊安· 亨特生于1946年。他于1968年毕业于悉尼大学,以哲学优等成绩获学士学位。在悉尼大学期间,他受到澳大利亚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学者瓦尔· 萨奇汀(Wal Suchting)的影响。1969年,他在《不列颠科学哲学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Science)发表了第一篇论文(与萨奇汀合著)。1970年,他开始在弗林德斯大学哲学系任教,并在其后几年间深度参与了反越战委员会(Vietnam Moratorium Committee,一个通过暂停国家运转来阻止越南战争的委员会),该会在阿德莱德和其他主要城市组织了针对澳大利亚卷入越战的多数街头抗议活动。1990年,他在阿德莱德大学(Adelaide University)获得了博士学位。近年来,他一直担任澳大利亚全国第三级教育工会(National Tertiary Education Union,即全国高等教育工会)的执行委员、其南澳分会的秘书长和弗林德斯大学支部的主席,是澳大利亚教育工会界的一个有影响的人物。目前,他正在撰写一本题为“自由的公平分享(Fair Shares of Freedom)”的著作。
  尽管澳大利亚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大国,但也有几位学者值得重视。一位是乔治· 马库斯(George Markus)。他是卢卡奇的关门弟子之一,是从匈牙利移民到澳大利亚的。据亨特的评价,他是1975年至1995年间对澳大利亚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贡献最大的学者,其代表著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学:马克思哲学中的“人的本质”概念》(Marxism and Anthropology:the concept of‘human essence’in the philosophy of Marx)和《语言与生产:对诸范式的一个批判》(Language and Production:A Critique of the Paradigms)。另一位是亨特的老师萨奇汀,他受阿尔都塞的影响较大,其代表著作为《马克思与哲学》(Marx and Philosophy)。接下来就该是亨特了,他是目前仍然活跃在国际学术论坛上的最有代表性的澳大利亚马克思主义学者。还有一位是亨特在这本书中反复提到的格拉汉姆· 普里斯特(Graham Priest),他现执教于墨尔本大学哲学系,是国际知名的逻辑学家,其“双真法(dialethic)”和“双真主义(dialethicism)”是对矛盾辩证法的重要发展。
  除此之外,亨特更重要的身份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新辩证法”学派(New Dialectic School)的成员。冷战期间,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受到来自自由主义阵营的阿克顿(Acton)、伯林(Berlin)、普拉梅那茨(Plamenatz)和波普(Popper)等人的批判,这种批判在科拉克夫斯基(Kolakowski)出版于1978年的三大卷巨著《马克思主义的主流》(Main Currents of Marxism)中达到顶峰。这些批判反过来又引起各种回应,形成了对马克思思想的解释和发展的两条冲突性线索—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和“新辩证法”学派。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出现以柯亨(G.Cohen)出版于1978年的《卡尔· 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种辩护》为标志。“新辩证法”学派非常松散,亚瑟(Christ Arthur)1986年出版的《劳动的辩证法》(Dialectic of Labour)和2002年出版的《新辩证法和马克思的〈资本论〉》(The New Dialectic and Marx’s Capital),以及亨特的这本书可以视为其代表性著作。简单地讲,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和“新辩证法”学派的分歧点在于:对于马克思的辩证法,前者持消极态度,后者持积极态度。

三、关于该书的题旨与特色


  这本书的题旨在于按照分析上的严格性对马克思的辩证法加以辩护性的论证,并进而用得到论证的马克思辩证法去阐扬历史唯物主义,批判资本主义,并探求当代西方工人阶级革命的可能性。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该书最重要的特色是,它所阐发的马克思主义观念跟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观念既有一个重要的契合点,又有极为不同的论证内容。这个契合点就是“矛盾”和“对立面的统一”的观念。亨特认为,马克思的主张是:矛盾是实际存在的(第二章),其实质在于对立面的统一(第三章),事物都是由对立面的统一所构成的有机整体(第四章)。但亨特的论证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大大超出了我们所熟悉的教科书内容。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亨特详细考察了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和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之间的因革损益关系,其对康德和黑格尔的理解水平即使在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中也是很突出的。其次,亨特充分发挥了英语学界的分析传统的优势,利用了分析哲学和现代逻辑中的许多相关资源,把对马克思辩证法的诠释推进到了英语世界哲学学术的前沿。
  在完成对马克思的辩证法的纯粹哲学论证之后,亨特进一步将其用来阐释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第五章)。对于熟知这些辩证关系的教科书表述的读者来说,看看亨特的论证一定会感到耳目一新。
  亨特为马克思的辩证法做辩护的目的,归根到底在于以之批判资本主义。他用对立面统一的原理解释了价值和价格的辩证关系,维护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剥削理论(第六章)。不仅如此,他还阐发了工人阶级的革命意识和客观条件之间的辩证关系,总结了工人运动史上的种种教训,对工人阶级革命性斗争的可能出路进行了探究(第七章)。
  该书的上述特色有助于我们站在自己既有的马克思主义观念的基础上去拓展思维,从而补充或更新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值得一提的是,该书还专题讨论了毛泽东的观点(第四章第五节)。对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哲学见解给予这样程度的关注,这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中是不多见的。
  需要提醒读者的是,该书原本是作者写给其西方同行看的,所涉及的晚近的论者、论点和文献大多是我们所陌生的。这固然向我们提供了可观的学术信息量,但同时也增加了阅读和理解的难度。因此,建议读者在解读时把基本观点的主干和相关学术评述的枝蔓相对区分开来。

四、关于版本和翻译


  该书初版于1993年,总共7章。为了这个中文译本,作者又专门修订了后面两章。也就是说,这个译本的前5章译自1993年英文版,而后2章则译自作者的修订手稿。
  该书的翻译由我和四位博士生、一位博士后合作完成。初译的分工为:原版序言、第一章和第二章由我承担,修订版中译本序言、第四章和第七章由刘宇承担,第三章由卢永欣承担,第五章由吕春颖承担,第六章由刘习根承担。博士后李昀承担了初译的校对。其后,刘宇对全部译稿进行了修订。在此基础上,我又对译稿做了逐字逐句的修订甚至重译。这就意味着,译稿中仍然存留的问题都由我来负责。
  我在该书翻译中所坚持的原则只有一条,即:忠于原文。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决不为追求译文的语句畅达而随意加减字,除非出现造句上无法克服的语法困难。其二,即使原文表达不够完善,只要不是语法问题,也决不在译文中代行“完善”之职。其三,对所有已经有中译文本甚至中文原文(如毛泽东的文章)的引文,都尽量注明参考文本,但决不照抄照搬,而是严格按该书的文本情况来翻译。所有这些做法都旨在确保译文的可信性,不过,其代价是降低了译文的可读性。
  不管怎样,如果这桩译活的认真程度和这本译稿的质量水准还对得住作者、编者和读者的信任,我就心安了。至于其中的舛错和疏失—我自己几乎每看一遍都会发现还有值得改进之处,故不胜惶恐—则由衷祈望方家不吝指正。

五、致谢


  这里要感谢作者亨特,他不仅同意我翻译这本书,而且慷慨赠与版权。
  感谢复旦大学俞吾金教授,他将本书纳入其主编的“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并感谢该丛书的出版机构—重庆出版社。
  这本译著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NCET-06-0738)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06JJD710010)的阶段性成果。对有关资助亦表感谢。

  徐长福
  2009年5月28日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