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左翼文化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1883-1929)》 译者前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1883-1929)》是M.C.霍华德和J.E.金合著的两卷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的第一卷。第二卷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1929-1990)》。两卷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是20世纪末西方学术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历史发展的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1883-1929)》出版于1989年。本卷对1883年马克思去世后直到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历史发展作了阐述。本卷第一篇“德国的贡献,1883-1914”,从恩格斯和马克思的经济学遗产关系的分析入手,集中对恩格斯晚年编辑出版《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的意义,以及恩格斯与当时各种流派的经济学家围绕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形”问题争论的过程及其得失作了梳理和评价。对1895年到1914年间,主要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内伯恩施坦、卢森堡和考茨基关于修正主义的争论做了展开论述,也对考茨基、希法亭、卢森堡和奥托·鲍威尔等人关于帝国主义与战争、金融资本、资本积累、经济危机等问题的讨论作了较为周详的分析。本卷第二篇“俄国到1917年的贡献”,以19世纪90年代到1917年之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俄国的发展为主题,对马克思经济思想在俄国传播的特点、普列汉诺夫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及其对俄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传播和发展的意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粹主义与杜冈-巴拉诺夫斯基和列宁关于俄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争论、修正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俄国发展的影响及其争论、1905年到1914年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及其影响、托洛茨基的不平衡和综合发展的理论及其影响,以及1914年到1917年十月革命前列宁和布哈林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理论的发展及其影响等问题作了展开论述。本卷第三篇“社会民主主义和共产主义,1917-1929”,对“有组织的资本主义”与新修正主义的兴起及其争论、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理论和实践的演进阶段及其争论、格罗斯曼的资本主义制度崩溃理论及其影响等问题作了展开论述。 总结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历史发展,霍华德和金在本卷结束语中指出:“在马克思逝世后的12年间,《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的出版,激起了有关价格和利润分析以及危机理论的新争论,就危机理论而言,在大萧条前夕,资本主义经济崩溃的问题仍悬而未决。在随后的10年间,资本主义的结构变化推动了德国和俄国马克思主义者对金融资本、垄断、国家支出、军国主义和帝国主义理论的发展,俄国马克思主义者还就不同类型的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主义工业化问题进行了争论。1917年后,俄国的理论家不得不正视一个巨大的困难,即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加以改造,以使其适应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实际境况,而曾经是他们的同志的德国和奥地利的理论家们(现在大多数被视为自己的敌人),则纠缠于西欧和美国的国家管制或‘有组织的’资本主义问题。尽管存在着许多重大的缺陷,但到1929年时,不能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正在‘退化’。相反,它继续进入新的领域、提出新的思想、面对新的对手,遭遇新的问题,它的多样性、它的分裂、它的不和谐是它巨大力量的来源。” 在这里,我要重述我一直以来的一个观点。当代西方一些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多是以“学术的”、“考据的”视阈来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历史与现实的,他们多为我们所说的“马克思学”学者。霍华德和金及其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两卷本中的历史视角、理论见解和学术观点,总体上是属于“马克思学”范围的。对他们的一些见解和观点,我们未必赞成,但这种“学术的”、“考据的”研究及其理论见解和学术观点,对我们的研究还是有意义的,还是有多方面的启示的。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重视“马克思学”学者研究成果的基本原因所在。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1883-1929)》是由我与我在武汉大学工作期间指导的三位博士生共同翻译完成,他们现在已分别在三所高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本卷各章初稿翻译分工如下:常庆欣:导言、第一章到第六章;刘和旺:第七章到第十二章;鲍金红:第十三章到第十六章、结束语。我和常庆欣一起,对初稿作了统一校译、修订,最后定稿。应该说明的是,虽然我们尽了努力,但其中不妥和讹误之处依然难免。敬请读者们指正。 两卷本的第二卷《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1929-1990)》出版于1992年。该卷中译本由我主持译校,由我在中国人民大学工作期间指导的博士生共同翻译完成,已于2003年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该卷出版后,发现译文在翻译上还有多处不妥、甚至讹误。近期我们将重新校订再版。 顾海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