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弗兰茨·梅林 -> 《马克思传》

译者注释



  1 指梁赞诺夫发表在《新时代》第32卷上卷第5、7、8、9、10、13 期上的《社会民主主义的旗帜和无政府主义的商品》一文。参阅本书《著者关于参考文献的说明》(本书第668页以下)。——第2页。
  2 原来是一句常常为人引用的拉丁格言。出自罗马喜剧作家忒伦底乌斯的喜剧《自己折磨自己的人》(《Heautontimōrúmenos》)。原文为:“Homo sum: humani nihil a me alienum puto”[“我是人:人所固有的我无不具有”]。原意是说:不管人达到怎样高的理性发展阶段,不管是什么样的人,他终究是人,因而必然带有人所固有的一切弱点。马克思在1853年12月14日给恩格斯的信中(《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卷,第587页),在1860年2月23日给弗莱里格拉特的信中(见本书第367页),都曾用过这句格言。1865年,马克思在他回答当时流行于欧洲的一些问题的《自白》中也说,他最喜欢的格言是:““Nihil humani a me alienum puto”(参阅《回忆马克思恩格斯》,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05页)。——第3页。
  3 伏尔泰写的著名史传性著作有:《查理十二传》(《Histoire de Charles XII》,1731),《路易十四时代》(《Le siècle de Louis XIV》,1731)和《彼得大帝时代俄罗斯帝国史》(《Histoire de l’empire de Russie sous Pierre le Grand》,1759—1763)等。他的著名史诗《亨利亚特》(《Henriade》,1728)也是以真实的历史人物,法国国王亨利四世为主人公的。《路易十四时代》一书充满了轶闻和插话,以文笔生动优美著称。史诗《亨利亚特》则以丰富的想像,画一般的笔触,描绘了圣巴托罗缪的屠杀,巴黎的围城等等。伏尔泰有过一句名言:“除了枯燥无味的体裁之外,其余的一切体裁都是好的。”(见伏尔泰的喜剧《流浪子》(《L’Enfant prodigue》)的前言)——第3页。
  4 缪斯是希腊神话中司文艺和科学的女神,宙斯和姆涅莫辛娜的女儿,据古希腊诗人海西阿德说共有九个:优脱卜(司抒情诗和音乐),塔利亚(司喜剧、牧歌),美利波美娜(司悲剧),泰尔普西霍拉(司合唱舞蹈),爱拉脱(司爱情诗),波丽欣尼亚(司赞歌),乌拉尼亚(司天文学),卡丽奥卜(司叙事诗),克丽娥(司历史)。此句喻指把历史提高到文艺和科学的地位。——第3页。
  5 指著者将此书献给克拉拉·蔡特金一事。参见本书里封的献词。——第4页。
  6 按希伯来语音译为拉比,原意为教师;研究和负责解释犹太教教律和教义的学者,裁断有关教律的争执问题,同时也是教团的领导者和祭司。——第5页。
  7 弗里德里希二世在位时曾为了维持普鲁士军国主义而鼓励工场手工业和商业,改革行政制度,并曾准备解放农奴等。反动的沙文主义德意志史学曾荒谬地给他以“大帝”的称号。参阅注33。——第7页。
  8拿破仑法典指法国在1804年颁布的民法典。这部法典的基本原则是彻底捍卫资产阶级所有制。它援用于法国人占领的德国西部地区,为资本主义关系在这一地区的发展开辟了道路。1815年莱茵省归并普鲁士后,普鲁士政府曾经力图在莱茵省推行普鲁士法律,恢复贵族的封建特权,遭到了莱茵省的坚决反对。——第7页。
  9 1819年9月20日德意志联邦议会为了镇压日益高涨的大学生运动(参阅注29 ) ,压制自由气氛,根据所谓“卡尔斯巴德决议”(参阅本书第25页脚注),颁布了书报检查令,规定对二十印张以下的书籍进行检查。这个检查令的第二条曾允许对违背宗教的一般原则的个别宗教和某一宗教的一定内容加以批评(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卷,第11、13页)。——第8页。
  10 莫泽斯·门德尔森是德国启蒙时代的通俗哲学家,出身于贫苦的犹太人教师的家庭。曾企图从理性上证明神的存在和灵魂的不死。著有《斐多或论灵魂不死》(《Phädon oder über die Unsterblichkeit der Seele》1767),《早晨或论神的存在》(《Morgenstunde oder über das Dasein Gottes》,1785),等等。马克思在1870年6月27日给库格曼的信中写道:“同一个朗格在他谈到黑格尔的方法和我对这种方法的应用时所说的话简直是非常幼稚的,第一,他完全不懂黑格尔的方法,因而,第二,也就更加不懂我应用这个方法所做出的批判方式。在某一方面他使我想起了莫泽斯·门德尔森。这个不学无术的典型人物曾经写信给莱辛,问他为什么想到要严肃地对待“死狗斯宾诺莎’!”(参阅《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59页)马克思在1870年7月20日给恩格斯的信中也曾说:“……这在哲学上完全是比莫泽斯·门德尔森毫无逊色的胡说,是卖弄聪明的、气势凌人的、自以为无所不晓的夸夸其谈。”(《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参阅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4卷,第392页)——第8页。
  11甘斯是黑格尔的学生,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一书的编订者。马克思在柏林大学读书时曾听过他的法学课程,在使马克思转向黑格尔哲学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他是与反动的历史法学派(参阅注18)相对立的一个法学学派的领袖。所谓小船的舵手当指此。——第8页。
  12 海涅生于杜塞尔多夫的一个犹太商人的家庭。此处当指他于1825年改宗新教一事而言。——第8页。
  13 格奥尔格或约翰·浮士德是德国民间传说中的人物。据说生于士瓦本,自称为“哲人的哲人”,以医生、占星术者、魔术师、炼金术者的身份漫游德国和意大利各地。他认为地上的物质快乐具有最高的价值,并为了获得这种快乐而与恶魔交往,出卖灵魂,最后堕入地狱。这个传说最初见于德文著述的是1587年在法兰克福的舒匹斯书店出版的《约翰·浮士德博士的生平》(《Historia von D. Johann Fausten》)。浮士德传说成了许多文学作品和乐曲的主题。其中最著名的是歌德的长诗《浮士德》。歌德曾在《浮士德》中写道:
  “人们的精神总是易于弛靡,
  动辄贪爱着绝对的安静;
  我因此才造出恶魔,
  以激发人们的努力为能。”
  (《浮士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1 部,第17—18页)——第9页。
  14 七年战争是从1756年到1763年间以奥地利、法国、瑞典、萨克森、俄国和西班牙为一方,以普鲁士、英国和葡萄牙为另一方之间所进行的战争。普鲁士军队曾于1757年11月5日在罗斯巴赫(在德意志西部边境)附近战胜法军,使普鲁士国家得以免于崩溃的威胁。七年战争的结果,普鲁士基本上保持了原来的疆界。——第13页。
  15 维尔夫们(Welfen)——德国公爵家族,在11—12世纪时特别强大,统治着巴伐利亚、萨克森公国及其他一些地区,13世纪时这个公爵家族的领地变成不伦瑞克一路涅堡公国。——第14页。
  16 这是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一书的献词中所说的话,参阅《博士论文》,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4页。
  17 埃德加尔·冯·威斯特华伦于1846年参加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曾在《反克利盖的通告》上签名(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卷,第3页)。——第15页。
  18 历史法学派是18世纪末产生于德国的法学中的一个反动学派。这一学派把国家和法看成是所谓“人民精神”自我发展的结果,维护当时德国现行的封建的法,反对对现行的法进行任何批判,说什么法的来源不是法律而是习惯。马克思在谈到这一学派时说它“以昨天的卑鄙行为来为今天的卑鄙行为进行辩护,把农奴反抗鞭子——只要它是陈旧的、祖传的、历史性的鞭子——的每个呼声宣布为叛乱”(《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卷,第454页)。该派的创始人是古斯达夫·胡果,著名代表人物是萨维尼。——第18页。
  19 这三册诗歌的标题是:《诗歌集》(《Buch der Lieder》)、《爱之书》(《Buch der Liebe》)(第1 部)、《爱之书》(第2 部)。马克思的女儿劳拉·拉法格在把这些诗歌送给梅林时曾写信告诉他说:“我必须告诉您,我父亲对这些诗歌是很不重视的,每当二位老人家谈到这些诗歌时,他们就对青年时代的这种孩子气的傻事发出由衷之笑。”(梅林:《马克思恩格斯的遗著》[《Aus dem literarischen Nachlaß von Karl Marx,Friedrich Engels》] ,柏林,1923年版,第1卷,第25 、26页)——第18页。
  20 席勒写过一些以劳拉为题的诗歌,如《劳拉的幻想》、《弹钢琴的劳拉》、《劳拉的魅力》、《劳拉的忧愁》等等,均属于席勒早期的抒情诗试作。——第19页。
  21 萨提尔亦译羊人,是希腊神话中长有公山羊耳朵和角以及母山羊尾巴和脚的半人半兽的山林神,酒神狄奥尼斯的侍从。希腊悲剧便是从扮成羊人的合唱队所唱的赞美酒神的歌中演变出来的。后来还曾流行过由羊人组成合唱队的滑稽歌剧。公元前5世纪的诗人克伊里洛斯(Choirilos)便曾有“羊人剧王”之称。此处所说的献身于“缪斯的舞蹈和萨提尔的音乐”,当指埋头于诗歌写作而言。——第20页。
  22 马克思在1837年11月10日给他父亲的信中写道:“但是,直到看了最近写的这些诗,才突然像叫魔杖打了一下似的,——唉!这一击在起初真是毁灭性的,——一个真正的诗歌王国像遥远的仙宫一样在我面前闪现了一下,而我所创作的一切全都化为灰烬了。”(《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选》,1956年俄文版,第12页)——第20页。
  23 马克思在1837年11月10 日给他父亲的信里曾写道:“在生病期间,我把黑格尔从头到尾读了一遍,还看了他的大多数学生的著作。由于在施特拉劳常和朋友们见面,我参加了‘博士俱乐部’,在俱乐部的会员里有几个讲师和在柏林的一位最亲密的朋友鲁滕堡博士。这里的争论表现出了各种不同的、相互对立的观点,而把我自己同我想避免其影响的现代世界哲学联在一起的纽带,越来越紧了;但一切声音都静止下去,我陷入了一种真正的讽刺狂,而这种情况在这样多的东西遭到否定之后,是很容易发生的。”(《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选》,1956年俄文版,第14页)——第20页。
  24 马克思的幼女爱琳娜·马克思-艾威林在《关于青年马克思的信》中说:“他(指马克思。——译者)父亲的像片、我母亲装在镜框里的旧像片……他都带在身旁。马克思死的时候,这些照片仍在他的衣袋里。恩格斯把它们和马克思一起装入棺材。”(《回忆马克思恩格斯》,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93页)——第24页。
  25 在黑格尔逝世以后,黑格尔学派分为左右两派,右派也称老年黑格尔派,左派也称青年黑格尔派。青年黑格尔派代表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利益,企图从黑格尔哲学中做出无神论的和革命的结论,来论证德国有进行资产阶级改革的必要。主要人物有施特劳斯、卢格、鲍威尔兄弟等。——第24页。
  26 1819年德国大学生桑德将沙皇的代理人、作家科采布杀死。反动派以此事为借口,大肆镇压大学生运动,把自由民主运动的参加者都称为“煽动者”。从此,对德国一切自由民主运动的残酷迫害都以查究“煽动者”为名载入历史。——第24页。
  27中世纪的浪漫主义,亦称反动的浪漫主义,是德国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的反动思潮。在哲学方面,它是对启蒙运动的知性万能主义的理想主义反动,强调神秘的直观,把哲学贬为神学的婢女。谢林是这方面的代表者之一。在政治方面,它和历史法学派(参阅注18)有血缘关系,以中世纪为理想,强调历史的传统和秩序,是一种特殊性质的复古主义。参阅本书第27页脚注1。——第25页。
  28 汉堡神学家雷马路斯写了一本启蒙主义的和宗教批判的书《理性信仰辩护》,但他不敢发表。死后,莱辛以“无名氏”的名义把它发表了一部分,书名《无名氏著作片断》。——第26页。
  29 大学生运动是1815年在德国爆发的旨在争取政治自由和民族统一的民主运动。它的核心是1815年6月12日在耶拿创立、尔后又在全德国传播开来的大学生协会,运动的顶点是1817年10月17日为纪念宗教改革三百周年和莱比锡大会战四周年而召开的瓦特堡大会。大学生们在会后的示威游行中发表为统一德国而斗争的演说,并将一些臭名昭著的反动著作(如科采布的《日耳曼帝国史》等)以及象征德国反动势力的发辫和假发、军帽和棍杖付之一炬。1819年8月卡尔斯巴德会议后被残酷镇压下去,大学生们的呐喊也没有在人民群众中得到反响。一部分成员后来组成了主张采取个人恐怖手段的“不羁者协会”(“Bund der Unbedingten”)。——第26页。
  29a 诞生应为即位之误。——第28页。
  30 “Mene Mene Tekel Upharsin”——见《旧约》,《但以理书》,第5章:巴比伦王伯沙撒用从上帝神殿中掠来的金器大宴群臣,忽有人的指头显出,在墙上写下这一行无人懂的字。哲人但以理应召前来识读,说它的意思是:“上帝已数算你国的年月到此完毕;你被称在天平里显出你的亏欠;你的国分裂,归与玛代人和波斯人。”——第29页。
  31《吠陀经》是古印度婆罗门教的恨本圣典,约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以前。“吠陀”(Veda)的原意是“知识”。三部《吠陀经》(Trayi Vidya)指《黎俱吠陀》、《娑摩吠陀》和《夜珠吠陀》,中国旧称“三明”。吠陀又是印度文艺和宗教哲学的最古文献。——第29 页。
  32 桑苏西宫,亦译无忧宫,是弗里德里希二世仿凡尔赛宫的样式在波茨坦建造的行宫。——第30页。
  33 弗里德里希二世曾被沙文主义的史家尊为启蒙运动的代表者,德国文学的培养人。这是因为在他统治时期有莱辛、歌德、席勒等大文学家辈出,出现了德国文学的黄金时代。他为了附庸文雅,经常召请一些文人、学者、音乐家到他的桑苏西宫中舞文弄墨,并曾亲炙莱布尼茨和伏尔夫的德国启蒙哲学,著有《反马基雅弗里沦》(《l’Anti-Machiavel》,1740)一书。他蔑视自己祖国的语言,讲法国话,用法文写作,1750年曾延聘伏尔泰到他的宫中“传播法国文化”,任伏尔泰为侍从,给以两万法郎的年俸,而实际上是要伏尔泰为他润饰法文诗。伏尔泰在接到他的手稿时曾说:“王上又要我替他洗脏内衣了。”而弗里德里希二世则说:“我再需要他一年;橘子的汁水咂干之后,自然要丢掉皮儿的。”参阅注7。——第30页。
  34 施特劳斯和鲍威尔的观点的对立,用鲍威尔自己的话来说,是“类和自我意识,实体和主体的对立”。施特劳斯企图从历史的批判的观点,根据福音故事,塑造出基督的真实形象,同时,认为福音故事不是个别人的有意识的虚构,而是整个民族或教团的共同意识的产物。鲍威尔批判他没有给自我意识的中介活动留下余地,认为福音故事是为了某种宗教目的而有意识地编造出来的,同时根本不承认历史上的耶稣。施特劳斯对此所做的驳斥,载于他的《Streitschriften》[《论争文集》,杜宾根,1836年]。——第31页。
  35 指新教正统派,这一派正像19世纪初天主教徒中的教皇至上论派反对教会中的理性主义倾向一样,主张回到正统的路德教,否认科学有权利从哲学和历史的观点来批判宗教。这一派的领袖,柏林大学神学教授亨格施坦堡曾在他的《福音派教会报》上激烈攻击黑格尔,说他把基督教变成了泛神论,因而必然导向无神论。——第32页。
  36 学院的自由(Akademische Freiheit),也叫大学的自由。原指由教皇或帝王给与的大学内部的裁判权(Internal jurisdiction),后来转指大学在政治上和宗教上不受千涉而享有的教学、思想、研究和学习的完全自由。——第34页。
  36a 喻指教授职位。——第37页。
  37 卢克莱茨的教育诗指的是他的哲学诗篇《物性论》(《De rerum natura》),这个诗篇最全面而系统地叙述了古代原子论。有三联书店和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译本。——第40页。
  38 见《旧约》,《罗马书》,第13 章,第1 节。——第41页。
  39 普罗米修斯是希腊神话中的半人半神的英雄,名字的希腊文原意是“先知者”。据海西阿德的《神谱》所载,普罗米修斯曾为了维护人类的利益而欺骗宙斯,宙斯怒而夺走了人间的烟火。普罗米修斯盗取天上的火给予人间,被宙斯下令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岩上。正文中普罗米修斯的自白和对话,见于古希腊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的悲剧《被锁住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 desmotes》)。按照这个剧的情节,普罗米修斯因拒绝神使海尔梅斯的诱骗和恫吓,在宙斯所发的雷电中连同悬岩崩沉海底。——第44页。
  40 普会士政府于1841年12月24日颁布的新书报检查令,虽然表面上规定不得对作家的写作活动加以限制,“不得阻挠人们严肃而谦逊地探讨真理”,然而却禁止“在出版物中传播错误的和破坏性的理论”,从而使放宽书报检查的诺言化为乌有。马克思批判这个新检查令的文章,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卷,第3—31页。——第46页。
  41《哲学界轶文集》的全名是《德国现代哲学和政论界轶文集》(《Anekdota zur neuesten Philosophie und Publicistik》),是1843年年初《莱茵报》被查封的时候由卢格通过苏黎世和温特图尔两地的“文学社”出版的。文集共分两卷,收载的主要文章有马克思的《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路德是施特劳斯和费尔巴哈的仲裁人》,以及费尔巴哈的《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等。——第46页。
  42 教皇至上论派(来自拉丁文的ultramontani,意为“山之彼方”,即阿尔卑斯的彼方,喻指梵蒂冈),是天主教中一个极端的流派的护拥者,他们否认民族教会的独立性,维护罗马教皇干涉各国世俗事务的权力,相信教皇“绝对无谬”。最初产生于15世纪。19世纪在西欧各国慑于革命运动高涨的反动阶层中得到广泛传播。但由于维护教皇的无限权力,故与王权有一定的矛盾。——第48页。
  43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曾于1815年5月22日发布王室命令,答应建立“人民代议机关”,即在普鲁士各省成立省等级会议,设置全普鲁士的代议机关并实施宪法。国王还曾委派一个委员会拟定宪法草案。但由于国王慑于革命运动的日益高涨,立宪诺言没有实现。——第51页。
  44 指推科比的小册子《四个问题以及东普鲁士一居民对这些问题的回答》(《Vier Fragen, beantwortet von einem Ostpreußen》,1841)。雅科比在这本匿名发表的小册子中批评了普鲁士的国家制度并要求在普鲁士实行人民代议制和出版自由。——第52页。
  45 参阅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和奥格斯堡<总汇报>》一文,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卷,第134页。——第59页。
  46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的序言中曾说:“我倒非常乐意利用《莱茵报》发行人以为把报纸的态度放温和些就可以使那巳经落在该报头上的死刑判决撤销的幻想,以便从社会舞台退回书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2卷,第8页)——第59页。
  47 “自由人”是1842年夏天柏林的青年黑格尔分子成立的一个脱离实际生活和沉醉于抽象哲学争论的无神论者小组。除去“博士俱乐部”先前的成员之外,还有泰奥多尔·米格博士、《艺文》杂志的出版者里德尔、卡斯巴尔·施米特(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作者麦克斯·施蒂纳)等等,而它的核心人物则是鲍威尔兄弟、爱·梅因、路·布尔、麦·施蒂纳等。马克思在1842年写的许多信中,以及在《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都曾对这一派加以批判。——第60页。
  48 海尔维格在1841年发表了革命的政治诗集《生者的诗》(《Gedichte eines Lebendigen》),以强烈的革命热情和优美的文笔而名噪一时。1842年秋天为了替杂志《来自瑞士的德意志信使》物色撰稿人,曾经做了一次周游全德的旅行,在各地像凯旋将军一样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并曾在柏林受到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的召见。——第61页。
  49 这是一种文字游戏。原文是Orthodoxen,本来是正统派信徒的意思,此处拆成orthod-oxen,便成为“正统派公牛”了(Oxen是Ochs一词的多数,原意为公牛,亦有蠢人之意)。——第63页。
  50 指马克思在《莱茵报》上分五次连载的《摩塞尔记者的辩护》一文。马克思在报纸上只阐述了他预定答复的五个问题中的前两个问题。这五个问题就是:(1)关于分配木材的问题;(2)摩塞尔河沿岸地区居民对1841年12月24日的内阁法令和该法令所给予的较大的出版自由的态度;(3)摩塞尔河沿岸地区的毒疮;(4)摩塞尔河沿岸地区的吸血鬼;(5)有关改善这种状况的办法的建议。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卷,第210—243页。——第66页。
  51《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Vortoufige Thesen zur Reform der Philosophie》)写作于1842年,由于书报检查而未能在德国出版。最初在瑞士问世,收入《德国现代哲学和政论界轶文集》中。中译文载《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三联书店1961年版,上卷,第101—119页。——第69页。
  52 费尔巴哈曾说:“曾经在柏林,而现在在乡间!何其荒诞!但是不然,我的亲爱的朋友!你看,我在这里,在大自然的泉源上,又完全洗掉了那些由柏林的国家哲学撒在我脑子里的沙子……逻辑学我是在一个德国大学里学的,但光学——观看的艺术——却是在一个德国乡村中学的。”又说:“一个哲学家,至少是我所理解约哲学家,应该把大自然看成自己的女友;他不是应该从书本上,而是应该面对面地来认识她。”(《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三联书店1961年版,上卷,第239页)——第70页。
  53 参阅《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三联书店1961年版,上卷,第112页。——第72页。
  54 指斯特拉斯堡。——第74页。
  55 九月法令是法国政府在1839年9月颁布的反动法令。这项法令限制了陪审人员的裁判活动,增加了定期刊物的现金税,并规定对反对私有制和现存国家制度的言论处以监禁和大量罚款的惩罚。——第74页。
  56 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一书1843年第二版序言中写道:“当我写这篇序言的时候,新谢林哲学还没有经报纸正式宣布为‘国家权力’。新谢林哲学是坏良心的哲学,好多年来,它一直由于怕见光明而在黑暗中蠕行,因为它知道,它公开于世之日也就是它灭亡之时。新谢林哲学的虚妄,可笑之至,它所提出的论据,只有名称题目,而且,是怎样的名称和题目呵!新谢林哲学,是19世纪的哲学的卡里奥斯特罗耍的通神术的把戏。确实,如果这种把戏早一些出现,那么,我的序言也许就要另一种写法了。”(《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三联书店1962年版,下卷,第24页)—一第75页。
  57 1842年10月巴枯宁在《德意志年鉴》上用笔名茹尔·埃利亚札尔发表了《德意志的反动势力》一文,批判了中庸之道和妥协。——第78页。
  58 这些信均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1版,第1卷,第335一353页。马克思的信的中译文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卷,第407—418页。——第78页。
  59 庸俗主义亦译庸人气味、市侩习气,是一种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方式,它的特征是眼界狭隘,对现实抱着妥协调和的态度,自私自利,对统治者奴颜婢膝。庸俗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作为一定社会集团(例如19世纪的德国小资产阶级)的行为和道德,曾受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毁灭性的批判。——第79页。
  60 指巴枯宁和费尔巴哈。阿纳卡雪斯,公元前6世纪时的斯基台(在今黑海北岸。——译者)人,曾侨居雅典,据第欧根尼·拉尔修证明,希腊人曾把他列为希腊七大哲人之一。1843年5月巴枯宁在给卢格的信中说:“斗争在这里,仅仅在这里开始,而我们的事业是如此强有力,以致我们少数几个被捆缚了双手的流落天涯的人,单靠战斗的呐喊就足以使他们无数人溃退和恐惧。就这样干吧!我,斯基台人,将在你们这里,在想成为希腊人的德意志人这里,打开你们的枷锁。”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1版,第1卷,第346页)巴枯宁在这段话里是以流亡异国的哲人阿纳卡雪斯自命的。费尔巴哈则在1843年6月的信中说:“……我们应该通过思想和诗歌给新的一代创造一个新的世界。一切都要从头做起,需要许多联合力量的巨大工作。不要让旧制度留下一丝一毫的残余。”(《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1版,第1卷,第348—349页)费尔巴哈常自称自己的哲学是新哲学。——第79页。
  61 《伊加利亚旅行记》是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卡贝于1840年分两卷出版的空想主义小说,原名《威廉·卡里斯达尔勋爵在伊加利亚的旅行和奇遇》(Voyage et aventures de lord William Carisdall en Icarie)。卡贝在这本书中描绘了他虚构的国家伊加利亚的共产主义社会,相信人的善意和强者的宽大,以为一切改革靠道德和正义感就可以和平地实现。——第81页。
  62 1844年5月15日卢格在给费尔巴哈的信中写道:“他(指马克思。——译者)用一封正式的绝交信和我决裂了,因为我对海尔维格的那种性格使然的无聊享乐生活做了可能是过分激烈的批评。他借口海尔维格是个天才而替海尔维格辩护,并且相信他的远大的前途。”(A.Ruge:Briefwechsel [《卢格书信集》],第1卷,第345页)——第83页。
  63 指1848年3月在德国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到处依靠人民起义掌握了政权或参加了政权。劳动人民、特别是工人阶级在这次革命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证明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制定的革命的战略和策略是正确的。但是这次革命由于大资产阶级害怕无产阶级而与反动的容克联合,革命的主要问题,即统一德国和使德国民主化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成为一次没有完成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这次革命的经验时说:“他们(指德国工人。——译者)应认识自己的阶级利益,尽可能迅速地采取自己独立的党的立场,一瞬间也不要让民主主义的小资产者用花言巧语诱惑他们离开无产阶级党独立组织的道路。他们的战斗口号应该是:‘不断的革命’。”(《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参阅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卷,第94页)一—第84页。
  64 指施蒂纳的《唯一者及其所有物》(《Der Einzige und sein Eigenthum》,1845)。他说在社会上起主要作用的是个人,为了个人的自由,要反对现存世界上的一切。他反对共产主义,说将来的社会不应该是共产主义的,而应该是独立的、自由的手工业者的联盟。他还大量引用圣经中有关精神统治世界的无稽之谈来宣扬对精神力量的信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对他作了彻底的批判(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卷,第116—530页)。——第85页。
  65 这两篇文章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卷,第419—467页。列宁在论述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上发表的这两篇文章时写道:“马克思在这个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已表明他是一个革命家,主张‘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特别主张进行‘武器的批判’;他诉诸群众,诉诸无产阶级。”(《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1卷,第29页)——第85页。
  66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的序言中曾写道:“我的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果: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18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称之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3卷,第8页)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1869)一文中谈到马克思分析和批判黑格尔的观点所做出的结论时写道:“马克思从黑格尔的法哲学出发,结果得出这样一种见解:要获得理解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钥匙,不应当到被黑格尔描绘成‘整个大厦的栋梁’的国家中去寻找,而应当到黑格尔所轻视的‘市民社会’中去寻找。”(《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6卷,第409页)——第85页。
  67 指实践派和理论派。实践派否定哲学,想通过直接行动来影响和改变现存关系。理论派则把反对现存制度的斗争局限于哲学的批判。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卷,第459页。——第87页。
  68 高卢是法国的古称,“高卢雄鸡”是法国第一共和国时代国旗上的图案。此处用来象征法国人民的革命意识。高卢一词的拉丁文(Gallus)原义即是雄鸡的意思。——第89页。
  69 指鲍威尔于1842年11月17—19日在《德意志年鉴》上发表的《犹太人问题》和1843年收入《来自瑞士的二十一张》文集的《现代犹太人和基督徒获得自由的能力》。——第90页。
  70 指弗里德里希二世。参阅注7 和33。——第91页。
  71 指的是法国复辟时期(1815—1830)的历史家梯叶里、基佐、米涅和梯也尔的历史著作。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曾说:“自从采用大工业的时候起,即至少从1815年签订欧洲和约的时候起,在英国,谁都知道,两个阶级,即占有土地的贵族(landed aristocracy)和资产阶级(middle class)夺取统治权的意向,曾经是该国全部政治斗争的重心。在法国,随着波旁王朝的返国,同样的事实也使人们意识到了。复辟时期的历史家,从梯叶里到基佐,从米涅到梯也尔,都曾经指出这一事实是理解中世纪以来法国历史的钥匙。”梯叶里的主要著作有《关于法兰西史的考察》(《Considérations sur l’hist.Fr.》,1840),《第三等级史论》(《Essai sur l’hist.du tiers état》,1850)等。基佐的主要著作有《法兰西文明史》(《Histoire de la civilisation en France》,1828一30)、《英国革命史论》(《Discours sur l’histoire de la révolution d’Angleterre》,1828—30)等。米涅的主要著作有《法国革命史》(《Histoire de la révolution Française》,1824)等。梯也尔的主要著作有《法国革命史》(《Histoire de la Révolution》,1823—27),《执政时代和帝国时代史》(《Histoire du Consulat et de l’Empire》,1845—62)等。他们虽然在解释社会现象方面提出了许多具有唯物主义性质的推测,例如关于社会的阶级划分、关于阶级斗争是历史的主要内容这样一些推测,但是还没有科学地理解阶级和阶级斗争,没有把阶级和等级区别开来。再“第三等级”是指与贵族、僧侣这两个特权等级相对立的、负有纳税义务的等级,即农民、市民(包括正在形成的资产阶级)而言。狭义说来则专指资产阶级。——第98页。
  72 马克思从1843年底开始在巴黎研究了许多英法经济学家的著作并做了摘录。其中有欧仁·毕莱、德斯杜特·德·特拉西、詹姆斯·兰德达尔、约翰·劳、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约翰·雷姆赛·麦克库洛赫、詹姆斯·穆勒、大卫·李嘉图、让·巴蒂斯特·萨伊、卡尔·沃尔夫甘克·赫利斯托夫·许茨、弗雷德里克·斯卡尔培克、亚当·斯密等(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德文第1版,第1 部分,第3卷,第411—583页)。这一研究的成果便是著名的《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他在这部手稿中通过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自我异化以及导致这种异化消灭的私有制的矛盾性,同时还批判了黑格尔哲学。——第98页。
  73 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学说的这段话,是在1852年3月5日给魏德迈的信中说的。参阅《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63页。——第98页。
  74 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说:“法国唯物主义有两个派别:一派起源于笛卡儿,一派起源于洛克。后一派主要法国有教养的分子,它直接导向社会主义。前一派是机械唯物主义,它成为真正的法国自然科学的财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卷,第160页)前一派的主要代表是拉美特利,后一派的主要代表是爱尔维修。——第98页。
  75 爱尔维修的主要著作是《精神论》(《De 1’Esprit》,1822),《论人及其智力和教育》(《De l’homme,de ses facultés intellectuelles et de son éducation》,1773);霍尔巴赫的主要著作是《社会体系,或道德和政治的自然原则》(《Système social,ou Principes natureles de la morale et de la politique》,1822),《自然体系,或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规律》(《Système de la Nature,ou Des Lois du Monde Physique et du Monde Moral》,1770)。两人的著作都曾在马克思流寓巴黎时期与恩格斯合写的《神圣家族》中被大段地引用。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卷,第165—166、169—170页。——第98页。
  76 欧仁·苏写过《流浪的犹太人》(《Le Juif errant》,1844—1845),《人民的秘密和世界的秘密》(《Les mystères du peuple et les mystères du monde》,1849—1857)等许多社会小说、历史小说。其中最轰动一时的是小市民的感伤的社会小说《巴黎的秘密》(《Mystères de Paris》,1842—43)。恩格斯在《大陆上的运动》一文中写道:“欧仁·苏的著名小说《巴黎的秘密》给舆论界特别是德国的舆论界留下了一个强烈的印象;这本书以显明的笔调描写了大城市的‘下层等级’所遭受的贫困和道德败坏,这种笔调不能不使社会关注所有无产者的状况……先前在这类著作中充当主人公的是国王和王子,现在却是穷人和受轻视的阶级了,而构成小说内容的,则是这些人的生活和命运、欢乐和痛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卷,第594页)后来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批判青年黑格尔分子施里加(齐赫林斯基)时对《巴黎的秘密》做了详尽的批判分析(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让1957年版,第2卷,第68—98、207—268页)。——第99页。
  77 拉梅耐著有《—个信徒的话》(《Paroles d’un croyant》,1834)一书,用基督教说教的形式来进行假革命的蛊惑宣传,以便利用人民群众反对资本主义的运动作为封建反动派的工具。毕舍在波旁王朝复辟时期曾参加反对贵族一教权反动派的运动,领导了法国烧炭党人的密谋组织(仿意大利烧炭党组织而在1820年底1821年初建立的,目的在于推翻波旁王朝)。他曾提出过在国家帮助下建立工人生产合作社的计划。恩格斯在批列哥达纲领时曾说:“……纲领把拉萨尔从毕舍那儿剽窃来的国家帮助,只字不改地提出来作为唯一的社会的要求……而毕舍之提出这一要求,则是为了对抗社会主义者,为了与他们作斗争。”(《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卷,第39页)关于基督教社会主义,参阅注324。——第99页。
  78 西斯蒙第的主要著作是《政治经济学新原理》《Nouveaux principes d’économie politique》,1819)。毕莱的主要著作是《论英法工人阶级的贫困》(《De la misère des classes laborieuses en Angleterre et en France》,1840)。裴柯尔的主要著作是《社会经济和政治经济的新理论,或关于社会组织的研究》(《Théorie nouvelle d’économie sociale et politique,ou Études sur l’organisa tion des sociétés》,1842)。维达尔的主要著作是《财富的分配,或社会经济方面的分配的公正性》(《De la répartition des richesses ou de la justice distributive en économie sociale》,1846)。——第99页。
  79 贝朗热在七月王朝时代写了许多关于贫民和无产者的歌谣,攻击资产阶级,带有强烈的空想社会主义色彩。马克思曾在民主联合会致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委员的贺词中称他为“不朽的贝朗热”(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1版,第5卷,第578页)。乔治·桑则曾受到圣西门和列鲁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他的小说《康素萝》(《Consuelo》,1842)、《安东纳先生的罪恶》(《Le Péché de M.Antoine》,1847)等等中反映出来。——第99页。
  80 指1830年11月和1834年2月爆发的里昂丝织工人的两次起义,这两次起义虽然都 被残酷镇压下去,但是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到里昂起义时所说的,“无产阶 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开始在欧洲最先进国度的历史上进居于前列了”(上引书,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4页)。——第99页。
  81 见海涅的《共产主义、哲学和僧侣》一文,载《海涅全集》(六卷集),柏林建设出版社1951年版,第4卷,第455页。——第100页。
  82 1843年9月马克思在从克罗茨纳赫给卢格的信中写道:“所以我不主张我们竖起任何教条主义的旗帜。相反地,我们应当尽量帮助教条主义者认清他们自己的原理的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卷,第416页)——第100页。
  83 参阅《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卷,第462页。——第100页。
  84 指1839年5月12日由布朗基派的“四季社”组织的起义。起义者企图占领市政厅,但因没有得到群众的支持,起义被毫不费力地镇压下去。布朗基本人被判死刑,后来改为终身监禁。——第100页。
  85 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88年英文版和1890年德文版上分别给法国社会主义民主党加了两个注解。在1888年英文版上说:“当时这个党在议会中的代表是赖德律-洛兰,在著作方面的代表是路易·勃朗,在报纸方面的代表是《改革报》(《Réforme》)。他们所发明的名称——社会主义民主党——是他们曾经用以表明民主党或共和党中一部分多少涂上社会主义颜色的人的。”在1890年德文版注中则除了上述基本内容外又补充了一句::“……所以,它同现代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不同有如天渊之别。”(《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卷,第503页)——第100页。
  86 这个党的领抽之一路易·勃朗曾著有《劳动组织》(《L’organisation du travail》,1839)和《社会主义——劳动权利》(《Le socialisme: Droit au travail》,1849)。他在《劳动组织》一书中反对无产阶级的暴力行动,认为正确地组织劳动是治好社会疾病的万应灵药。他主张国家应该贷款给工人建立工人工场,这种工场的数量逐渐增加,最后将排挤掉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同时他要求资本家参加新的劳动组织,就像十字军中的劳动者和资本家进行骑士式的合作一样。——第101页。
  87 1844年海涅为《德法年鉴》写了《给国王路德维希的颂歌》(《Lobgesänge auf König Ludwig》),发表诗集《新诗集》(《Neue Gedichte》,1844),而著名的《时事诗篇》(《Zeitgedichte》)大部分是在马克思的思想影响下写的(参阅注96)。《西里西亚织工之歌》(《Die schlesische Weber》)是声援1844年西里西亚织工起义的作品,诗中诅咒了“上帝”、“富人的国王”和“虚伪的祖国”。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在德国的迅速进展》一文中对这首诗做了很高的评价,并且说:“德国当代最杰出的诗人亨利希·海涅也参加了我们的队伍”(《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卷,第591—592页)。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Deutschland,Ein Wintermärchen》,1844)是诗人根据1843年年底返回故乡汉堡途中的见闻和感受写的,诗中穿插着民间的传说、离奇的譬喻和个人的幻想,对德国的丑恶的现实进行了无情的抨击。——第103页。
  88 指《亨利希·海涅评路德维希·白尔尼》(《Heinrich Heine über Ludwig Börne》,1840)一书。白尔尼曾指责海涅的作品缺乏所谓“倾向性”。海涅则对这种小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浅薄和偏激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第103页。
  89 “短缩速步”(“Kurzer Hundetrab”)是马术中的一种跨度小而速度较急促的步法,此处当系喻指白尔尼的泼辣而缺乏含蓄的文体而言。——第105页。
  90 燕妮·马克思在《动荡的生活简记》中提到巴黎时期时曾说:“那时我们住在圣日耳曼城郊瓦诺街,和卢格、海涅、海尔维格、莫伊勒、托尔斯泰、巴枯宁、安年柯夫、贝尔奈斯以及tutti quanti [其他许多人]都有来往。”(《回忆马克思恩格斯》,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249页)燕妮信中所提的托尔斯泰是俄国自由派地主格利高里·米哈伊洛维奇·托尔斯泰(1808一1871)。梅林所说的俄国政府的密探则是雅科夫·尼古拉也维奇·托尔斯泰(1791—1867),而这个托尔斯泰是同马克思毫无关系的。恩格斯也曾因奥格斯堡《总汇报》上发表的一篇通讯而一度误把俄国密探雅·尼·托尔斯泰当成他和马克思的朋友格·米·托尔斯泰(参阅《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卷,第41—42、72一73页)。——第105页。
  91“青年德意志”是19世纪30年代产生于德国的一个文学团体。海涅和白尔尼都曾对这个团体发生很大的影响。它的名称来源于该派作家之一鲁道夫·文巴尔克的文集《美学的出征》(《Asthetische Feldzüge》,1834)中的献词:“献给你,青年德意志……”。它的主要作家有谷兹考、劳贝、蒙特等。他们的文艺作品和政论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的反抗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德国文学中民主倾向的发展和现实主义方法的确立。但是他们思想上不成熟,政治上也不坚定。这一派作家中的大多数人后来堕落成为庸俗的资产阶级自由派。——第106页。
  92 西里西亚织工起义是德国工人第一次大规模的自发的起义,发生在1844年6月4—6日。起义者冲进了剥削者的住宅,摧毁了票据、营业账簿和堆存的货物,并且抗击了最初前来镇压的武装士兵。但起义终于被强大的武力残酷地镇压下去。在这次起义的影响下,在德国和奥地利也爆发了工人起义和罢工。——第108页。
  93 指织工起义前夕在西里西亚纺织工业区流行的革命歌曲《血腥的屠杀》。——第110页。
  94 灰姑娘是格林童话《灰姑娘》(《Aschenbrödel》)中的主人公,一个受继母虐待的女孩子,每天在厨房里像婢女一样地劳动,夜间睡在灶旁灰堆上,后来嫁给了一个王子。此处喻指无产阶级。——第110页。
  95“正义者同盟”是1836年在巴黎成立的一个半宣传性和半密谋性的团体。它的前身是1834年由德国流亡者在巴黎创立的“德意志被遗弃者同盟”。领导人有舒斯特尔、海尔曼·艾韦贝克和海尔曼·梅列尔等。它在法国同“四季社”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并把影响扩大到瑞士和德国,在理论上也由无产阶级化的小私有者的社会理论逐步转向共产主义。这个同盟在1839年5月12日参加了布朗基派发动的起义并被镇压下去。此后重心便从巴黎移到伦敦,在组织上也逐渐由德国的变成国际的。1847年1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确信同盟领导者愿意改组同盟并接受科学共产主义原理作为纲领基础之后同意参加了这个同盟。1847年6月该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第111页。
  96 1844年海涅在《前进报》上发表了许多讽刺、嘲骂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和普鲁士内政的诗篇,如:《中国皇帝》(《Kaiser von China》),《安心》(《Zur Beruhigung》),《新亚力山大》(《Der neue Alexander》),《颠倒的世界》(《Verkehrte Welt》),《教会长老普罗米修斯》(《Kirchenrat Prometheus》)等等。——第112页。
  97 1848年革命以后在德国的许多邦建立了陪审法庭。法庭由一个皇室法官和两个代表(陪审员)组成。和过去的陪审员不同,他们参加全部审判,并且不仅是确定罪行,而且规定处罚方法。法庭成员都是从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中特别挑选出来的。——第113页。
  98 民间读物(Volksbuch)是16世纪时流行于德国的民间故事书。书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过去的传说(如《齐格弗里特》);有的是南方民族的和东方的故事;有的是同时代的人物(如《滑稽大王欧伦什皮格尔》、《浮士德博士》等)。恩格斯在《德国的民间读物》一文中曾说,这种书可以使疲倦归来的农民忘却疲劳,把他们的峣脊的田地变成芬芳的玫瑰园;可以把手工业的作坊,把受折磨的学徒的顶楼变成一个诗的世界;还可以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力量、权利和自由,唤起他们的勇气和对祖国的爱(参阅《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选》,1956年俄文版,第344页)。——第116页。
  99 雅科布·伯麦生于西里西亚的格尔利茨附近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先是牧人,后为鞋匠。靠自学成为神秘主义哲学家,把路德神学同占星术、炼金术和中世纪的犹太神秘哲学结合起来,猜测到了世界和万物的矛盾本性。他说,神既是善又是恶,既是光明又是黑暗,既是爱又是恨,既是天国又是地狱,既是肯定又是否定,既是全又是无,既是一又是多,既是根本的活动又是永远的静止。这些对立的本原在神的内部统一着,同时这些对立的性质、源泉、痛苦(Qualität-Quelle-Qual》)又贯穿着世界和万事万物,而神的启示只有通过这些对立的斗争才是可能的。他曾因他的主要著作《朝霞》(《Aurora》,1612)被教会视为异端,遭到禁止写作的处分。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一书中谈到培根的哲学观点时曾说:“在物质的固有的特性中,运动是第一个特性而且是最重要的特性,——这里所说的运动不仅是机械的和数学的运动,而且更是趋向生命力紧张,或者用雅科布·伯麦的话来说,是物质的痛苦〔Qual〕。”(《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2卷,第163页)恩格斯在《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一书中给伯麦的Qual 做了一个注解:“伯麦的‘qual’,与外来的痛苦相反,乃是能动的本原,它由从属于他的事物、关系或个人的自发发展中产生出来,并且自己又引起这种发展。”——第117页。
  100 指法国1830年7月推翻波旁王朝的资产阶级革命。工人、大学生和小资产阶级在革命中起了重大作用,但政权却落入金融贵族手中,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力浦被捧上王位,建立了七月王朝。这次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欧洲其他国家的革命运动和自由主义革命,使德意志的萨克森、不伦瑞克、黑森、巴伐利亚均为革命浪潮所席卷。“青年德意志”的作家就是七月革命后在德国涌现出来的。——第117页。
  101 1839年3—4月恩格斯在《德意志电讯》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政论性作品《乌培河谷来信》(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卷,第393—518页)。此后他还在《德意志电讯》上发表了《德国的民间读物》(1839)、《恩斯特·摩里茨·阿伦特》(1841)、《谢林论黑格尔》(1841)等文(参阅《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选》,1956年俄文版,第344页以下)。此处当指《乌培河谷来信》。——第117页。
  102 虔诚主义是路德教会中的一派,产生于17世纪的德国。创始人是菲力浦·雅科布·施本纳(1635—1705)。这一派摒弃教会的一套表面的仪式,主张使宗教深入日常生活,通过宣扬虔诚和“精神的自我完善”来加强宗教的影响。他们甚至把跳舞、看戏、游园、读非宗教书籍都宣布为‘罪恶”。曾在威斯特伐里亚、符腾堡和莱茵其他地区的中小资产阶级中广泛流行。恩格斯在《乌培河谷来信》中对虔诚派教徒做了十分生动的描述(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卷,第498—508页)。——第118页。
  102a 门采尔最初曾和“青年德意志”派的作家白尔尼、古兹考等人合作,后来基于他的基督教日耳曼的信念,不满“青年德意志”派的资产阶级激进主义倾向,转而对白尔尼、古兹考等人进行攻击、诽谤和告密,从而挑起了德意志联邦议会对“青年德意志”派的镇压。白尔尼写了《排法主义者门采尔》(《Menzel der Franzosenfresser》,1837),对投靠反动阵营的门采尔进行了激烈的攻击。恩格斯对此书的评价,见《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选》,1956年俄文版,第318页。——第118页。
  103 莽汉泼息,或泼息·霍士泼,是莎士比亚的悲剧《亨利四世》中的人物,以性情暴烈著称。——第119页。
  104 恩格斯在1842年7月《德意志年鉴》第160、161 和162 期上发表了《评亚历山大·荣克的<德国现代文学讲义>》一文,对接近“青年德意志”的作家荣克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卷,第519—534页)。——第120页。
  105 “把……据为己有”原作者漏引,今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德文版,第1 部分,第2卷,《序言》,第XXV页补。——第120页。
  106 席勒的剧作《强盗》中的人物,被忤逆不孝的儿子墓夺了王位,并被囚禁在林中古塔里。——第120页。
  107 指布鲁诺·鲍威尔。——第122页。
  108 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一次会晤,恩格斯在1895年4月底给梅林的信中写道:“11月底我在赴英途中再访编辑部的时候,在那里遇到了马克思,这就是我们的十分冷淡的第一次会晤。马克思那时正在反对鲍威尔,也就是说,反对使《莱茵报》主要地只是宣传神学问题、无神论等等,而不去服务于政治讨论和行动。他还反对埃德加尔·鲍威尔那种单纯追求‘最极端的’表现的、空谈的共产主义,而这种共产主义在埃德加尔那里随后又很快地被貌似激进的其他空谈所代替。由于我和鲍威尔有通信的联系,当然也就可以说是他们的同盟者,而正是由于他们的缘故,那时我对马克思是抱着怀疑态度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1版,第29卷,第412—413页)——第122页。
  109 1832年6月7日英国上院批准了一个选举法改革案。这次改革打破了土地贵族和金融贵族的政治垄断,为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表打开了进入议会的方便之门。英国工人阶级曾经支持资产阶级争取选举改革的运动,并且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这次改革却没有使工人阶级获得选举权。从此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尖锐化起来,爆发了以选举改革为口号的群众性工人运动,成为宪章运动的滥觞。——第123页。
  110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序言中说:“自从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批判经济学范畴的天才的大纲(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以后,我同他不断通讯交换意见,他从另一条道路……得出同我一样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3卷,第9页)。——第124页。
  111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认为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的,而生活资料是按算术级数增长的;人口增长速度高过生活资料增长速度,是造成贫困、疾病、犯罪、战争的原因。为了使人口数量和生活资料相适应,他主张节制生育并歌颂瘟疫、饥馑、繁重劳动和战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给与这一仇视人类的理论以毁灭性的批判。马尔萨斯的主要著作是《论人口律和人口对未来社会改良的影响。评葛德文先生、孔多赛先生和其他作者的观点》(《An 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 as it affects the future improvement of society, with remarks on the speculation of Mr.Godwin,M. Condocet,and other writers》,1798),通称《人口论》。——第124页。
  112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序言中说:“不消说,除了法国和英国的社会主义者以外,我还利用了德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但是,这门科学方面的内容丰富而又富有独创性的德国著作……只有赫斯收入文集《二十一张》中的几篇论文和恩格斯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经济学一哲学手稿》,参阅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页)。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一文对马克思的启发很大,帮助他克服了对资产阶级社会、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的还有些抽象的理解,使他认识到必须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身的矛盾性来批判这一制度。——第124页。
  113 指法国1830年的七月革命。参阅注100。——第130页。
  114 英国在1799—1800年通过了主要以禁止工人组织工会为目的的结社法。1824年英国议会废除了这个法令。第二年又通过了一个修正法案,它虽不否认工会的存在是合法的,却把工会可能进行的每项活动视为非法。尽管如此,英国的工会运动和罢工运动却从此有了长足的发展。——第131页。
  115 英国争取十小时工作日的斗争早在18世纪末使已开始,19世纪30年代这一斗争开始席卷了广大的无产阶级群众。由于土地贵族的代表力求在反对工业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利用这一深得人心的口号,他们在议会里维护十小时工作日法案。从1833年起,在议会里拥护这一法案的首要人物是“托利党人慈善家”艾释黎勋爵。1847年6月8日英国议会终于通过了一个只适用于童工和女工的十小时工作日法案。——第132页。
  116 参阅《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8页。——第136页。
  117 参阅《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的1892年《德文第二版序言》,载《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8页。——第137页。
  118 彼·盖斯克尔著有《英国的工业居民,他们的道德、社会和身体的状况,以及因使用蒸汽机而引起的变化;附童工调查》(The Manufacturing Population of England, its Moral, Social and Physical Condition, and the Changes, which have arisen from the Use of Steam-Machinery. With an Examination of Infant Labour》,1833)。据恩格斯说,他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导言》中所叙述的无产阶级发展史,主要是以盖斯克尔的这一著作中的材料为根据的。关于毕莱的著作,参阅本书注78。马克恩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曾引用毕莱的著作。——第137页。
  119 参阅《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卷,第17页。——第146页。
  120 费尔巴哈于1845年写成《宗教的本质》一书,1846年该书由维干德收入文集《后裔》中。恩格斯在1846年8月19日给马克思的信中写道:“我在《后裔》上翻阅了费尔巴哈的《宗教的本质》。除了一些写得中肯的地方以外,全是老一套,在一开头只谈自然宗教的时候,他还勉强比较严格地守着经验的基地,可是后来步调就紊乱了。仍旧是本质、人等等。”再参阅1846年10月中旬恩格斯给马克思的信(均载《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卷)。——第146页。
  121 1846年恩格斯曾在《德国公民手册》上发表了《<傅立叶论商业的片断>》的前言和结束语》一文,在《莱茵年鉴》上发表了《在伦敦举行的各族人民庆祝大会》一文,两文均写于1845年底(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卷,第654一676页)。——第147页。
  122 宪章运动在19世纪30年代初产生于英国。列宁曾称之为“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9卷,第276页)。这个运动以1838年5月8日作为准备提交议会的一项法案即“人民宪章”而得名。宪章包括六点:普选权(年满二十一岁的男子);议会每年改选一次;秘密投票;各选区一律平等;取消议员侯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发给议员薪金。——第154页。
  123《反克利盖的通告》是1846年5月11日在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会议上通过的。这个通告曾石印分发给所有的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由于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的要求,克利盖于1846年6月6日至13日在他主编的《人民论坛报》第23—24号上发表了这一文件。《通告》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卷,第3—20页。——第156页。
  124 全国改革协会是1845年在美国创立的一个群众性的组织。组织的核心是由美国手工 业者和工人组成的“青年美国”。协会的宗旨是要求无偿地分给每一个劳动者一块土地。40年代后半期协会宣传土地改革,反对使用奴隶的种植场主及土地投机分子,并提出了实行十小时工作制,废除奴隶制和取消常备军等民主要求。许多德国手工业侨民参加了这一土地改革运动,但是一度参加过全国改革协会的克利盖和他的集团却鼓吹“真正的社会主义”,引诱德国侨民脱离争取民主的斗争。——第156页。
  125 指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6年初在布鲁塞尔建立的。委员会的任务是:建立德国的社会主义者之间以及与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者之间的联系,互通有关各国和各地社会主义运动的情况,组织革命共产主义思想的出版宣传和口头宣传。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向个别的法国社会主义者和英国的革命宪章派建议在他们本国建立同样的委员会。委员会为建立国际无产阶级政党准备了基础。——第156页。
  126 指1572年8月24日(圣巴托罗缪节日)前夕巴黎天主教徒对玉格诺教徒的大屠杀。玉格诺教徒被杀者在巴黎有三千多人,在全国约有三万人。——第157页。
  127 见《共产党宣言》的1883年德文版序和恩格斯为1890年德文版所加的附注(载《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卷,第4页)。——第159页。
  128 引自乔治·桑的历史小说《扬·瑞日卡》(1843)的序言。——第167页。
  129 1839年费尔巴哈在《德意志年鉴》上发表了他跟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彻底决裂的第一部著作《黑格尔哲学批判》(载《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三联书店1961年版,上卷,第45—84页)。马克思曾写道:“费尔巴哈在他向黑格尔作第一次坚决进攻时以清醒的哲学来对抗醉熏熏的思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卷,第159页)。——第167页。
  130 马克思在他1845年春天写于布鲁塞尔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所以,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并说费尔巴哈“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地观察宗教感情,并假定出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个体”(《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卷,第6、8页)。——第168页。
  131 毕希纳把思维和物质等同起来,把思想本身看成是物质的东西。他还把资本主义竞争看成是生存斗争这一自然界的规律的体现,从而宣布资本主义是一种“合乎自然的”制度。福格特则认为人脑产生思想,恰如肝产生胆汁、肾脏产生尿一样。他并用自然科学理论来对社会现象做反科学的说明。费尔巴哈所说的“往后退”是指作为出发点的问题,即意识是自然界的产物;“往前进”是指对人的历史、对意识的作用的看法问题。费尔巴哈在这里是把唯物主义跟机械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混为一谈了。——第168页。
  132 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3卷,第530页。——第168页。
  133 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为了要发行公债以摆脱财政困难,于1847年4月11日在柏林召开了各省等级议会的第一届联合会议。由于国王拒绝满足资产阶级的最初步的政治要求,后者拒绝给国王以借款的保证。国王为了报复,于同年6月解散了联合省议会。这样就加重了国内的反抗情绪,加速了德国革命的到来。——第170页。
  134 1789年5月5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为了克服财政危机而召开了三级会议。由于路易十六拒绝向第三等级作出任何让步,这次会议成为导致1789—1794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直接原因。——第170页。
  135 此处当指恩格斯于1847年6月10日在《德意志—布鲁塞尔报》第46 号上发表的《保护关税制度还是自由贸易制度》一文。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卷,第66—69页。——第170页。
  136 指李斯特在斯图加特和杜宾根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Das nationale System der politischen Oekonomie》,1841)一书。他在这本书中阐述了他的保护关税理论。——第170页。
  137 大陆体系亦称大陆封锁,是1806年拿破仑第一为了消灭英国的经济优势,对付英国工商业的竞争而宣布的一项禁止同英国进行贸易的措施。普鲁士、荷兰、西班牙和俄国都曾被迫参加。后随拿破仑帝国的崩溃而废除。——第170页。
  138 即《<莱茵观察家>》的共产主义》一文,此文实际上是马克思一人写的。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卷,第207—222页。——第171页。
  139 陪审制产生于12世纪以后的英国。最初陪审员只起事实报告人或证人的作用,后来发展为能对被告人做出有罪或无罪的裁判。在资产阶级国家里,由于陪审员的选举有居住年限、教育程度和财产的限制,所以陪审员都是资产阶级人物。1848年革命后在德国许多邦也开始建立了陪审法庭(参阅注97)。——第172页。
  140 英王查理一世在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被废黜,并于1649年1月30日被处死。路易十六在18世纪末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于1793年1月21日根据国民议会的决议被判处死刑。——第173页。
  141 指恩格斯至早在1847年4月写成的《真正的社会主义者》一文。这篇文章是恩格斯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真正的社会主义》这一章的修改增订,生前迄未发表,1932年才第一次发表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德文版中。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卷,第641—692页。——第174页。
  142 《Ça ira》是弗莱里格拉特于1846年在瑞士发表的一部包括六篇诗作的诗集。恩格斯在《真正的社会主义者》一文中只批评了这部诗集中的两篇:《开航之前》和《这怎么办》。“Ça ira”最初是本杰明·富兰克林(他在1776 到1785年间曾任美国驻法大使)所喜用的用语,后因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同名歌曲而变为流行语。那首歌曲收尾的叠句是:“好!就这么办,就这么办,把贵族吊死在路灯柱上!”(“Ah! ça ira, ça ira. Les aristocrates a la lanterne!”)——第175页。
  143 即《道德化的批评和批评化的道德》,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卷,第322—356页。——第175页。
  144 小型战争是18—19世纪军事书籍中使用的一个术语,指正规军小股部队结合着游击队和民兵而采取的军事行动。此地当系喻指机动灵活的斗争。——第177页。
  145 1846年秋德朗克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出版了他的一部最大的政论著作《柏林》。这本书描绘了革命前夜整个德国的社会生活,不仅反对了容克地主和官僚制度,而且批判了国王本人。——第178页。
  146 恩格斯在1883年6月发表在《社会民主党人》周刊第24 期上的《帮工匠之歌》一文中曾称维尔特为“德国无产阶级第一个最卓越的诗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1956一1957年出版了诗人的五卷本全集。——第178页。
  147 “民主派兄弟协会”是宪章派左翼代表人犊和革命流亡者(正义者同盟的盟员等)为了在各国民主运动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而于1845年在伦敦成立的国际性民主组织。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了1845年9月22日召开的各国民主派会议的筹备工作,而这个协会就是在这次会议上成立的。1848年宪章派失败以后,协会的活动大为削弱,到1853年彻底瓦解。——第178页。
  148 关于什列斯维希—霍尔施坦问题,参阅本书第6 章第4 节。恩格斯关于正义者同盟的宣言的评论,见于《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卷,第46页。——第179页。
  149 公元前2世纪在犹太产生的教派.它否定私有财产、奴隶占有和战争,但不想进行反对剥削者的斗争,放弃玫治活动,而主张过禁欲主义的、消极静观的生活。曾对原始基督教的产生发生影响。——第184页。
  150 德国工人协会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7年8月底在布鲁塞尔建立的,目的是对流亡比利时的德国工人进行政治启蒙教育和宣传科学共产主义思想。协会中的优秀分子都加入了共产主义者同盟布鲁塞尔支部。1848年法国资产阶级二月革命后不久,由于该会成员被比利时警察当局逮捕和驱逐出境,协会在布鲁塞尔的活动即告停止。——第181页。
  151 “民主协会”的成员包括无产阶级革命者(主要是德国的革命流亡者)和资产阶级及小资产阶级的民主进步分子。在马克思的影响下,该协会成了国际民主运动的中心之一。在法国资产阶级二月革命期间,该协会中的无产阶级分子曾设法武装比利时工人开展争取民主共和国的斗争。1848年3月初比利时当局驱逐了马克思并逮捕了协会中最革命的分子以后,该协会的活动就变成纯地方性的了,到1849年协会的活动实际上已告停止。——第182页。
  152 1847年9月16—18日在布鲁塞尔举行了一次讨论自由贸易问题的国际经济学家会议。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首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盟员决定利用大会讲坛揭露坚持自由贸易论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伪善口号,宣传共产主义思想。但是由于大会主席的阻难,已经准备好讲稿的马克思没有得到机会在会上发表。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战友、共产主义者同盟盟员维尔特发表了一篇演说。关于这次会议的情况,参阅恩格斯的《讨论自由贸易问题的布鲁塞尔会议》,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卷,第258—296页。——第184页。
  153 德国工人教育协会是卡尔·沙佩尔等正义者同盟的活动家于1840年2月在伦敦建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后由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地方支部领导。马克思在1849年9月,恩格斯在同年11月分别参加了该协会。1850年9月中旬马克思和恩格斯因协会的大部分委员站在宗派主义冒险主义少数派(维利希—沙佩尔集团)一边而退出了协会。从50年代末起,马克思和恩格斯重新参加了该协会的活动。国际成立后,该协会成为国际在伦敦的德国人支部。1918年在伦敦的该协会为英国政府所封闭。通过《共产党宣言》时的会址设在伦敦磨坊街。——第184页。
  154 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卷,第444—459页。——第185页。
  155 恩格斯所说的草稿是指他在1847年10月22日巴黎共产主义者同盟区部委员会会议上受托起草的同盟纲领草案,亦即用问答体写的《共产主义原理》(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卷,第357一374页)。——第190页。
  156 济贫法最初产生于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朝。主要内容是责成教区对贫苦工人进行救济;征收济贫捐;举办法律规定的慈善事业。产业革命后为了缓和进一步尖锐化了的矛盾,济贫法的内容不断有所发展。1834 车由辉格党内阁颁布了新济贫法。按照新济贫法,失业工人和贫民要到习艺所中接受职业训练,条件之恶劣有“穷人的巴士底狱”之称。——第193页。
  157 巴士底狱原是14世纪建于巴黎的一个深沟高垒的要塞。从16世纪起成为主要收容政治犯的监狱。1789年7月14日巴黎的起义人民攻占了这座要塞监狱,成为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端。——第193页。
  158 指德国1843年的三月革命,参阅注63。——第195页。
  159 指1848年法国的二月革命,这是推翻了七月王朝的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月24日国王被迫宣布退位,逃亡英国。在巴黎则成立了主要以资产阶级共和派为代表的临时政府。25日临时政府在工人的要求下宣布共和,即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第196页。
  160 列奥波特即列奥波特一世,即位前为撒克斯·科布尔克公爵,生于科布尔克。—— 第196页。
  161 指法国国王路易·菲力浦。列奥波特先是(1816)同英国莎洛特公主结婚,莎洛特死于1817年。列奥波特即位后第二年(1832)又同路易·菲力浦之女路易莎结婚。——第196页。
  162 1848年3月13日维也纳爆发了以工人学生为主力的人民群众的起义。起义者的主要要求是宪法、陪审制和新闻自由。起义推翻了奥地利反动政府,迫使梅特涅逃亡国外。皇帝斐迪南被迫发布敕令,答应颁布宪法,同时给予资产阶级以广泛的政治权利。——第197页。
  163 1848年3月18日柏林工人在全体人民支持下发劝了武装起义并通过英勇的街垒战斗迫使国王政府将军队撤出柏林。人民在柏林取得的这一胜利有力地推动了已在德意志的许多邦内开始的革命运动。参阅注63。——第197页。
  164 指《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5卷,第3—5页)。这一文件是1848年3月21—29日间由马克思和恩格斯二人写成的,1848年3月30日左右以传单的形式发表。《要求》是作为指示性的文件分发给回国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盟员的。——第197页。
  165 黑红金(Schwarz-Rot-Gold)三色曾是德国大学生协会和1848—1849年德国民族统一运动的标帜。黑红金共和国当指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言。——第199页。
  166 国民议会的会议自1848年5月18日至1849年5月30日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的圣保罗教堂举行。关于这次会议初期的情况,参阅恩格斯的《法兰克福议会》一文,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5卷,第14—18页。——第200页。
  167 指1848年4月2日召开的第二届联合省议会。会上通过了协商法和普鲁士国民议会选举条例,批准了政府在1847年第一届联合省议会(参阅注133)上遭到否决的公债。选举条例规定要召开一个“同国王协商”制定宪法的议会。这个选举条例所规定的两级选举制,保证了资产阶级和普鲁士官吏在议会中取得多数。这届联合省议会也于1848年4月10日被解散。——第201页。
  168 1848年6月6日康普豪森在柏林议会上说:“是的,我们以为立宪制度的精神要求我们挺身做一个崇高的人物……我们像盾牌一样护卫着王朝,承受了一切危险和攻击!” ——第201页。
  169 柏林工人和手工业者要求康普豪森—汉泽曼政府发给人民武器遭到拒绝后,于1848年6月14日攻占了军械库。这次行动是自发的和没有组织的。开来的增援部队和资产阶级的市民自卫团很快地驱散了人民,并解除了他们的武装。——第202页。
  170 1846年6月24日《新莱茵报》第24 号上的《汉泽曼内阁》一文中说:“当我们想到汉泽曼先生很快就会从他那令人头晕目眩的高位上摔下来的时候,我们感到十分悲伤。因为汉泽曼内阁还在未组成之前,还在连片刻的生存乐趣都未能享受的时候,就巳经注定要灭亡。”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5卷,第117页)——第202页。
  171 指1848年6月23—26日巴黎六月起义的战斗。这次起义是由于制宪会议公布解散国立工厂的法令而引起的。战斗从23日一开始便极为激烈,直到26日起义的工人才在刽子手卡芬雅克的残酷镇压下失败。卡芬雅克把大量重炮运往前线,威胁工人投降,但工人拒绝屈服,结果大部分起义工人与阵地同归于尽。起义失败后,卡芬雅克施行了白色恐怖政策。除了在战斗中被屠杀的五百多起义者之外,事后还有一万一千多起义者被屠杀,连无辜的妇女和儿童也难幸免。在二万五千人被捕者中有一半被流放或处以苦役,其中大都是工人。马克思在《法兰西阶级斗争》一文中说:六月起义是“现代社会中两大对立阶级间的第一次伟大战斗,这是为保存或消灭资产阶级制度而进行的战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7卷,第34页)——第203页。
  172 古希腊人和罗马人有把用月桂树枝编成的花冠赠给胜利者和优秀诗人的习俗。后来人们就用桂冠象征荣誉或凯旋。这里是说报刊应歌颂备遭压迫的平民即无产阶级,并维护他们的利益。——第204页。
  173 指马克思的《六月革命》一文。这篇坚决捍卫起义的巴黎工人的文章在1848年6月29日的《新莱茵报》发表后,剩下的大部分股东也都停止支持《新莱茵报》。——第204页。
  174 恩格斯在《德国的对外政策》一文中写道:“……就以近七十年来看,德国曾经为了英国的黄金而派它的雇佣兵去帮助英国人镇压争取独立的北美洲人。第一次法国革命爆发的时候,德国人又受别人嗾使,像一群疯狗似的去咬法国人;他们在不伦瑞克公爵凶恶的声明中威胁说要把巴黎彻底毁灭;他们和逃亡国外的贵族串通起来反对法国的新秩序,为此获得了英国的奖赏。当荷兰人在近两个世纪中好容易第一次有了理智的想法(结束奥伦治王朝的昏庸统治,把国家变为共和国)的时候,德国人又充当了戕害自由的刽子手。瑞士也可以说出不少关于它的邻居德国人的罪状,匈牙利要想很快地从奥地利和德意志帝国朝廷给它造成的灾难中恢复过来是很困难的。德国雇佣兵甚至还被派到希腊去扶助那里的可爱的奥托的小小王位,德国的警察甚至被派到葡萄牙去。还有在1815年以后召开的各种会议,奥地利向那不勒斯、都灵、洛曼尼雅的进军,监禁伊普西朗蒂,法国在德国的压力下发动了反对西班牙的奴役性战争,德国支持唐·米格尔、唐·卡洛斯,汉诺威军队充当英国反动派的工具;在德国的影响下比利时被分裂和热月化!甚至在俄国内地,德国人也是专制君主和小暴君们的支柱……”(《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5卷,第177页)。——第205页。
  175 马基雅弗里在他的《君主论》(《Il Principe》,1532)一书中主张为了国家的利益可以不择任何手段,甚至抛弃道德原则、背信弃义也是正当的。他的这种尊崇权术的政治主张,被称为马基雅弗里主义。——第205页。
  176 指1848年在波兹南即在普属的所谓波兹南大公国发生的起义。起义是在法国二月革命和在普鲁士发生的革命的影响下爆发的。1848年3月20日在波兹南市举行了有手工业者、工人和聚集在城市的农民的反普群众性示威。贵族和资产阶级自由派建立了“全国委员会”。波兹南的许多地方的普鲁士政权被打倒。农民参加了争取独立和土地的武装斗争,但起义的武装队伍后来因夺取了领导权的“全国委员会”,的叛卖行为,终于遭到失败。——第206页。
  177 指1830年11月在华沙爆发的反沙皇统治的武装起义(1830—1831)。引起起义的客观条件是沙皇和波兰贵族的专制统治和波兰王国(即俄属波兰)的资本主义的比较迅速的发展过程。近因则是沙皇尼古拉一世打算把波兰军队派出去镇压法国的革命。1830年11月29日维索茨基所领导的一个秘密贵族军事团体在华沙发动了起义。得到城市贫民的援助的起义一度取得胜利。但因取得了政权的贵族拒绝实施农民改革,妨碍人民群众把起义变成革命,使起义遭到了失败。沙皇俄国在残酷地镇压了起义之后,在波兰王国建立了军事警察制度,反动势力和民族压迫在波兰各地都加强了。——第206页。
  178 指1846年2月相继爆发的克拉柯夫起义和加里西亚农民起义。克拉柯夫起义是一次由小贵族和资产阶级分子掌握了领导权而得到城市贫民支持的民族解放民主革命。加里西亚农民起义则是反封建性质的自发起义。奥地利统治者先是挑拨加里西亚农民与小贵族的起义部队冲突,等到粉碎了克拉柯夫起义以后,又出动大军镇压起义农民。1848年2月22日恩格斯在布鲁塞尔举行的1846年克拉柯夫起义两周年纪念大会上说:“克拉柯夫革命结果是失败了,这次失败是非常惨痛的。让我们对牺性的英雄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并对他们的失败深表惋惜,对因这次失败而遭受更大奴役的两千万波兰人民,表示我们深切的同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卷,第538页)一第206页。
  179 很据1848年4月11日签订的雅罗斯拉韦茨协定,普鲁士答应波兰人在波兹南实行“民族的改组”,即建立波兰部队,委任波兰人担任行政和其他职务,在行政和诉讼事宜中使用本民族语言。但是普鲁士当局背信弃义地撕毁了这个协定,利用它和波兰起义部队达成的协议来残酷地镇压波兹南的民族解放运动。答应波兰人实行“民族的改组”的诺言没有实现。——第206页。
  180 参阅《法兰克福关于波兰问题的辩论》,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5卷,第371—431页。——第207页。
  181 1791年宪法反映了波兰小贵族中最进步的人士和城市资产阶级的意向。这个宪法废除了联邦议会的决议案必须一致通过的原则(liberum veto)和国王的被选举权,规定政府向联邦议会负责,并给予城市资产阶级以许多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权利。这些措施反对大贵族和封建的无政府状态,从而巩固了中央政权。1791年宪法由于承认地主和农民之间所签订的赎买契约具有约束力,而使农奴制关系稍稍缓和。——第208页。
  182 参阅《民主的泛斯拉夫主义》一文,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6卷,第322—342页。巴枯宁的小册子是指1848年在克顿(Koethen)出版的《对斯拉夫人的号召。俄国爱国志士、布拉格斯拉夫人代表大会代表米哈伊尔·巴枯宁著》(《Aufruf an die Slaven.Von einem russischen Patrioten Michael Bakunin. Mitglied des Slavenkongresses in Prag》)一书。——第209页。
  183 马扎尔人是匈牙利人的自称,马扎尔人占匈牙利全部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语言属芬兰乌格尔语系的乌格尔语族。在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也居住有一部分马扎尔人。——第209页。
  184 德意志联邦是1815年在维也纳会议上成立的德意志各邦的联盟,最初包括三十四个邦和四个自由市。联邦既没有统一的军队,也没有财政经费,它保存了封建割据的一切特点,阻碍了德国的发展。它的唯一的中央机关是以奥地利代表为主席的联邦议会(参阅注186)。德意志联邦在1848—1849年革命时瓦解,于1850年恢复。普奥战争后为北德意志联邦(参阅注357)所代替。——第211页。
  185 什列斯维希—霍尔施坦同丹麦在一个王朝统治之下的结合(即共戴丹麦国王为君)是从1460年丹麦国王克里斯提安一世在位时开始的。——第211页。
  186 联邦议会是根据1815年维也纳会议的决议成立的德意志联邦的中央机关,由德国许多邦的代表组成,会址设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联邦议会没有实际权力,不过是各邦政府反动政策的工具。——第212页。
  187 埃德尔丹麦人党(Eiderdänen,即丹麦自由党)的名称来自埃德尔河(Aider)。埃德尔河是什列斯维希和邻近的德国地区交界处的河流。这个党的主张是把直到埃德尔河的什列斯维希公国并入丹麦,而他们的口号就是Danmark til Eideren![丹麦到埃德尔河!]。——第213页。
  188 科伦民主协会成立于1848年4月。成员除了小资产者外还有工人和手工业者。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参加民主协会并积极参与协会的领导工作。1849年4月马克思及其拥护者着手创立无产阶级政党后,就和小资产阶级民主派断绝了组织关系,并退出了民主协会。——第218页。
  189 科伦工人联合会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盟员于1848年4月13日在科伦成立的。最初处于同盟盟员哥特沙克的影响下。他忽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要求立即建立“工人共和国”。马克思和恩格斯反对了哥特沙克的宗派主义政策,改变了它的政治路线。1848年10月马克思被选为联合会主席。1849年德国反革命得胜后,科伦工人联合会失去了政治性质,变成了普通的工人教育协会。——第218页。
  190 指1848年8月13—14日在科伦召开的第一届莱茵民主主义者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有十七个民主团体的代表。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参加了大会的工作。大会通过了必须在工人和农民中进行工作以及在农村中建立组织的决议。——第219页。
  191 马克思在8月22日给普鲁士内务大臣屈韦特尔写了申诉书(申诉书的原文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5卷,第451—454页)以后,内务大臣屈韦特尔于1848年9月12日通过批准科伦行政区政府的决议的方式驳回了马克思的申诉。接着,普鲁士政府就援引《外人居留法》把马克思当作外国人驱逐出普鲁士。——第222页。
  192 从迫害基督教的扫罗变成拥护基督教的保罗的故事,见《新约》,《使徒行传》,第9 章以下。这里喻指弗莱里格拉特从不革命的人变成拥护革命的人。弗莱里格拉特在1841年写的《寄自西班牙》一诗中说:“诗人的尖塔,高出党派的阁楼”。这样就宣布了诗歌脱离政治和为艺术而艺术的反动口号。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甚至决定给诗人以个人年金。但普鲁士反动势力日益加剧的镇压活动把诗人推上政治诗歌的道路。在1844年秋天弗莱里格拉特发表的诗集《信仰的象征》的序言中,诗人声明他已从“诗人的尖塔”降到“党派的阁楼”,并誓言要把自己的全部力量贡献给反对反动派和争取祖国自由的斗争。诗人还在序言中坚决拒绝了国王的年金。——第223页。
  193 1846年夏天,拉萨尔曾派人到哈茨费尔特伯爵的情妇处去打听可以作为伯爵的罪证的一份文件。被派去的人在科伦顺手牵羊地拿走了估计会藏有这一文件的匣子,结果为警察所查获。于是哈茨费尔特伯爵向拉萨尔提出控告,说他是盗窃的主使者。拉萨尔在1848年8月的持续七天的公审中为自己作了辩护,结果被宣告无罪。后来他把这一演说以《关于文件匣的演说》这一标题出版了单行本。——第225页。
  194 梅林的这本书在评价拉萨尔和拉萨尔派的活动方面,在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拉萨尔及其拥护者做斗争的意义方面,都犯了一些比较严重的错误。梅林认为拉萨尔是可以“同马克思并列而无愧”的“革命者”(本书第396页),说拉萨尔的继承者施韦泽“曾坚持原则性的社会主义的立场”(本书第499页),等等。梅林既然对拉萨尔及其拥护者做出这样的评价,当然也就看不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反对拉萨尔及其拥护者的斗争的实质。他把马克思同拉萨尔的意见分歧说成是“最复杂的心理问题”,是“偏见”(本书第399页),说什么马克思“对死后的拉萨尔比对生前的拉萨尔批评得更加严厉,也更加不公平了”(本书第400页),等等。他还否认拉萨尔主义的宗派主义性质,不相信拉萨尔派同俾斯麦政府相勾结的事实。实际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拉萨尔及其拥护者的分歧是在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策略、组织问题上以及德国统一道路问题上的原则分歧。拉萨尔创立全德工人联合会这件事本身对于德国工人运动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他为工人运动提出的纲领却是彻头彻尾机会主义的。他根据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学说,把国家看成是超阶级的组织。因此,他认为不必通过革命和阶级斗争,而只要通过普选权和在容克一资产阶级国家资助下建立的生产合作社(参阅注315),就可以逐渐地把反动的普鲁士国家变成“自由的人民国家”,并且从资本主义和平地过渡到社会主义。他根据他从李嘉图和马尔萨斯那里剽窃来的“工资铁律”(参阅注317)理论,反对罢工,否认工会对工人运动的意义,反对工人争取提高工资的斗争。他站在普鲁士民族主义的立场上,支持在普鲁士领导下的“自上而下的”统一(参阅注294)。拉萨尔力图使德国工人同欧洲无产阶级的总的政治斗争隔离开来,施韦泽也用种种借口极力阻挠全德工人联合会加入国际。至于拉萨尔和拉萨尔派同俾斯麦秘密勾结的事实,也为梅林死后揭发出来的文件所证实:拉萨尔用支持俾斯麦反对自由资产阶级的进步党和吞并什列斯维希—霍尔施坦的办法,来换取俾斯麦同意实行普选制和由国家帮助建立生产合作社的诺言;而施韦泽所主办的拉萨尔派的中央机关报也从俾斯麦那里领取津贴。梅林对马克思著作中对拉萨尔派的尖锐的原则性的批叛大都略而不提,把《哥达纲领批判》中彻底揭露拉萨尔派的反无产阶级性质的部分称为“非常不妙的方面”(本书第629页),也是非常错误的。总之,马克思和恩格斯反对拉萨尔和拉萨尔派的斗争,为在德国建立革命的工人政党莫定了基础,为反对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而集中地批判了拉萨尔主义的《哥达纲领批判》,直到今天仍在为反对和批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现代修正主义提供着锐利的武器。这些伟大的意义是决不容曲解和低估的。——第226页。
  195 1848年10月6日,维也纳的学生、小资产阶级和工人为了阻止奥地利反动派派兵支援驻匈军总司令耶拉契奇而友动了起义。起义者一举攻下了军械库,武装了大约十万人,迫使皇帝逃出了维也纳,政府军队也调离城市,革命一时取得了胜利。11月1日,起义的维也纳为文迪施格雷茨的军队所攻陷,起义被残酷地镇压下去。但是这次起义具有巨大的意义,因为它破坏了反革命的军事计划,挡住了反动派给匈牙利、意大利和德国所准备的打击。——第226页。
  196 马克思是在8月27日从柏林到达维也纳的。第二天他便参加了这里的民主联合会会议,会上讨论了8月23日巷战后的形势问题。直到9月6日为止,马克思在这里会晤了各民主团体和工人组织的领导人,同奥地利国会的德国捷克党团领导人讨论了奥地利的民族问题以及捷克工人与德国工人的相互关系问题,并在维也纳工人联合会会议上论述了西欧的社会关系和工人阶级在革命斗争中的作用,做了关于雇佣劳动与资本的报告。9月7日马克思提前返回科伦。——第227页。
  197马克思于1848年11月3日发表在《新莱茵报》上的《民主主义者代表大会告德国人民书》一文中说:“不管《民主主义者代表大会的告人民书》怎样,我们还是希望人民从睡梦中苏醒过来,并给予维也纳以他们在目前能力所及的唯一帮助,这种帮助就是战胜本国的反革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5卷,第530页)弗莱里格拉特则在《维也纳》一诗中写道:
  “你应该在自己的国土上保卫维也纳。
  先把国内的反革命镇压!
  为了把他们消灭在维也纳城下,
  先要把我们本国的耶拉契奇们打垮。”
  (《弗莱里格拉特选集》,俄文版,第189页)——第228页。
  198 黑黄旗是当时奥地利的国旗。——第228页。
  199 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6卷,第39页。——第230页。
  200 关于《新莱茵报》在1818年12月间发表的论述普鲁士革命和反革命的文章,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6卷,第96—172页。——第233页。
  201 根据维也纳会议的决议,莱茵河两岸的土地划入普鲁士版图。此外,还给普鲁士国王的称号加上了莱茵大公的头衔。1815年4月5日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为庆贺这个地区并入普鲁士而发表了一篇宣言,允诺在莱茵省和全国实行代议制。——第234页。
  202 沃尔弗的《西里西亚的十亿》应是从1849年3月22日起在《新莱茵报》上连载的。沃尔弗在文章里指出封建主从农民的口袋里压榨了折合十亿法郎的款项。他要求西里西亚的地主尽快地归还这笔款项,耍求无偿地取消各种劳役和现金代役租,并要求分割上西里西亚大地主的巨大领地。这篇论文起了唤醒整个德国的作用,使报纸的订户大大增加。文章引起了统治集团的巨大惊恐,但是受到农民的热烈欢迎。反动的《新普鲁士报》认为这篇文章是“一篇共产主义的文章,它的目的在于教唆西里西亚的农民去反对大地主,甚至煽动他们去暴动。”
  恩格斯在《威廉·沃尔弗》一文中写道:“在《新莱茵报》上发表的许多鼓动性文章当中,只有少数文章获得了像在3月22日到4月25日发表的这八篇文章所获得的那样巨大的成功。”(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l964年版,第19卷,第78页)——第237页。
  203 指1847年12月下半月在布鲁塞尔德国工人协会所作的报告。马克思根据这一报告写成了《雇佣劳动与资本》这一著作,在《新莱茵报》上以社论的形式于1849年4月5—8日和11日首次发表(但由于马克思离开科伦以及其他一些原因,刊载的文章中断了)。这一著作的发表有助于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在德国工人中间的传播。这部著作的单行本是1880年在布勒斯劳首次出版的,以后又在霍廷根一苏黎世出版过。1891年又出版了由恩格斯校订并作序的新版。恩格斯作了一些修改和补充,使文章的叙述符合于马克思经济学说的进一步发展。——第237页。
  204 帝国宪法是1849年3月28日在法兰克福议会通过的。它反映了当时议会中民主党和自由资产阶级中间派的妥协。宪法里面充满了矛盾:既规定了民主自由,又把行政权授与以皇帝为首的帝国政府;与土地相联系的封建劳役和租税并未废除,而必须赎买。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这部宪法只是一纸空文,没有实行其各项条文的任何力量。德国的几平所有的大邦(普鲁士、萨克森、巴伐利亚、汉诺威等)的政府都拒绝承认这部宪法;只有在小资产阶级民主派领导下在莱茵省、德勒斯顿、巴登和普法尔茨发动武装斗争的人民群众是它的唯一维护者。——第237页。
  205 钦波拉索火山(Chimborazo)是南美厄瓜多尔中部安第斯山脉的一个火山,高六千二百七十二公尺,山顶终年积雪。——第238页。
  206 额鲁特蒙古人的一支,17世纪初自阿尔泰山地区西迁至伏尔加河下游一带。这里所说的西方卡尔梅克人喻指西方的野蛮的反动势力。——第239页。
  207 弗莱里格拉特在《<新莱茵报>的告别诗》中写道:
  “别了!只是并非永别!
  他们消灭不了我们的精神,弟兄们!
  当钟声一响,生命复临,我还要生气勃勃地
  回到你们身边!
  当最后的王座倾覆,
  当人民走上法庭
  喊出无情的声音:“你们有罪”,
  那时候我还要重新回到你们身边。
  我这个被放逐的叛乱者,
  作为一个忠实于到处起义的人民的战友,
  将在多瑙河畔和莱茵河边,
  用言语和武器参加战斗!”
  (《弗莱里格拉特选集》,俄文版,第196页)——第240页。
  208 秩序党是1848年成立的保守的大资产阶级政党,是法国两个保皇派即正统派(波旁王朝的拥护者)和奥尔良派(奥尔良王朝的拥护者)联合而成的。从1849年到1851年12月2日该党一直在第二共和国的立法议会中占据领导地位。——第241页。
  209 参阅《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卷,第125页。——第241页。
  210 莫尔比昂省在法国西北部,南部面临大西洋,为布列塔尼(Bretagne)的一部分。关于法国当局要马克思迁往莫尔比昂的事情,参阅1849年8月23日马克思自巴黎给恩格斯的信(载《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卷,第131—132页)。——第241页。
  211 罗马省沿第勒尼安海的一片沼地,位于齐斯特尔那与提尔拉齐尼之间,占地七百五十平方公里。在古罗马共和国时期这里原是一片肥沃富庶的地区,但后来因排水工作不善,逐渐变为一片沼泽,成了热病流行之所。——第242页。
  212 参阅1849年8月23日马克思从巴黎寄给恩格斯的信,载《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卷,第132页。——第243页。
  213 指《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7卷,第9—125页。——第246页。
  214 指《德国维护帝国宪法的运动》(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7卷,第127—235页)。这一著作论述的是1849年巴登一普法尔茨起义的历史。恩格斯在同遭受失败的最后一批起义军战士到瑞士后即开始撰写这一著作。恩格斯根据马克思的意见,在这一著作中抨击了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第246页。
  215 克里奥洛是拉丁美洲土生的白人,尤指白人和黑人的混血儿。美斯提左是白人(尤指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与印第安人的混血儿。——第247页。
  216 指格·弗·道梅尔的《新时代的宗教。创立综合格言的尝试》(G.Fr.Daumer:《Die Religion des neuen Weltalters.Versuch einer combinatorisch-aphoristischen Grundlegumg》),基佐的《英国革命为什么会成功?英国革命史讨论》(Guizot: 《Pourquoi la révolution d’Angleterre a-t-elle réussi? Discours sur l’histoire de la révolution d’Angleterre》),托马斯·卡莱尔的《当代评论。(一)当前的时代。(二)模范监狱》(《《Latter-Day Pamphlets》, Edited by Thomas Carlyle—No.I: 《The Present Time.——No.II:Model Prisons》》)。马克思和恩格斯评论这些著作的文章,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7卷,第236一242、247—253、300—312页。——第247页。
  217 耻辱柱是一种刑罚,即把罪犯拴在广场的柱子上,列举出他的罪名,使之当众受辱。与中国历史上的枷号示众相仿。正文所说的政治耻辱柱,是一种臂喻的说法。——第249页。
  218 《射手奥托》(Otto der Schütz)是金克尔在1846年发表的使他成名的抒情叙事诗。——第251页。
  219 1849年9月马克思被选入伦敦德国流亡者救济委员会.该委员会附设于当地的德国工人教育协会。为了消除小资产阶级民主派流亡者对流亡伦敦的无产阶级分子的影响,委员会根据马克思的提议改组成为有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领导的社会民主主义流亡者委员会,后因该委员会的大多数成员受到维利希—沙佩尔集团的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50年9月退出该委员会。——第254页。
  220 神圣同盟是普鲁士、奥地利和俄国于1815年9月26日在巴黎签订的反动同盟,一直存在到1833年。神圣同盟成立后不久,法国和欧洲的其他许多国家也都参加了这个同盟。同盟的目的是维护1814—1815年维也纳会议所确定的国界的不可侵犯性,镇压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19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同盟实际上陷于瓦解。——第256页。
  221 工人联谊会是斯蒂凡·波尔恩于1848年在柏林建立的德国工人和手工业者的组织。波尔恩是工人运动中改良主义路线的代表,他使联谊会的活动局限于组织经济罢工和争取实现一些满足手工业者狭隘行会利益的措施(如给小生产者以贷款和组织合作社等)。但是由于它的地方分会有很多处于共产主义者同盟盟员的领导之下,所以在1848—1849年革命中曾积极参加了革命斗争。1849年春季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了筹建无产阶级政党,曾经想利用工人联谊会组织。1850年该会活动遭到政府禁止,但是它的若干分会还继续存在了许多年。——第258页。
  222 1850年5月31日法国颁布的新选举法实际上取消了普选权。新选举法规定,只有那些有三年居住资格和列入纳税人名单的公民才算是选民。这就使许多人丧失了选举权,特别是夏季从农村到城市来的短工。根据新法令失去选民资格的人数在三百万左右。巴黎一地的二十二万选民中就有十四万多人丧失了投票权。——第259页。
  223 指恩格斯于1850年夏天在伦敦写的《德国农民战争》一文(教《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7卷,第383—483页)。——第261页。
  224 指根据马志尼的倡议于1850年6月在伦敦成立的欧洲民主派中央委员会。该会由于内部矛盾重重以及法国和意大利民主派流亡者的关系恶化而于1852年3月实际陷于瓦解。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在《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第5—6 期上批判了它的1850年7月3日的成立宣言(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7卷,第535—540页)。——第262页。
  225 大英博物馆是设于伦敦的英国国立的收藏文学、科学、艺术等方面文献古物的机构。它是在1753年根据议会的法令以科顿、哈雷和斯隆三人的收藏为核心而建立起来的,包括图书馆、独立的自然史博物馆,以及手稿部、古代东方部、希腊罗马古物部、版画绘画部等等。由于藏书不断增加,它从19世纪初到本世纪初曾经有过几次扩建。到最近为止,它的藏书有六百万册、手稿六万份、纸草三千卷。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均曾在它的图书馆的阅览厅做过研究工作。——第267页。
  226 在古代希腊有一首模拟荷马叙事诗的诙谐叙事诗《鼠蛙之战》(Βατραχομυομαχία),作者不详。诗的内容讲的是鼠王的儿子在池边饮水,遇到蛙王,于是双方各自吹嘘自己那里如何如何好。蛙王要老鼠骑在自己的背上去池子那边看一看,但是中途遇到水蛇,老鼠惊吓落水而死,结果引起鼠族和蛙族之间的一场大战。这里用来比喻一场无聊的争吵。——第268页。
  227 卢格是在吕根岛(Rügen)(现属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出生的,而吕根是波美拉尼亚的一部分,所以马克思说卢格是“波美拉尼亚的思想家”。——第268页。
  228 “阿尔诺德·文克尔里德”是半传说的瑞士战士,反对普鲁士压迫的解放战争的参加者;相传在1836年6月9日,当瑞士人同奥地利公爵列奥波特三世的军队在森帕赫城下作战时,他舍身杀敌决定了瑞士人的胜利。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在《流亡中的大人物》这本小册子中把阿尔诺德·卢格戏比为阿尔诺德·文克尔里德。小册子中说:“和阿尔诺德·文克尔里德一样,他(指阿尔诺德·卢格。——译者)也没有发现自由的道路(Gasse),他自身就是‘自由’的阴沟(Gosse)。”(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l961年版,第8卷,第316页)在《高尚意识的骑士》一文中则把卢格直接称为“阿尔诺德·文克尔里德·卢格”(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9卷,第547页)。——第268页。
  229 这些文章就是《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8卷,第3—115页)。恩格斯在这些文章里阐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1848—1849年德国革命的最重要问题的观点。恩格斯的这些文章是应当时埋头于经济研究工作的马克思的请求而写的,在写作时他利用了马克思所提供的若干补充材料并经常同他交换意见,文章写好之后,均经马克思过目。这些文章发表时署名是马克思,直到1913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书信发表之后,大家才知道这些文章的作者是恩格斯。——第269页。
  230 指《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第269页。
  231 雨果的《小拿破仑》(《Napoléon le Petit》)是作者因反路易·波拿巴而亡命布鲁塞尔时(1852)发表的。小拿破仑是雨果给路易·波拿巴起的讽刺性的外号。——第271页。
  232 蒲鲁东著有《从十二月二日政变看社会革命》(La Révolution sociale démontrée par le coup d’État du 2 Décembre》,1852)一书,阐述了他对波拿巴政变的看法。——第271页。
  233 “Hic Rhodus, hic salta!”原来的意思是:“这里是罗陀斯,就在这里跳吧!”。原话出自《伊索寓言》中《说大话的人》(参阅《伊索寓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27—28页)。内容是说一个爱说大话的人,夸口说他在罗陀斯岛作过一次精彩的跳跃,没有一个奥林匹克选手能比得上他,还说那里在场的人们可以给他作证。但是旁边的一个人对他说:“朋友,如果真是这样,你何必举出证人,这里就是罗陀斯,就在这里跳吧!”意思是要用事实证明白己的本领,说空话是没有用的。罗陀斯在希腊语中是一个岛名,也作玫瑰花讲。黑格尔在《法哲学》一书的序言里把这句话写成“这里有玫瑰花,就在这里跳舞吧!”(“Hier ist die Rose, hier tanze”)——第272页。
  234 汪东圆柱是为了纪念1805年奥斯特尔利茨战役的胜利而于l806—1810年在巴黎汪东广场用从敌人缴获的大炮浇铸的,柱顶有拿破仑第一的铜像。1871年5月16日根据巴黎公社在4月12日做出的决议予以拆毁,因为它“是野蛮的纪念碑,是暴力和虚荣的象征”。这样,马克思的预言便无论从政治意义上说,还是从实物意义上说都实现了。——第272页。
  235 指1851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发动的政变。——第273页。
  236 弗莱里格拉特在1851年1月给魏德迈的杂志《革命》写的诗中把金克尔比做一个卖免罪符的人。他写道:
  “……靠免罪符未必能赶走
  自由的敌人,
  不,乞求者从未推翻过帝王的宝座!
  不,革命不能是贩卖的商品!
  …………
  革命不会期待
  人们向他投掷施舍。”
  (《弗莱里格拉特选集》,俄文版,第223页)——第275页。
  237 1851年9月法国当局逮捕了在1850年9月脱离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维利希—沙佩尔集团地方支部的一些盟员。由于维利希—沙佩尔集团采取小资产阶级的密谋策略,指望立即组织起义,致使法国和普鲁士警察当局能够靠领导巴黎的一个地方支部的奸细舍尔瓦尔担造了所谓“德法密谋”。马克思在《揭露科伦共产党人案件》这一著作中彻底揭穿了昔鲁士警官施梯伯为制造“德法密谋”而担造的一切伪证(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8卷,第472—487页)。——第276页。
  238 德国中世纪民间史诗《尼伯龙根之歌》中的英雄、尼德兰首都桑腾的王子齐格弗里特据有尼伯龙根族的宝藏,这宝藏后来成了纷争的根源。——第277页。
  239 指《流亡中的大人物》,载《马克思思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8卷,第259—380页。——第277页。
  240 见马克思在1853年4月写的《希尔施的自供》一文,这篇文章公开揭露了曾一时迷惑了他的班迪亚的行为(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9卷,第44—48页)。——第277页。
  241 马克思在1855年9月6日给丹尼尔斯的夫人阿玛里亚·丹尼尔斯的信里说:“这是一个温文尔雅的、最高尚的人,在他身上,坚毅的性格、卓越的天才和美好的仪表以一种稀有的和谐结合在一起……他的早亡,不仅对于他的家族和友人,而且对于科学、对于劳苦大众,也是一个不可弥补的损失,因为他在科学方面是有远大前途的,而对劳苦大众来说则是他们的忠诚的先进战士……我失掉了一位我所最敬爱的友人……我希望能有一个机会,给那些剥夺了他的生命的人以比在一篇追悼文中所能给予的报复更为严厉的报复。”(《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1版,第25卷,第212页)——第280页。
  242 进步党是1861年6月成立的德国资产阶级政党。这个党的著名活动家有瓦尔德克、微耳和、舒尔采-德里奇、福尔肯贝克等。进步党的纲领提出如下一些要求:在普鲁士领导下统一德国,召集全德议会,成立对众议院负责的强有力的自由派内阁。由于害怕人民革命,进步党不支持普选权和出版、集会、结社自由等基本民主要求。1866年该党右翼另行成立了一个听命于俾斯麦的民族自由党。——第280页。
  243 还在科伦审判案之前,沙佩尔便曾通过伊曼特向马克思表示悔悟,并希望回到同盟里来。马克思虽不曾立刻表示和解,但是也没有拒绝沙佩尔的这种表示,同时提出要沙佩尔同维利希公开决裂作为先决条件。马克思直到1856年才同彻底认识自己错误的沙佩尔完全和解。此后沙佩尔始终是马克思的忠诚的朋友。——第280页。
  244 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8卷,第457—536页。——第280页。
  245 奥·维利希曾在1853年10月28日和11月4日的《美文学杂志和刑法报》上发表《卡尔·马克思博士和他的<揭露>》一文对马克思进行诽谤。——第282页。
  246 《高尚意识的骑士》(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9卷,第537—571页)应写于1853年11月并在阿·克路斯和约·魏德迈的协助下于1854年1月在纽约以单行本的形式出版。作者在这篇文章中驳斥了维利希的诽谤,揭露了维利希—沙佩尔集团的冒险主义、宗派主义的策略。——第282页。
  247 参阅马克思著《福格特先生》,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2页。——第282页。
  248 这里是说歌德和黑格尔由于对统治者采取了妥协调和的庸俗态度,才得到了他们的赏识。发辫是指他们头上的假发的发辫,是高位者的标志,一般也用以喻庸俗、陈腐、反动和官僚气。——第286页。
  249 传说基督在这里被钉在十字架上。——第286页。
  250 指拿破仑在1815年6月滑铁卢一役失败后被流放于大西洋上的圣海伦那岛并死于该岛一事。——第286页。
  251 指歌德。歌德在1775年应魏玛公爵卡尔·奥古斯特的邀请到魏玛任国务大臣。——第286页。
  252 指黑格尔。黑格尔在1818年被聘为柏林大学教授,在职期间写了《法哲学》一书,成了官方的普鲁士国家哲学家。——第286页。
  253 马克思在《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中是这样说的:“作家当然必须挣钱才能生活,写作,但是他决不应该为了挣钱而生活,写作。”(《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卷,第87页)——第288页。
  254 根据希借神话,赫菲斯特(Hephaestus)是宙斯和希拉的儿子,火与金属制品之神。他曾受宙斯之命把普罗米修斯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岩上。参阅注39。——第291页。
  255 参阅1868年4月30日马克思从伦敦给恩格斯的信(载《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4卷,第57页)。——第292页。
  256 梅兰希通于1518年在符腾堡大学任希腊语教授期间受到在同校任神学教授的路德 的影响,成为路德的最亲密的战友。1521年著有《神学纲要》(《Loci Communes rerum theologicarum》)一书,将路德神学加以体系化。但是他比路德更多妥协的倾向。他为了调和新旧两派的矛盾,力图扩大同天主教的一致点,以此与路德的关系屡屡陷于紧张。路德死后虽成为路德派教会的领导者,但仍与严格的路德主义者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第293页。
  257 从1794年起席勒和歌德开始了在文学史上为人所称道的十年合作时期。1779年席勒甚至从耶拿迁居魏玛,得到魏玛公爵卡尔·奥古斯特授与的贵族称号。二人在取长补短、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之下各自完成了一些重要的著作:歌德完成了《威廉·麦斯特的修业时代》(《Wilhelm Meisters Lehrjahre》,1794—1796)和《海尔曼和多罗塞亚》(《Hermann und Dorothea》,1797)等,席勒完成了 《华伦斯坦》(《Wallenstein》,1796一1799)《威廉·退尔》(《WilhelmTell》,1804)等戏曲;两人合力写作了批判当时社会的《警句》(《Xenien》);两人的通信集也成为了解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德国文学的最珍贵的文献。但是在魏玛,席勒和歌德的关系也并不是亲密无间的。席勒在给洪堡尔特的信中曾埋怨歌德“悠闲踯躅”,对魏玛政府也抱着批判态度。他在1803年10月10日给柯尔纳的信中谈到耶拿大学(设在魏玛)的思想窳败时曾说:“我并未袖手旁观,我确曾劝告这里的政府和公爵采取有力的步骤;但是这里恶势力横行,一切善良的对策都受到拒斥。”在这样的心情下诗人曾考虑离开魏玛。——第293页。
  258 闪族人包括西南亚洲和北非的阿拉伯人、叙利亚人、犹太人、埃塞俄比亚人以及古代的巴比伦人、亚述人、腓尼基人。此处指马克思的犹太人血统。——第294页。
  259 桑乔·判札是塞万提斯的名著《堂·吉诃德》中的主人公堂·吉诃德的侍从。——第295页。
  260 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说:“马克思比我们一切人都站的高些,看的远些,观察的多些和快些。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是能手。没有马克思,我们的理论远不会有现在这个样子。所以,这个理论用他的名字命名是公平的。”(上引书,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2页)——第295页。
  261 参阅保尔·拉法格:《忆恩格斯》,载《回忆马克思恩格斯》,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94页。——第299页。
  262 指1815年滑铁卢战役中击败拿破仑的英军统帅威灵顿和普军统帅勃留赫尔。拜伦对拿破仑的态度虽然经历过种种矛盾,但总的说来是同情的,而对复辞后的法国王朝及其英国盟友则抱着轻蔑的态度。他写过《拿破仑颂》、《拿破仑的告别》等等。在1816年3月发表的《译自法文的颂诗》中曾写道:
  “首领覆没了,但不是由于你们,
  滑铁卢的胜利的将军!”
  ——第300页。
  263 参阅1851年4月11日恩格斯给马克思的信,载《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卷,第214—215页。——第300页。
  264 克里木战争(1853—1856)是俄国同主要是土耳其、英、法之间的战争。1853年沙俄为了掠夺黑海海峡并扩张自己在巴尔干半岛上的势力对土耳其发动进攻,英法两国为了同沙俄争夺近东的霸权,于1854年对俄宣战,而克里木则是这次战争的主要战场。1855年沙俄由于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技术、经济方面的落后而战败,1856年缔结了不利于沙俄的巴黎和约。——第301页。
  265 蓝皮书是英国议会和外交部发表的资料和外交文件的总称,因蓝色的封皮而得名。英国从17世纪开始发表蓝皮书,它是英国经济史和外交史的主要官方资料。马克思为了写《资本论》中关于英国劳工法的二十多页文章,曾把整个图书馆里载有英格兰与苏格兰调查委员会和工厂视察员报告的蓝皮书都研究过,认为这些报告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重要文件。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也曾大量引用蓝皮书的材料。——第304页。
  266 诺恩堡(纽沙特尔公国)原是普鲁士的藩属。1806年拿破仑战争时期诺恩堡并入法国。1815年,它根据维也纳会议的决定参加了瑞士联邦,但同时保持了对普鲁士的藩属关系。1848年2月29日诺恩堡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成立共和国,结束了普鲁士的统治。1856年9月,诺恩堡的贵族发动叛乱,目的是要恢复他们的封建特权,恢复普鲁士国王的宗主权。叛乱者为瑞士政府所逮捕,普鲁士国王要求释放被捕者,瑞士当局在答复时则要求普鲁士国王放弃对诺恩堡的权利。1857年3月5日欧洲国家召开了关于诺恩堡的会议。——第307页。
  267 指马克思的《帕麦斯顿勋爵》一文(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9卷,第387—461页)。这一组文章是马克思在1853年10月初开始撰写的,原定在《纽约每日论坛报》上连载,但马克思也同意在宪章派的机关报《人民报》上同时发表。《人民报》在1853年10月22日到12月24日间共登载了八篇,并给这些文章加了《怕麦斯顿勋爵》这一总标题。《纽约每日论坛报》则拖到1854年初才发表,而且只发表了四篇,并且采取社论的形式,标题也不相同。两个报纸上文章的文字略有不同。这组文章发表后不少报纸曾加以转载。——第308页。
  268 马克思在1854年6月1日给拉萨尔的信里说:“我不愿与这位先生为伍,我同他只是在一点上,即在评价帕麦斯顿上有共同处;其他一切问题我都持有正相反的意见,这一点在我们第一次会面时就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第308页。
  269 在1855年末和1856年初,《自由新闻》转载了马克思关于帕麦斯顿的所有八篇文章,并作为《<自由新闻>小丛书》的第5号单独印行,题为《帕麦斯顿勋爵传》。单行本并标出了作者的名字。——第309页。
  270 参阅哈尼:《关于恩格斯》,载《回忆马克思恩格斯》,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16—217页。——第310页。
  271 诺曼人(按斯堪的那维亚语是北方人的意思)是斯堪的那维亚各部族(丹麦人、挪威人、瑞典人)的一个分支。10世纪时曾侵占法国的诺曼底,故亦称诺曼底人。1066年诺曼人侵占了英格兰,而诺曼底公爵成为英格兰国王即征服者威廉。所谓出身于古老的诺曼氏族当指是诺曼人的后裔而言。——第310页。
  272 摩尔(来自希腊文,意为黝黑的)在8世纪前原指北非各国(埃及除外)的原住民。后来欧洲人亦用以泛指黑皮肤的人。马克思的女儿爱琳娜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说:“‘摩尔’这个名字是常用的,几乎成为他正式的名字了。不仅我们这样叫马克思,所有亲密的友人也这样叫他。”(《回忆马克思恩格斯》,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85页)——第312页。
  273 参阅威廉·李卜克内西:《忆马克思》,载《回忆马克思恩格斯》,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95—150页,特别是125—130页。——第313页。
  274 1665年在伦敦曾发生过后来蔓延于全英的黑死病,这次疫病在英国历史上称为Great plague(大瘟疫)或London plague(伦敦瘟疫)。因传染致死者近七万人。英国现实主义作家丹尼尔·狄孚(Daniel Defoe)的《瘟疫之年手记》(Journal of the Plague Year》,1722)便是描述这次大瘟疫的。——第315页。
  275 英国当铺门口都挂着三个镀金的圆球。——第316页。
  276 这里指拉萨尔。关于梅林对于拉萨尔的看法的错误,参阅注194。——第316页。
  277 沃尔弗通过恩格斯的介绍于1853年9月到曼彻斯待的一个德国商人家中担任家庭教师。他在这里一直到去世,经常同恩格斯见面,讨论最重要的政治问题和无产阶级政党策略问题。马克思也经常和他通信,并把自己写的文章寄给他。——第316页。
  278 参阅1855年12月14日马克思给恩格斯的信,载《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2卷,第119—120页。——第318页。
  279 参阅1856年3月7日恩格斯给马克思的信,载《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2卷,第146页。——第320页。
  280 1857年的危机开始于美国。当时美国有四千九百个企业宣告破产。在法国和英国,随着危机的到来,失业者大量增加,英国的失业者在1858年比1853年增加了六倍。这次危机一直延续到1859年,促进了欧美工人运动的高涨。——第320页。
  281 参阅1857年4月22日恩格斯给马克思的信,载《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2卷,第220一222页。——第321页。
  282 参阅马克思1857年12月21日给拉萨尔的信和1857年12月22日给恩格斯的信,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2版,第29卷,第193、445、446页。——第325页。
  283 参阅1858年1月28日马克思给恩格斯的信,载《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2卷,第329—330页。——第325页。
  284 马克思对此书的评语参阅1858年2月1日给恩格斯的信,载《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97—99页。列宁在《拉萨尔<爱非斯的晦涩哲人赫拉克利特的哲学>一书摘要》中说:“为什么马克思把拉萨尔的这本著作叫做‘小学生的’作文……这是显而易见的。拉萨尔简单地重弹黑格尔的调子,抄袭他的话,无数次地反复咀嚼黑格尔关于赫拉克利特的个别论点,用无数的学究气、书呆子气十足的废话来充塞自己的著作。”他还说:“总之,∑∑[总而言之],马克思的评论是正确的。拉萨尔的这本书不值得一读。”(《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8卷,第385—386、402页)——第325页。
  285 指1858年1月25日英国维多利亚女王(1819—1901)的女儿维多利亚公主(1840—1901)同普鲁士王储弗里德里希-威廉(后来的弗里德里希三世)结婚一事。——第326页。
  286 指《哲学的贫困》,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卷,第71—198页。——第327页。
  287 指1859年4月29日一7月8日的法国和皮蒙特(皮蒙特本是意大利的萨丁王国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亦泛指整个撒丁王国)对奥地利的战争,亦称法意奥战争。战争是由拿破仑第三发动的,他企图在“解放”意大利的名义下通过胜利的“局部”战争掠夺领土,借以巩固他在法国的统治。意大利的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则希望通过战争实现在萨瓦王朝统治下的意大利统一。奥军在马振塔和索尔费里诺战败(参阅注326)后,拿破仑第三由于害怕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的日益发展和不愿意促成意大利统一而同奥地利单独缔结了维拉弗兰卡和约。战争结果,法国获得萨瓦和尼斯,伦巴等并入撒丁王国。威尼斯省则在1866年以前一直由奥地利统治。——第336页。
  288 萨丁王国是1720—1861年间萨瓦王朝统治下的一个王国,领土除萨丁岛之外还包括萨瓦、尼斯、皮蒙特。根据1815年维也纳会议的决定,它又取得了包括热那亚在内的利古里亚。——第337页。
  289 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在1849年4月3日拒绝但任法兰克福议会在3月28日选他担任的德国皇帝,借口是神授的君权不能由选出的议会批准授予。他还表示,这一带有革命气味的“皇位可能给他带来最大的不幸”。——第337页。
  290 在克里木战争(参阅注264)中,奥地利表面上虽然保守中立,但是它却以最后通牒的形式于1854年8月迫使俄军退出前一年(1853年6月)占领的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希亚,并根据6月14日和土耳其缔结的条约占领了它们。自此便形成了奥俄之间的对立。——第339页。
  291 1831年路易·波拿巴曾在意大利加入烧炭人的团体,还一度参加该党的活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59年写的《欧洲的金融恐慌》一文中曾经谈到奥尔辛尼被处死前后路易·波拿巴因受意大利烧炭党人恫吓而失魂落魄的情形(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3卷,第190一191页)。——第340页。
  292 指1815年6月8日在维也纳会议上通过的联邦条例(Bundesakte)。——第341页。
  293 威廉一世开始担任普鲁士摄政时(1858年10月)所宣布的“自由主义的”方针被资产阶级报刊吹捧为“新纪元”(Neue Ära)。威廉的政策实际上是在于加强普鲁士君主政体和容克地主的阵地,根本没有实行资产阶级所希望的自由主义改革。“新纪元”实际上为1862年9月俾斯麦执政时的公开的容克地主的军事专政作好了准备。——第342页。
  294 这个小册子出版于1859年5月。小册子是匿名的,只注明“来自民主的声音”。拉萨尔在这本小册子中所阐述的观点,表现出了他跟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国统一道路问题上的原则分歧。拉萨尔站在普鲁士民族主义的立场上,希望奥地利失败,借以实现普鲁士领导下的“自上而下的”统一;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则从革命的立场出发,主张站在奥地利方面反对波拿巴主义的法国,因为当时同沙皇俄国结成联盟的法国是欧洲的民族解放革命运动的主要障碍。列宁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曾说:“我们(与梅林的意见相反)认为,马克思是对的,而拉萨尔在当时,也像他向俾斯麦献媚的时候一样,是机会主义者。拉萨尔设法使普鲁士和俾斯麦获得胜利,使意大利和德国的民族主义运动缺乏足够的力量。这样一来拉萨尔更倒向民族主义工人政策方面去了,马克思则提倡和发扬独立的、彻底民主的、反对民族自由主义怯懦行为的政策(如果1859年普鲁士出面反对拿破仑,就会推动德国的人民运动)。拉萨尔的眼睛不是朝下,而多半是朝上,瞅着俾斯麦。俾斯麦的‘胜利’,决不能说明拉萨尔的机会主义是对的。”(《列宁全集》,参阅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1卷,第119—120页)——第344页。
  295 勃鲁姆的被杀是指法兰克福议会左翼领袖罗伯特·勃鲁姆因参加1848年10月维也纳起义而被奥地利反革命军队杀害一事。关于奥里缪茨,请参阅本书第337页脚注。霍尔施坦是指1848—50年普鲁士站在什列斯维希一霍尔施坦的起义者一边参加反对丹麦的民族解放战争时期因受到奥地利的压力而不得不与丹麦缔结和约一事。布隆采耳是指库尔黑森起义时期普奥两国的先头部队于1850年11月在布隆采耳城下发生的一次小规模冲突。在这次冲突中,奥地利由于得到俄国的支持而迫使普鲁士让了步。拉萨尔提到这些事件是为了煽动德国人对奥地利的仇恨,替他的普鲁士民族主义立场辩护。——第345页。
  296 1805年拿破仑在乌尔姆(10月)和奥斯特尔利茨(12月)击败奥军,奥地利被迫缔结和约。按照条约的规定,它失去了威尼斯、伊斯特里亚和达尔玛提亚等地,并支付了大量赔款。——第349页。
  297 民族联盟是1859年9月15—16日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的德意志各邦资产阶级自由派代表大会上成立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民族联盟的宗旨,是要在普鲁士的领导下统一全德(奥地利除外)。联盟于1867年11月解散。联盟的盟员则创立了民族自由党,成为俾斯麦的主要支柱之一。一一第350页。
  298 指意大利违反拿破仑的初愿于1870年终于在萨瓦王朝统治下获得了全国统一一事。——第351页。
  299 指1849年5月在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领导下在莱茵省、德勒斯顿、巴登和普法尔茨发动的以失败告终的武装起义(参阅注204)。——第353页。
  300 Hermann原来是凯路斯奇人(Cherusci)的领袖阿尔米尼乌斯(Arminius)的讹称。公元9年他曾在条多堡森林中全歼罗马总督瓦鲁斯的三个军团约二万人。17世纪末洛恩施坦(Lohenstein,1635—1683)的长篇小说《英勇的人民英雄阿尔米尼乌斯,或海尔曼》出版后,人们便用海尔曼来称呼阿尔米尼乌斯。以海尔曼为刊物的名称,带有资产阶级狭隘民族主义的气味。——第353页。
  301 参阅1859年5月18日马克思给恩格斯的信,载《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2卷,第456页。——第354页。
  302 指恩格斯的《意大利战争》一文,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3卷,第477—490页。这篇文章是恩格斯于1859年7月20、28日和8月3日左右写成的,发表在1859年7月23、30日和8月6日的《人民报》上。——第355页。
  303 1849年5月30日法兰克福国民议会由于受到驱逐的威胁而迁到斯图加特。由于普鲁士国王拒绝接受王位和帝国摄政奥地利大公约翰的政变,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左派和极左派)占优势的议会于1849年6月6日选出了由弗·拉沃、卡·福格特、格·西蒙、弗·许列尔和阿·贝黑尔等五人组成的帝国摄政,企图靠议会的帮助保证革命获得胜利。但是6月18日该议会为符腾堡的军队所驱散。——第356页。
  304 水晶宫(Crystal Palace)是为1851年在伦敦举办的首届世界工商业展览会而在海德公园用金属与玻漓建造的,1854年移至锡登安姆(Sydenham),成为美术展览馆和举办音乐会的场所。1936年毁于火。——第359页。
  305 《华伦斯坦的阵营》(《Wallensteins Lager》)是席勒花了七年时间于1799年最后完成的巨大三部曲《华伦斯坦》的第一部。这部戏曲以德国的三十年战争为主题。歌德曾积极参加这部戏曲的写作。参阅注257。——第360页。
  306 席勒学会成立于1859年11月。它的目的是要成为曼彻斯特德国侨民的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起初恩格斯曾对该学会的活动抱批判态度。在学会章程经过一些修改以后,恩格斯于1864年担任学会理事,后来又任学会主席。1868年9月恩格斯因该学会理事会在他离开曼彻斯特期间决定邀消卡·福格特去学会讲演而辞去主席和理事职务。1870年4月恩格斯重新被选为学会理事,但已不再积极参加学会的活动。——第360页。
  307 “不管一切的一切”是弗莱里格拉特发表在1848年6月6日《新莱茵报》第6 号上的《不管这一切》(《Trotz Alledem》)一诗中的叠句。——第368页。
  308 “Philister über mir”是从“Philister über dir”(“非利士人拿你来了”)这个成语变化来的。按《旧约》中《士师记》第16 章,同力大无穷的参孙为敌的非利士人(Philister)以重赏唆使同参孙相爱的女人大利拉打探参孙何以有这样大的气力。参孙连续三次对她扯谎。每当大利拉按照参孙所说的办法把他捆住并要预先埋伏起来的非利士人捉他时,她都假惺惺地对参孙说:“非利士人拿你来了”。最后参孙把他取得力量的秘密告诉了她,结果终于被非利士人捉住并被剜掉了眼睛。
  后来“Philister über dir”就有了“危险迫临你的头上”的意思,这里Philister 当指敌人而言。但在一般用语中,Philister有市侩,庸人的意思。
  马克思所说的“Philister über mir”,直译似应是宁可让“庸人反对我”的意思。这里译为“反对庸人”系意译。——第368页。
  309 梅林对《福格特先生》一书的评价是不正确的。首先,马克思写作这部著作是为了维护他所领导的无产阶级政党,而不是在“诽谤攻击面前进行辩解”。马克思本人在1860年2月23日给弗莱里格拉特的信中就曾说过:揭露福格特“对于从历史上证实党的正确,对于党将来在德国的地位具有决定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2版,第30卷,第373页)。其次,这本书也是反对波拿巴主义的最卓越的著作之一。因比,它的意义决不是“得不偿失的”。恩格斯在1860年12月19日给马克思的信中说:“这是你曾经写过的最好的论战性著作。”(《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2卷,第622页)——第372页。
  310 巴黎的一座皇宫,曾为拿破仑第三的官邸。始建于1564年。1871年巴黎公社时期毁于战火。——第374页。
  311 协商派是指1848年柏林的普鲁士国民议会中拥护“同国王协商”制定宪法这一“协商”原则的一派议员。——第380页。
  312 这是歌德在1802年写的两首十四行诗的第二首(《Natur und Kunst,sie……》)中的诗句,这首诗的最后三句是:
  “追求伟大事物的人必须全力以赴;
  巨匠在限制中才能表现自己,
  而规律只能给我们以自自。”
  (载《歌德编年诗集》[《Goethes Gedichte in zeitlicher Folge》],岛屿出版社,第1卷,第489 页)——第383页。
  313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军将领杰克逊率领他的一旅士兵据说在一次战斗中“像石壁一样地”(巴纳德·毕将军语)挡住了北军的进攻,因而得到了Stonewall Jackson[石壁·杰克逊]的绰号。——第384页。
  314 斯多葛派是公元前4世纪产生于希腊的一个哲学派别,创始人是基提昂(在塞浦路斯)人芝诺。因他在雅典的Stoa Poikile(广场附近的柱廊)聚众讲学,故有斯多葛(来自stoa ——柱廊——一词)派之名。这一哲学是古代奴隶占有制崩溃和希腊文化衰落时期的哲学,最初有较多的唯物主义倾向,后来则是唯心主义占优势。斯多葛派主要研究伦理问题,认为人生的目的是德行,而不是享乐。一般用以喻指克己寡欲,能够忍受生活上的各种痛苦和不幸的人。——第386页。
  315 舒尔采-德里奇鼓吹用工人自己的钱创办储蓄贷款银行,组织消费合作社和生产合作社,说这样可以在资本主义范围内改替工人阶级的状况,并且可以使小手工业者免于破产。恩格斯曾把他的这种荒谬主张称为“贮钱箱鼓动”。拉萨尔则主张在国家帮助下组织生产合作社,说这样“工人们就有可能去和资本家进行自由的、力量相匹敌的竞争”。拉萨尔关于生产合作社的观点是从毕舍那里剽窃来的(参阅注77),梅林在本书中说是从《共产党宣言》得来的,是错误的。——第390页。
  316 弗兰契斯卡·库格曼在《伟大的马克思的二三事》一文中说:“关于黑格尔,马克思用这位哲学家自己的话说,在他的学生中除了罗生克兰茨以外,没有一个人了解他,而即使是罗生克兰茨对他的了解也是不正确的……”(见《回忆马克思恩格斯》,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18页)。罗生克兰茨(Karl Rosenkranz,1805—79)是中派黑格尔主义者的代表,曾任科尼斯堡大学教授。著有《逻辑理念的科学》(《Wissen-schaft der logischen Idee》,1858—59),《康德哲学的历史》(《Geschichte der Kantischen Philosophie》,1840),《黑格尔传》(《Hegels Leben》,1844),《科学的体系》(《System der Wissen-schaft》,1853),等等。——第392页。
  317 拉萨尔的“工资铁律”断言工资的高低决定于人口增殖的多少,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果工资超过工人及其家属的最低生活费,就会提高出生率,而人口增加又会降低工资。如果工资低于工人及其家属的最低生活费,就会降低出生率,而人口减少又会提高工资。他由此得出结论说,争取提高工资的斗争是没有意义的。拉萨尔的“工资铁律”是从马尔萨斯和李嘉图那里剽窃来的,而不是如梅林所说的从《共产党宣言》中得来的。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批判了拉萨尔的“工资铁律”(参阅《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卷,第26—28页)。——第393页。
  318 指1869年由斯蒂芬斯等七名裁缝工会会员在费拉得尔菲亚创立的“劳动骑士团”。它的纲领有空想性质,主张阶级合作,设想通过合作社使工人摆脱剥削,而否定政治斗争。该团领导对罢工持否定态度;并且不正确地将熟练工人和资产阶级等同看待。这一组织的黄金时代是1886年,当时曾拥有会员七十多万。——第395页。
  319 根据希腊传说,阿齐里斯是佩列欧斯和帖提司的儿子,是一个勇武出众的英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的主要人物之一。他曾杀死特洛伊国王普利亚姆的长子海克托。史诗便以海克托的葬仪而结束。但根据荷马之后的诗篇,阿齐里斯本人在特洛伊被攻克之前,由于踵部中巴里斯的箭而阵亡。一一第400页。
  320 暗指《伊索寓言》中的一则寓言《年老的狮子》中的驴子。——第400页。
  321 马志尼在1831年建立了一个共和主义团体“青年意大利”,提出了“自下而上地”建立统一的、独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约纲领。他认为争取实现意大利统一的基本手段是人民起义。他虽然也提出了“备受压迫者的社会解放”的问题,但他是从正义这种抽象概念出发的,并且认为工人问题的解决要靠“劳资合作”。——第403页。
  322 指爱森纳赫派和拉萨尔派之间的斗争。——第403页。
  323 宪章派原定在1848年4月10日以强大示威的形式向议会递交号称有五百七十万人(实际上不过一百九十七万多人)签名的请愿书(参阅本书第309页脚注)。政府慑于欧洲大陆上的革命浪潮,决定禁止工人示威游行,并在威灵顿率领下,以武力威胁工人。在这种威胁下,宪章运动的领袖菲格斯·奥康瑙尔等临时取消了这次示威游行。英国政府乘胜逮捕了许多领袖,把他们长期监禁,并且向工人发动了进攻。自此以后,运动虽然又延续了几年,但是已经失去了对群众的号召力。1849年宪章运动领导人布朗特尔·奥伯莱恩和雷诺等人又在伦敦建立了一个以争取普选权和实行社会改革为目的的“全国改革同盟”。这个同盟在1866年加入国际并在总委员会领导下展开了活动,成为在国际倡议下于1865年春在伦敦建立的“改革同盟”的一个分支机构(参阅注349)。——第404页。
  324 基督教社会主义是一种社会思想派别,它的代表者企图给基督教教义涂上一层社会主义的色彩,把基督教说成是劳动人民利益的维护者和使他们摆脱一切社会灾难的唯一手段。它最初是封建社会主义的一个变种,是垂死的封建阶级敌视资产阶级社会的一个思想表现。它宜扬和平的社会改革,主张在国家帮助下建立工人的生产合作社,鼓吹各阶级间的容忍和调和。在19世纪30—40年代,基督教社会主义在英国和法国均有发展。在英国,它的代表除了托利党的“青年英国”集团以外,还有作家金斯莱、莫利斯、拉德劳等。金斯莱著有描写手工业者和雇农的艰苦劳动的《酵母》(《Yeast》,1848)和《阿尔顿·洛克》(《Alton Locke》,1850)等。莫利斯著有描写未来的空想社会的《约翰·保尔之梦》(《The Dream of John Ball》,1888)和空想小说《乌何有之乡消息》(《News from Nowhere》,1891)等等。《共产党宣言》曾对这一思潮加以批判(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卷,第493页)。——第404页。
  325 指1851年12月2日发动政变的路易·波拿巴。——第404页。
  326 在法意奥战争中,法军于1859年6月4日在通米兰的要冲上击败了奥军,攻占了马振塔,然后进入米兰;奥军由于在马振塔战败而不得不撤出伦巴第的大部分地区。索尔费里诺是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军事要冲,1859年6月24日法国和皮蒙特的军队在这里击败了奥地利军队,决定了有利于法国和皮蒙特的战争结局。关于这两个战役,恩格斯都有专文论述(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3卷,第427—434、457—461页)。——第405页。
  327 1860年5月伦敦混合机器工人协会、石匠工会、铸工工会、混合木工协会等各大工会代表会议选出了工联“理事会”。它领导英国工人反对干涉美国,维护波兰和意大利的历次发动,领导了争取工联合法化的运动。“理事会”曾根据总委员会英国委员的提议,在它的会议上多次讨论加入国际的问题。1867年1月14日“理事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表示赞同国际的原则,但拒绝与国际建立组织上的联系。此后,工联“理事会”仍通过它在总委员会中的成员与国际保持接触。——第407页。
  328 1863年1月在波兰有十五个地方同时爆发了争取波兰国家独立的起义。领导起义的“中央人民委员会”宣布成立革命政府,并发布了组织人民军的命令,波兰农民热烈地参加了游击队。起义到1865年4月终于被沙皇军队镇压下去。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致日内瓦1830年波兰革命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中说:“1863年的波兰起义曾引起英法工人对本国政府的国际暴行一致表示抗议,这次起义成为在波兰流亡者参与下创立的国际的起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9卷,第266页)——第407页。
  329 俄普奥三国在1772年、1793年和1795年曾三次瓜分波兰。经过这三次瓜分,封建农奴制的波兰贵族共和国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就不复存在了。——第407页。
  330 马克思和恩格斯长期来为创立严整的科学共产主义理论,为反对各种各样的空想社会主义和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为培养一支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队伍所进行的斗争,对国际的成立无疑地起了巨大的作用。因此,这里所说的“由于种种外部的情况,思想领导权自动地落到了他(指马克思。一一译者)的身上”,是不正确的。——第410页。
  331 指美国内战期间英国工人在1861年底到1862年初为反对英国政府站在南部蓄奴诸州一边而进行的斗争。当时,英国资产阶级利用北部政府截获并逮捕乘“特伦特号”轮船赴英的奴隶主代表的事件,准备向北部各州宣战。英国工人坚决支持北部,召开声势浩大的群众集会,抗议反动的资产阶级的战争叫嚣,要求和平解决冲突,终于迫使反动派未能把欧洲拖入支持奴隶主的战争,大大加强了无产阶级国际团结的思想。——第414页。
  332 指19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沙皇专制政府对东北高加索山区的最后征服。——第414页。
  333 1864年底国际工人协会的一个支部开始在巴黎展开活动,这个支部的创始人是具有蒲鲁东主义情绪的工人托伦和利穆赞,他们都参加过1864年9月28日圣马丁大厅的会议。同时,参加过1864年9月28日会议筹备工作的法国律师昂利·勒弗尔也以国际的创始人之一和法国工人的代表自居。勒弗尔同总委员会的法国通讯书记勒留贝以及在伦敦的法国小资产阶级流亡者的其他代表人物保持着友好的联系。1865年1月13日的《社会民主党人报》上刊载了莫·赫斯的一篇文章,文章指责托伦同波拿巴派有联系。马克思委托在巴黎的德国流亡者席利进行调查,判明这种指责来自几个靠近《联合》杂志的人,而勒弗尔则是该杂志的编辑之一。马克思为了把一部分受资产阶级合作社派影响的法国工人吸引到国际的队伍中来,并且利用《联合》杂志来宣传国际的思想,曾要求总委员会采纳勒弗尔的建议,委派他为国际在法国的“报刊辩护人”。这个委派引起巴黎支部成员的不满;2月24日有三十二个国际会员在巴黎举行会议,会议表示完全信任托伦和利穆赞,并且要求领导职务只能委派工人担任。总委员会曾专为这个问题举行了会议并做出了专门的决议。下文中所说的“法国锅子”的喧腾(本书第424页)和“法国人的无谓争吵”(本书第426页)均指此。
  再此句中的日罗姆·波拿巴疑系约瑟夫·波拿巴(1822—1891)之误。约瑟夫· 波拿巴是拿破仑第三的堂弟,绰号普隆-普隆,他的官邸设在巴黎的罗亚尔宫。他领导的一个波拿巴主义者集团曾企图通过广泛的社会蛊惑宣传,并通过伪装成拿破仑第三的政策的反对派来使人民群众脱离反对现存制度的斗争。文中所说的冒充红色煽动家即指此。莫泽斯·赫斯的文章原来说的是“罗亚尔宫的……朋友”(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6卷,第40页),而马克思在1865年1月25日给恩格斯的信中提到对托伦的诬蔑是说的是“普隆-普隆主义者”(参阅《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卷,第247页),似均可证明巴黎皇宫中的“红色煽动家”是约瑟夫·波拿巴。而且日罗姆·波拿巴早在1860年就死了。——第417页。
  334 参阅《<莱茵观察家>的共产主义》一文,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卷,第207—222页。——第418页。
  335 起草贺信的工作曾委托给为制定纲領性文件而选出的委員会。这个委員会在纲領性文件批准之后成为总委员会的常设执行机关,称为常务委员会。马克思作为德国通訊书记是常务委员会的委员,并通过常务委员会领导了总委员会的工作。马克思起草的贺信得到常务委员会的赞同,1864年11月29日经总委员会一致批准,然后通过美国驻伦敦公使亚当斯转交林肯总统。1865年1月28日总委员会收到以林肯的名义寄来的回信。马克思曾在给威廉·李卜克内西的信中指出,在林肯给他收到的贺信的回信中,只有给国际工人协会的回信“不是单纯从形式上证明他已收到贺信。”——第424页。
  336 这篇报告是由总委员会委员约翰·韦斯顿5月2日和23日的发言引起的。韦斯顿企图证明,货币工资水平的普遍提高对工人没有好处,并由此做出工会“有害”的结论。——第425页。
  337 伏尔泰本人是个自然神论者,他对僧侣主义、天主教和专制政体的猛烈抨击曾对他的同时代人发生极大的影响。因此伏尔泰主义特指18世纪末期的进步的、反宗教的社会政治观点而言。——第429页。
  338 彼得一世痛恨妨碍国家复兴的保守恶习,极力消灭经济、技术、国家组织、文化和习惯方面一切落后的东西。凡是阻碍他的改革的,他都坚决果断地予以扫除,在反对落后和野蛮方面绝不妥协。列宁在《论“左派”幼稚性和小资产阶级性》一文中說:“……彼得为了促使野蛮的俄罗斯加速学习西欧,不惜以野蛮的手段对付野蛮”(《列宁全集》,参阅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7卷,第315页)。——第429页。
  339 据希腊神话,纷争女神爱利斯由于未被邀请参加特提斯和佩列欧斯的婚礼,而在婚礼的宴会上投下一个金苹果,上写:“给最美的女人”。希拉、雅典娜和阿芙洛迪特女神争执不下。后由特洛伊王子帕利斯把苹果判给阿芙洛迪特。她为了答谢,帮助他抢走了斯巴达王后海伦,遂成为特洛伊战争的导因。——第429页。
  340 指德国1848—1849年的革命年代。——第430页。
  341 参阅马克思的《乔治·豪威耳先生的国际工人协会史》一文,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9卷,第164—165页。——第431页。
  342 指1866年普鲁士和奥地利之间的战争。这次战争结束了普奥之间多年的争雄局面,为德意志在普鲁士霸权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在这次战争中,站在奥地利一方的有德意志的几个邦(汉诺威、萨克森、黑森选帝侯邦等),普鲁士则和意大利结成了同盟。军事行动于6—7月间在波希米亚境内和意大利境内展开。奥军于7月3日在捷克的科尼格列茨城(现名格拉杰茨一克拉洛维)附近的萨多瓦惨败之后,奥地利开始议和,并于8月23日在布拉格签订和约。根据和约,奥地利把它对什列斯维希—霍尔施坦的权利让给普鲁士,偿付了一笔不大的赔款,并把成尼斯地区交给了意大利王国。早在1815年由维也纳会议建立的、联合着三十多个邦的德意志联邦不复存在了,代之而起的是在普鲁士领导下没有奥地利参加的北德意志联邦。由于这次战争,普鲁士吞并了汉诺威王国、黑森一加塞尔选帝侯国、拿骚大公国和美因河畔法兰克福自由市。——第431页。
  343 指1878年5月24日提交帝国议会审议的反对社会民主党的非常法草案。当时因多数议员反对而未获通过。同年保守派在议会选举中得势以后,俾斯麦对草案稍加修改又在10月19日向议会提出,结果以多数票通过。参阅注473。——第434页。
  344布赫尔在1848年时曾是普鲁士国民议会议员,属于中间派左翼,参加了1848—1849年的革命。苹命失败后逃亡伦敦。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抨击这次革命中的小资产阶级活动家的小册子《流亡中的大人物》中曾经几次提到他(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让1961年版,第8卷,第339、343、370页)。1864年后在普鲁士外交部任职。——第434页。
  345 1860年2月普鲁士政府的陆军大臣冯·罗昂向议会提出改组军队的提案,要求把平时兵力从十四万人增加到二十一万七千人,延长现役期,并取消国民后备军。资产阶级因为害伯受容克影响的军队可能变成反对资产阶级利益的工具而拒绝通过这个提案,但是却批准了“维持军队的战争准备状态”的拨款。1862年3月当自由派在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时,这个多数派把军事改革的全部经费都否决了,并要求成立对议会负责的内阁。政府解散了议会并指定进行新的选举。1862年9月国王任命俾斯麦组织内阁。俾斯麦根本不要议会的同意就进行军事改革,而这在自由资产阶级看来是违反宪法的。军事改革问题就这样演成了宪法纷争。纷争直到1866年普鲁士战胜奥地利后才解决。——第438页。
  346 普鲁士的后备军是1813年时为了反抗拿破仑的军队而作为民团产生的。后来德国其他各邦也实行了这种制度。后备军原由四十岁以下服满三年现役和二年预备役的人组成。1860年普鲁士军事改革以后,后备役军人的年龄降到三十二岁以下(二十七岁到三十二岁)。后备军分第一类和第二类,均在特别需要时才应征服役。在战争时期,第一类后备军往往被编入作战部队,第二类后备军是守备部队的增援部队,在和平时期则遣散回家。——第439页。
  347 罗曼语包括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勃洛万斯语(在法国西南部)、法兰西语、意大利语、萨尔特语、后罗曼语(在意大利和瑞士的部分地区)、东罗曼语(在罗马尼亚和阿尔巴尼亚等)。本书中所说的罗曼语系国家和罗曼语系支部,主要是指法国、比利时、瑞士等国家和讲法语的支部而言。——第441页。
  348 格莱斯顿提出的选举改革法案将选民的财产资格从十英镑降为七英镑,遭到辉格党内罗伯特·陆所领导的阿达拉姆集团的反对。这个集团退出辉格党而加入托利党,造成了辉格党内阁的倒台。——第442页。
  349 根据国际总委员会的倡议并在它的直接参加下,于1865年春在伦敦建立了改革同盟,这是领导英国工人争取第二次选举法改革的群众运动的政治中心。总委员会的一些委员,主要是英国工联的领袖,参加了同盟的领导机关。改革同盟按马克思的主张提出国内所有男性成年居民都有选举权的要求,在英国工人阶级队伍中得到了广泛的响应,并且获得了此前对政治漠不关心的工会的支持。——第443页。
  350 参阅《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3卷,第368页。——第444页。
  351 指在《共和国》周报上连载的《向工人驳斥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一些政治经济学论点》一文而言。穆勒的观点曾对英国无产阶级的上层分子有影响。——第444页。
  352 参阅1866年4月6日马克思从马盖特给恩格斯的信和恩格斯4月10日的回信,载《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3卷,第367—371页。——第445页。
  353 指马克思所草拟的《临时中央委员会就若干问题给代表的指示》(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6卷,第213—223页)。马克思所写的《指示》作为总委员会的正式报告曾在大会上宣读。《指示》共有九点(另有两点,即“国际信贷”和“宗教问题”是预定让法国人提出动议的),即关于协会的组织问题,国际联合行动问题,缩短工作日问题,男女儿童和少年劳动问题,合作劳动问题,工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问题,直接税和间接税问题,波兰问题,军队问题。——第445页。
  354 参阅《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3卷,第352页。——第451页。
  355 指恩格斯于1865年2月底在汉堡出版的《普鲁士军事问题和德国工人政党》。这篇文章原是根据马克思的建议为《社会民主党人报》写的,后因与施韦泽决裂而决定印成小册子发表(参阅《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3卷,第249—264页)。这本小册子论证了在德国业已形成的革命形势下无产阶级的策略,并分析了改组普鲁士军队的问题(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6卷,第41—87页)。——第452页。
  356 参阅1867年6月10日马克思从伦敦给库格曼的信,载《致库格曼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4页。——第452页。
  357 北德意志联邦是根据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的建议在1867年成立的。它包括十九个邦以及北德意志和中德意志的三个自由市。联邦的建立是德意志在普鲁士领导下重新统一的一个决定性阶段。参阅注342。——第454页。
  358 1867年拿破仑第三向尼德兰国王兼卢森堡大公提出购买卢森堡的建议,并要求普鲁士同意这个建议作为对他在1866年普奥战争时期保持中立的补偿。这个建议因遭到普鲁士的反对而一时几乎在普法之间酿成战争。后来根据奥地利、比利时、法国、英国、意大利、尼德兰、卢森堡、普鲁士以及俄国于1865年5月11日签订的伦敦协定,卢森堡被宣布为永久中立国,这一危机才得以解决。——第454页。
  359 庸俗经济学产生于18世纪和19世纪之交。它的最早的代表是法国的萨伊、英国的马尔萨斯和后来的詹姆斯·穆勒和麦克库洛赫。与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不同,庸俗经济学家没有科学的诚实态度,抱着偏见有意识地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在19世纪上半期,它的批判目标主要针对着空想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著作问世后则集中火力攻击马克思的经济学说。——第458页。
  360 指19世纪30年代法国里昂丝织工人的两次起义(参阅注80)和1816年爆发的英国乡村雇农焚烧谷垛的大规模骚动。——第464页。
  361 最早提出“节欲说”的庸俗经济学家是英国人西尼尔(Nassau Willliam Senior,1790—1864)。他认为社会愈是进步,便愈是需要节欲。资本家把利润的一部分不用于个人生活上的消费,而把它作为资本积累起来,这便是在实行节欲。甚至整个资本,从资本家必须不断努力克制把它荡尽这种诱惑说来,也是节欲的产物,而资本的利息则是对节欲的酬报。所以他在他的《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An outline of the science of Political Economy》,1836)一书中说:“我用节欲一词代替那种被当作生产工具来看的资本一词”。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批判了这种“节欲说”(参阅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747—748页)。——第464页。
  362 这一节是罗莎·卢森堡写的(参阅本书作者序言)。她在本节中对《资本论》第二、三卷的理论意义的评价是不正确的。例如她说:“……我们不应到《资本论》后两卷中去寻求政治经济学上一切最重要问题的完满的现成的答案,而只应寻求一部分这样的问题的提法,以及有关应该按照什么方向去探求这些问题的答案的指示”。这种看法与她在资本积累理论方面的错误有关。与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相反,卢森堡在她的《资本积累论》(《Die Akkumulation des Kapitals》,1913)一书中发挥了这样一种理论,认为在只是由资本家和工人组成的纯粹的资本主义社会里是不可能有资本积累的,因为资本积累问题的核心在于剩余价值中积累部分的实现,而对于这部分剩余产品的需要则既不能来自资本家的消费,也不能来自工人的消费。因此她认为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公式忽略了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扩大来自何处的问题。在她看来,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资本积累是靠吞没、冲刷“非资本主义培养基”,即小农经济和手工业经济实现的。当小农经济和手工业经济消灭后,资本主义就将因不能继续发展而自动崩溃。她在这里是把积累部分的实现问题同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问题混为一谈了。卢森堡既然抱着这样的观点,当然不能正确理解诸如《资本论》第二卷中所阐述的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问题等等。——第467页。
  363 共济会是1723年产生于英国的一个宗教性的秘密结社,后来传播于其他国家。它是按照中世纪泥水匠(共济会会员在英语叫freemason,直译就是“自由的泥水匠”的意思)基尔特的行规组织起来的,内部等级森严,居于最高等级的大都是贵族和大资产阶级的代表。共济会号召人们按友爱、平等、忠实和互助的原则联合起来,通过自我认识和自我修养来消除人类社会的罪恶。由于他在对抗性社会中鼓吹博爱,因而起了巩固剥削制度和吸引劳动群众脱离革命斗争的反动作用。——第477页。
  364 参阅1868年10月26日马克思从伦敦给库格曼的信,载《致库格曼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70—71页。——第480页。
  365 1868年7月底恩格斯为德国一家文艺性的报纸《凉亭》写了一篇关于马克思的传记,该报没有发表。1869年7月恩格斯对原稿又进行了加工,标题为《卡尔·马克思》(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6卷,第407一413页),寄给《未来报》,发表于该报1869年8月2日第185号。李卜克内西把这篇传记转载在1869年8月21日的《民主周刊》第34 号附刊上,但是删去了一个重要的地方,这个地方说拉萨尔不是一个有创见的思想家,他的许多著作的内容都是从马克思那里抄袭来的,并且把马克思的著作庸俗化。——第480页。
  366 恩格斯除了1868年3月21日和28日刊载在《民主周刊》上的书评外,还先后在1867年10月至1868年5、6月这一期间写过八篇评介《资本论》第1卷的文章。其中为《莱茵报》和《双周评论》写的两篇未能发表。这些文章均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6卷。——第481页。
  367 指弗·阿·朗格在1865年发表的《工人问题》(《Die Albeiter Frage》)一书。——第482页。
  368 诗人弗莱里格拉特在英国失业潦倒后,他在德国的一些崇拜者为他募集了一笔捐款,据传有六万塔勒。——第482页。
  369 费尔巴哈在他的最重要的伦理学著作《幸福论》(《Der Eudämonismus》,1867—1869)中说:“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人们挤住在一起,如像在英国的工厂中和工人住宅……中,如果人们甚至缺乏足够量的新鲜空气(关于这点,请参阅马克思的著作《资本论》。这一著作至少提供了大量极其有趣的,无可争辩的,虽然是使人战栗的事实),那么也就根本谈不上道德了,那么德行最多也不过是工厂主和资本家老爷们的专利品了。如果没有生活上最必要的东西,那么也就没有道德的必要性。”(参阅《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三联书店1961年版,上卷,第569页)——第483页。
  370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法文版的《致读者》中说:“我既然担任起这种校正工作,也就不能不把这种工作应用到当作根据的原本(德文第二版)上来,使某些论述简单化,使别一些论述更为完全,加进若干补充的历史材料和统计材料,增添若干批判的注解等等。不管这个法文本可能有怎样的文字上的缺点,它仍然会在原本之外有独立的科学价值,甚至对那些精通德文的读者来说也有参考价值。”(《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卷,第20页)——第485页。
  371 指《总委员会关于洛桑代表大会的呼吁书》,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6卷,第606—611页。——第486页。
  372 指1867年2月比利时政府枪杀马尔舍恩罢工的矿工和冶金工人的事件。——第486 页。
  373 1867年2月,巴黎铜匠为拒绝按企业主的要求退出互助会而开始罢工。由于总委员会的协助,巴黎工人得到英国工联的援款,胜利地保住了自己的组织。——第486 页。
  374 在《总委员会关于洛桑代表大会的呼吁书》上这句话原来是这样說的:“用什么实际手段把国际协会变成工人阶级(女工和男工)摆脱资本压迫的斗争的共同的中心?”(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6卷,第608页)——第487页。
  375 “和平自由同盟”是1867年在维·雨果、朱·加里波第等人积极参加下在瑞士成立的一个资产阶级和平主义的组织。1867—1868年巴枯宁参加了这个同盟。同盟成立初期曾企图利用工人运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它声称通过建立“欧洲联邦”可以消除战争,诱使无产阶级放弃阶级斗爭。——第488页。
  376 这是燕妮·马克思在1867年10月5日給約·菲·贝克尔的信中所说的话。该信曾载于1867年10月《先驱》杂志第10期。这封信的部分译文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6 卷,第635—636页。——第488页。
  377 芬尼亚社社员(来自爱尔兰語fene——爱尔兰古代居民的称呼)是1858年在侨居美国的爱尔兰流亡者中间、后来又在爱尔兰本土成立的一个秘密组织“爱尔兰革命兄弟会”的成员。这个组织的宗旨是争取爱尔兰的独立和建立爱尔兰共和国。芬尼亚社社员在客观上反映爱尔兰农民的利益,其社会成分主要是城市小资产阶级和非贵族出身的知识分子。马克思和恩格斯曾不止一次地批评芬尼亚社社员的密谋策略及其宗派主义的和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错误,但是对他们的革命性做了很高的评价。1867年2—3月间,芬尼亚社社员长期准备的武装起义遭到失败,在各郡分散举行的起义遭到镇压,许多领导人被捕。9月18日,为了营救两名被捕的领导人凯利和迪集而在曼彻斯特组织了对囚車的武装袭击。凯利和迪集逃跑成功。五名被捕的芬尼亚社社员原来均被判处死刑。其中一人(马瓜伊尔)后来被赦免,另外一人(康当)改判终身监禁,其余三人(拉尔金、阿林和奥勃莱恩)于1867年11月23日被处决。——第489页。
  378 暗检室是法国、普鲁士、奥地利和许多其他国家邮政机关所属的秘密机构,从事暗中检查信件的勾当。暗检室从欧洲君主制时代起便已存在。——第492页。
  379 参阅注358。——第493页。
  380 1867年12月国际巴黎理事会理事的住宅遭到搜查。在法国警察搜查时所没收的信件当中,有一封信是法国通讯书记欧·杜邦于1867年11月23日写给缪拉的,信中告知协会的法国会员营救被囚禁的芬尼亚社社员的运动的情况。法国当局就利用这封信给国际安上组织芬尼亚社社员进行密谋的罪名。——第493页。
  381 沙勒罗瓦矿区事件发生在1868年春天。由于矿主把每周生产减少四天,工资降低10%,工人宣布了罢工,因而遭到了武装镇压。——第493页。
  382 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6卷,第419页。——第495页。
  383 科尼格列茨战役所造成的基础,主要指北德联邦的建立而言。参阅注342。——第496页。
  384 德意志人民党成立于1865年,主要由德国南部各邦的小资产阶级民主派以及一部分资产阶级民主派组成。它反对普鲁士对德国的领导权,坚持既包括普鲁士又包括奥地利在内的所谓“大德意志”计划,执行反普鲁士政策,提出一般民主口号,是德意志某些邦的分立主义倾向的代表。它宣传建立联邦制的德国的思想,反对以集中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形式统一德国。以工人为基本核心的萨克森人民党在1866年并入了德意志人民党,但它除了反普鲁士情绪和力求以民主方法解决国家统一问题以外,与德意志人民党毫无共同之点。以后萨克森人民党就朝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该党的基本部分于1869年8月参加了社会民主工党的建立。——第496页。
  385 1868年8月22—26日全德工人联合会在汉堡举行的大会表明,全德工人联合会中的先进分子在工人运动的经验的启发下开始抛弃拉萨尔的教条。大会原则上赞成罢工运动,但又表示反对实际组织罢工;原则上承认各国工人共同行动的必要性,但实际上联合会的领导继续阻挠联合会加入国际。——第499页。
  386 参阅马克思:《致全德工人联合会主席和理事会》,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6卷,第358页。——第500页。
  387 参阅1868年8月26日马克思从伦敦给恩格斯的信,载《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4卷,第101页。——第500页。
  388 1868年9月26日在柏林召开的全德工人代表大会,出席了代表二百零六名,代表十四万二千多工人。这次大会根本拒绝那些加入倍倍尔和李卜克内西领导的纽伦堡组织的各个工人协会派代表参加。柏林大会后成立了一些工会,但它们是按拉萨尔派的宗派主义组织的样式建立起来的,并且联合成为一个以施韦泽为首的联合会。这个组织完全从属于全德工人联合会。——第500页。
  389 倍倍尔领导的德国工人协会联合会于1868年9月5—7日在纽伦堡召开了代表大会。总委员会派埃卡留斯为正式代表出席了这次代表大会。代表大会以多数票通过了关于加入国际工人协会的决议,并选出一个由十六名委员组成的委员会负责实地执行这一决议;这十六人于1868年9月22日被总委员会批准为国际工人协会在德国的执行委员。这次大会还通过了关于组织工会的决议。——第501页。
  390 1868年6月29日在伦敦克利夫兰大厅举行的纪念1848年巴黎无产阶级六月起义的大会上,法国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皮亚发表了一篇演说,号召对拿破仑第三采取恐怖手段。许多报纸在关于那次会议的报道中把皮亚说成是国际的领导人之一。总委员会考虑到这会在工人心目中破坏国际的威信,而且会给波拿巴政府提供一个它求之不得的迫害国际在法国和比利时的会员的借口,于是在1868年7月7日的会议上根据马克思的建议做出决定,不承认皮亚的演说,并公布了决议。于是皮亚所在的伦敦法国人支部发生了分裂,无产阶级分子杜邦、荣克、拉法格等退出了该支部,以此对皮亚的挑拨性和冒险性的策略表示反对。皮亚一伙人则继续以国际的名义进行活动,并一再支持总委员会内反对马克思路线的各个反无产阶级的小集团。——第502页。
  391 参阅1868年8月4日和8月6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来往信件,载《马克思恩格斯通有集》,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4卷,第92—95页。——第502页。
  392 梅林在本书许多地方错误地替巴枯宁及其无政府主义进行辩护,并且做了一些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叙述,巴枯宁主义作为看不见前途的没落小资产阶级和流氓无产者的世界观,反对无产阶级专政,不了解无产阶级的革命作用,否认政治斗争的重要性,不要无产阶级政党,强调个人的“最完全的自由”。这一切都决定了巴枯宁的组织的宗派性质和密谋的、恐怖的策略。梅林由于未能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而模糊了马克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根本区别,否认无政府主义的宗派性质,看不到巴枯宁及其组织的活动的破坏性,对巴枯宁做了不正确的评价。例如,他在分析巴黎公社经验时,竟把“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握取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一原理,同《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国家逐渐消亡的原理对立起来,说什么“那岂不证实了巴枯宁所不厌其烦地宣扬过的东西”(本书第565页)。实际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巴黎公社经验所提出的新原理说的是摧毁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同时,他们是把公社看做新型国家的雏形和无产阶级专政的萌芽的。而这是与巴枯宁的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和一般地否定国家的无政府主义观念毫无共同之点的。梅林对马克思和恩格新揭露巴枯宁派的许多重要文件(如《所谓国际的分裂》和《社会主义民主同盟和国际工人协会》)中所提到的事实,或者语焉不详,或者做了不正确的说明。他极力替巴枯宁开脱对涅恰也夫事件所负的责任,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实际上,涅恰也夫事件正是巴枯宁的密谋恐怖策略的合乎逻辑的表现。此外,梅林硬说巴枯宁在巴塞尔大会前后根本未进行任何阴谋活动(参阅本书第527页)等等,也是与历史事实不符的。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巴枯宁“同盟”的成立就是这种阴谋活动的结果。至于梅林屡屡引证的巴枯宁对马克思的“颂扬”,正如梅林自己也知道的,是出于巴枯宁的策略上的考虑(参阅本书第529页)。然而梅林却对此做出了错误的解释(参阅本书第596页)。——第502页。
  393 社会主义民主同盟是巴枯宁于1868年10月在日内瓦创立的一个国际性组织。参加同盟临时委员会的除巴枯宁外,还有布罗塞、杜瓦尔、格塔、裴隆、扎哥尔斯基和约·菲·贝克尔,但贝克尔不久后就同巴枯宁决裂了。——第504页。
  394 在恩格斯应马克思的要求而写并于1851—1852年在《纽约先驱论坛报》上以马克思的名义连载的《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这一著作中,曾有这样一段赞扬巴枯宁的话:“在德勒斯顿,巷战继续了四天之久。……起义群众差不多又完全是周围工业区的工人们。他们找到了一个能干的、头脑冷静的指挥者——俄国的流亡者米哈伊尔·巴枯宁,后来他被俘了,现在彼囚禁在匈牙利蒙卡奇监牢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8卷,第107—108页)后来马克思在《米哈伊尔·巴枯宁》一文中说:“在发表于《纽约每日论坛报》的题为《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的文章中,我也尽我所知,在德国著作家中第一个对巴枯宁参加我们的运动特别是参加德勒斯顿起义给予了应有的评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9卷,第322页)。——第508页。
  395 1853年8月23日《晨报》发表了署名为“弗·马·”(乌尔卡尔特的拥护者弗兰西斯·马克思)的短评《俄国间谍巴枯宁》,给巴枯宁加上了勾结沙皇政府的罪名。8月24日该报又刊登了戈洛文、赫尔岑等反驳“弗·马·”的信。这封信公然说对巴枯宁的诬蔑发端于“一家德国报纸”(暗指《新莱茵报》)。为此,马克思写了《米哈伊尔·巴枯宁》一文寄给《晨报》编辑进行驳斥(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9卷,第321—323页)。——第509页。
  396 农民村社是封建制度下农民使用公有土地的普遍形式,是在原始氏族公社瓦解之后产生的。俄国的村社发展到19世纪实际上已经变成沙皇政府按连环保原则向农民征收赋税的方便工具。俄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美化俄国的村社,把它看成是俄国农村中社会主义关系的萌芽。赫尔岑在对欧洲革命感到失望之后,曾把他的全部希望放在俄国的农民村社上面,以为利用农民村社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组织核心,就可以避免资本主义,直接达到社会主义,列宁和普列汉诺夫都曾批判过这种幻想。——第509页。
  397 哥萨克最初是由逃脱封建压迫的农奴、奴隶、市民形成的自由人,他们住在俄罗斯国家的边疆地区,于16一17世纪形成为哥萨克人。因哥萨克人骁勇善战,在历史上沙皇政府屡用收买哥萨克上层分子的办法使哥萨克成为镇压农民战争和对抗革命运动的工具。——第512页。
  398 指巴枯宁于1842年10月发表在《德意志年鉴》上的《德意志的反动势力》一文。他在这篇文章的结尾处预言革命即将到来时写道:“让我们相信永恒的精神吧,只是因为它是一切生命的难以理解的、永恒创造的泉源,所以它才破坏和消灭。破坏的欢乐同时也就是创造的欢乐。”——第512页。
  399 参阅1868年11月17日马克思从伦敦给恩格斯的信,载《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4卷,第140页。
  恩格斯在《新莱茵报》上直接反驳巴枯宁的文章似只有一篇,即《民主的泛斯拉夫主义》(参阅注182)。这篇文章分为两部分,分别刊登在1849年2月15日和16日《新莱茵报》第222 和223号上。马克思在上信中提到论巴枯宁宣言的“两篇论文”,想系指此。——第512页。
  400 1868年12月15日总委员会会议上宣读了约·菲·贝克尔寄来的同盟纲领和章程。马克思在同一天后半夜(梅林说是12月18日后半夜,疑误)将这两个文件转寄给恩格斯,请他提出自己的意见。恩格斯在12月18日写了回信(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次通信,参阅《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4卷,第163一166页)。——第513页。
  401 这个决议草案是1868年12月22日马克思在考虑了恩格斯的意见之后用通告信的形式写出的。这个通告信作为机密通知寄发给协会的所有支部,它以《国际工人协会和社会主义民主同盟》这一标题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6卷,第382—384页。——第515页。
  402 指总委员会对社会主义民主同盟1869年2月27日的第二次来信的复信。复信是马克思起草的。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6卷,第393—394页。——第517页。
  403 参阅马克思受总委员会委托在1869年8月底一9月初为巴塞尔大会所写的《总委员会向国际工人协会第四次年度代表大会的报告》,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6卷,第417—434页。——第518页。
  404 1868年9月18日在西班牙的加的斯爆发了革命起义,起义的主要参加者是海军。起义者发出了废黜出身于波旁王室的女王伊萨贝拉的宣言,伊萨贝拉慑于笼罩全国的革命形势而逃亡国外。西班牙议会在经过长期争论后决定迎普王威廉一世的亲属、霍亨索伦家族的亲王列奥波特继承王位,因而有使西班牙变成普鲁士的反法基地的危险。——第520页。
  405 1869年8月7—8日在爱森纳赫城召开了德意志、奥地利和瑞士的社会民主派工人的代表大会。在这次大会上倍倍尔和李卜克内西领导的工人协会联合会自动解散了,并和从全德工人联合会中分裂出来的“民主工人联合会”联合起来,成立了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爱森纳赫派)。这个党接受了国际的规章并加入了国际。党员人数在建立时大约有一万人。——第521页。
  406卡特尔一般指经济上的一种垄断联合形式,参加者只在某些方面(如价格、市场等)受协定的约束,而在生产经营方面仍保持独立性。亦泛指一般的协定、联合。例如俾斯麦曾在1887年的大选中与民族自由党建立过“卡特尔”,取得了选举的胜利。——第521页。
  407 1872年1月恩格斯在反驳巴枯宁派的桑维耳耶代表大会对总委员会的所谓权威主义和专政原则的攻击时曾说:“但是这些恶劣的巴塞尔决议是怎样产生的呢?说起来非常简单。它们是由比利时代表提出来的,而且当时谁也没有像巴枯宁和他那些在目前这份通告上签字的朋友们,其中包括施维茨盖勃尔和吉约姆,那样热烈地表示拥护它们!的确,当时情况不同。当时这些先生们曾希望获得多数并且把总委员会抓到自己手里。当时无论怎样扩大总委员会的职权,他们都觉得不够。而现在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现在发现葡萄原来是青的。现在总委员会应当被贬低到简单的统计通讯局的地位,只求巴枯宁的未来社会的声誉不致受到损害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7卷,第520页)——第522页。
  408 参阅《总委员会关于继承权的报告》,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6卷,第414—416页。——第522页。
  409 土地和劳动同盟是1869年10月在总委员会的参加下在伦敦成立的。在埃卡留斯根据马克思的指示为该同盟起草的纲领(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6卷,第657—663页)中,除了一般民主的要求如改革财政税收制度和国民教育等以外,还列入了土地国有化、缩短工作日等要求,以及宪章运动的普选权和建立农业移民区的要求。马克思曾把它看做是在英国建立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途径之一。但是,到了1870年秋天,该同盟由于资产阶级分子影响的加强而逐渐同国际失去了联系。——第524页。
  410 参阅注471。——第531页。
  411 指马克思所起草的《总委员会致瑞士罗曼语系联合委员会》这一通告信,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6卷,第435一443页。——第531页。
  412 1870年春季在瑞士由一批俄国玫治流亡者成立了第一国际俄国支部。这些政治流亡者都受过伟大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的思想影响。1870年3月12日,支部委员会把它的纲领和章程寄给了总委员会,并且写信给马克思,请也担任支部在国际总委员会的代表。俄国支部的纲领规定了如下的任务:1.利用一切可能的合理手段(其特殊方式和方法决定于国内状况木身)在俄国宣传国际协会的思想和原则;2.协助在俄国工人群众中建立一些国际支邹;3.帮助建立俄国劳动阶级之间的巩固的和团结一致的联系,并通过互助来促使他们共同的解放目的能够较顺利地实现。
  俄国支部的成员尼·吴亭、安·特鲁索夫、叶·巴尔田涅娃、格·巴尔田涅夫、伊·德米特里耶娃和安·科尔文-克鲁科夫斯卡娅都积极地参加了瑞士的和国际的工人运动。支部曾试图同俄国国内的革命运动建立联系,但实际上在1872年便解散了。——第535页。
  413 指由马克思署名的《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致日内瓦的俄国支部委员会委员》的信,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6卷,第463—464页.——第536页。
  414 恩格斯为了以爱尔兰历史为例,揭露英国殖民统治的制度和方法,并批判英国资产阶级学者对爱尔兰历史和现实的歪曲,曾经研究了大量的文献和各种历史资料,其中有古代和中世纪著作家的著作、年表、古代法律汇编、各种法令、民间传说、古代文学作品、游记以及许多历史、考古、经济、地理和地质方面的著作,做了十五本笔记,并曾学习古爱尔兰语。他计划写作的《爱尔兰史》,只完成了第一章《自然条件》和第二章《古代的爱尔兰》的一部分(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6卷,第525—571页)。为写作《爱尔兰史》而搜集的材料有一部分收入《马克思恩格斯文库》俄文版第10卷。普法战争、巴黎公社、同巴枯宁派的斗争以及国际的繁重的实际工作,使得他未能完成这一工作。但是他在研究爱尔兰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却运用到以后的理论工作和政治活动方面。例如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就利用了研究古爱尔兰克尔特人社会制度时所做出的一些科学结论。——第539页。
  415 1869年夏天和秋天,在爱尔兰广泛展开了要求赦免被囚禁的芬尼亚社社员(参阅注377)的运动;在许多次群众大会上通过了请愿书,要求英国政府释放爱尔兰革命者。英国政府首脑格莱斯顿拒绝了爱尔兰人的请求。1869年10月24日伦敦举行了抗议示威游行,马克思也参加了。总委员会根据马克思的提议讨论了爱尔兰问题,并于1869年11月30日通过了马克思提出的《总委员会关于不列颠政府对被囚禁的爱尔兰人的政策的决议草案》(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6卷,第433一434页)。——第539页。
  416 燕妮在1870年2月27日至4月19日为《马赛曲报》写了八篇文章,其中有的文章是父女二人合写的。除第二篇外在报上发表时均署名燕·威廉斯。马克思曾为了保守秘密而用阿·威廉斯为笔名写过几封信。燕妮文章的译文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6卷,第670—700页。——第540页。
  417 1870年5月8日拿破仑第三的政府为了巩固摇摇砍坠的政权而举行了全民投票。提付表决的问题是这样提出的:对第二帝国的政策表示不赞同,就意味着反对任何民主改革。国际巴黎联合会和巴黎行业工人协会联合会于1870年4月发表宣言揭露这一阴谋并号召工人拒绝参加投票。结果有一百五十万人投反对票,一百九十万人未参加投票。在全民投票准备阶段,政府为了用“红色危险”恐吓中等阶层而大肆诽谤工人组织,镇压工人运动。巴黎联合会的一些会员以进行阴谋,准备暗杀拿破仑第三的罪名被捕。同时在里昂、卢昂、马赛及其他城市也开始逮捕国际的会员。从1870年6月22日到7月5日对巴黎联合会会员进行第三次审判时,完全暴露了指控的捏造性质。——第540页。
  418 指1870年7月19日开始的普法战争及随之而来的巴黎公社。——第541页。
  419 色当是法国东北部的一个城市。1870年9月1—2日普法两军在色当城进行了一次决定性的会战。在这次会战中,由麦克马洪率领的法军为普军击演,拿破仑第三被俘。色当之役是普鲁士由防御转为侵略的分界。此处即指这次战役以前。下文的“色当以后”亦同。——第542页。
  420 1862年9月30日俾斯麦就任普鲁士宰相时曾说:“能够决定当前各种重大问题的,不是演说和多数表决,而是铁和血。”这首先指的是他要在普鲁士领导下通过王朝战争来“自上而下地”解决统一德国的问题。——第543页。
  421 指设在不伦瑞克地方的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委员会。——第545页。
  422 莱茵同盟是1805年法国打败了奥地利后于1806年7月在拿破仑第一保护下成立的德国南部和西部各邦的同盟。有十六个邦参加了这个同盟,后来又有五个邦加入,它们实际上是拿破仑法国的藩属。1813年拿破仑的军队在德国战败后,莱茵同盟便瓦解了。——第548页。
  423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通过信件交换了对于普法战争的态度以后,又在1870年8月22—30日之间在曼彻斯特共同拟定了对不伦瑞克委员会的答复。1870年9月5日社会民主工党委员会以传单形式单独发表的关于战争的宣言引用了这封信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已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7卷,第282—284页。——第550页。
  424 1618年勃兰登堡选帝侯国与16 世纪初由条顿骑士团领地组成的、臣属于波兰贵族共和国的普鲁士公国(东普鲁士)合并。勃兰登堡选帝侯作为普鲁士的领主也就成了波兰的藩臣。这种关系一直维持到1657年,勃兰登堡选帝侯才利用波兰对瑞典作战的困难,争得了对他的普鲁士领地主权的承认。——第552页。
  425 提尔西特和约是拿破仑法国同参加第四次反法同盟的战败国俄国和普鲁士在1807年7月7日和9日签订的和约,和约规定把普鲁士的很大一部分土地,其中包括易北河以西的全部属地割让给法国。俄国则必须承认法国在德国占领的地方并同意成立华沙大公国(这是法国在俄国边界上的一个进攻基地)。这个和约引起了德国人的极端不满,为1813年的反拿破仑统治的解放运动播下了火种。——第553页。
  426 麦茨是洛林的商业与文化中心,斯特拉斯堡则是亚尔萨斯的商业与文化中心。对两地的堡垒表示气愤,喻指普鲁士觊觎亚尔萨斯和洛林两地的野心。——第553页。
  427 赫叩利斯是希腊神话中具有超人力量的英雄,岁神、温泉神和司丰饶之神,是宙斯与安菲特利昂之妻阿尔库梅耐所生之子。曾受阿尔哥斯王之命完成了十二项英雄业迹。——第555页。
  428 1791年8月奥地利皇帝和普鲁士国王在丕尔尼兹签订宣言,号召欧洲各国武装干涉革命的法国。普奥干涉军在1792年9月2日攻陷凡尔登。法国人民在公社的保卫祖国的号召下纷纷拿起武器开赴前线,于1792年9月20日在发尔密附近击败普奥干涉军。国民议会就在发尔密一役胜利后废除了法国的君主制,宣布成立了共和国。——第556页。
  429 1618至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是德国各新教诸侯同天主教诸侯和哈布斯堡王朝之间的战争,后来由于有法国、英国、瑞典、荷兰、丹麦等参加进来而演变成全欧洲的战争。战争以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结束。由于这次战争,德国的许多邦,如萨克森、勃兰登堡、普法尔茨人口减少一半甚至更多,捷克的人口从1618年的二百五十万人减少到1650年的七十万人。耕地、矿井和城市工商业均遭到惨重破坏。——第557页。
  430 梯也尔从1848年6月屠杀后曾是秩序党(参阅注208)的领导者。此处当泛指逃到凡尔赛去的、以梯也尔为首的维护旧“秩序”的反动派。——第559页。
  431 法国警察报纸《巴黎报》利用一封伪造的信,硬说国际的法国会员和德国会员之间存在着矛盾。敌视国际的各国资产阶级报刊都转载了这封伪造的信。1871年3月21日恩格斯受马克思之托草拟了致《泰晤士报》编者的信,因为该报也转载了《巴黎报》的这则挑拨性的报道。此外马克思还曾写信给德国社会民主工党机关报《人民国家报》编辑部和比利时的《工人报》编辑部,驳斥《巴黎报》散布的这一谎言和其他诽谤。——第560页。
  432 在公社委员会中占少数(约二十五名委员)的蒲鲁东派分左右两派,右派否认政治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左派则承认政治斗争并赞成生产资料公有制。多数派除布朗基主义者以外,还有小资产阶级的民主党人和赞成保持小私有制并“限制”大资本的新雅各宾派。布朗基主义者不重视社会经济措施,主张由一小群革命者实行专政。从巴黎公社成立时起多数派和少数派就在一切问题上进行了尖锐的斗争。——第560页。
  433 从1871年6月起总委员会就为逃亡伦敦的公社社员募集款项,发放救济物资,安排工作。马克思负责组织总委员会的这一工作。7月,总委员会成立了一个援助公社流亡者的专门委员会,马克思、恩格斯、荣克等总委员会委员都参加了。1871年9月5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因筹备伦敦代表会议而退出了这个专门委员会。后来虽然专门委员会撒销了,总委员会在1871—1872年间仍然十分重视救济公社社员的工作。——第567页。
  434 法国政府在1871年5月26日给法国驻外国的外交代表发出一个通告电,要他们要求有关政府把公社流亡者当作刑事罪犯引渡给法国。——第569页。
  435 引自英国社会民主主义者韦伯所著《工联史》(The History of Trade Unionism》,1894)一书。——第572页。
  436 达耐人是古希腊的部族之一,亦泛指希腊人。“达耐人的婚礼”就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味吉尔的长诗《埃涅阿斯》中所述希腊人计陷特洛伊城时所使用的木马,伊城时所使用的木馬,喻指危险的赠品。味吉尔的《埃涅阿斯》第二部中有这样半句为人广泛传誦的詩句:“我害怕达耐人,甚至是送礼的达耐人”(“Timeo Danaos et dona ferentes”)。——第573页。
  437 混合机器工人协会书记阿兰曾于1867年在议会专为调查工会运动情况而成立的“皇家委员会”上宣称:“我们相信,所有的罢工都是一种金钱上的浪费,不但对工人,就是对雇主也是如此。”——第573页。
  438 英国机器工在1871年发动了历时五个月的争取九小时工作日的罢工。这次罢工没有得到混合机器工人协会的支持,而是由工会会员和非工会会员共同组成的“九小时工作日同盟”领导进行的。这次罢工赢得了胜利。——第573页。
  439《致俄军军官》的呼吁书于1870年出版于日内瓦,署名“米哈伊尔·巴枯宁”。巴枯宁在这篇呼吁书中写道:“这个组织是强有力的,因为它有自己的纪律,它的成员是赤胆忠心并富于自我牺牲精神的,每一个成员都无条件地服从无所不知又不为任何人所知的唯一的委员会的一切命令和指示。”他要求会员只说“他被命令说的话”,要“无条件地、严格地照办上面所给予他的一切命令和指示,不要问也不要企图知道,他自己在组织中处于哪一级;自然他只是希望让他承担尽可能多的任务,但同时又耐心地等待把任务委托給他”。把盗匪理想化的传单是指1869年在日内瓦匿名出版的《革命问题的提法》。在这个传单里有这样一段话:“抢劫是俄国人民生活最光荣的形式之一。盗匪是英雄、保卫者和人民的复仇者;是国家的……不可调和的敌人;是拼命反对一切官僚贵族的文明和官方僧侣的文明的战士……谁不理解抢劫,谁就对俄国人民的历史一窍不通。”《革命手册》是指1869年夏天巴枯宁写的《革命家手册》。这个《手册》共分四部分,二十六条。在谈到革命家对自己的态度时说,革命家“对待自己冷酷,对待别人也必须冷酷”。在谈到革命家对待社会的态度时说:“革命家进入国家的、等级的和所谓有教养的世界并在其中生活,只是因为他抱着最彻底地和最迅速地破坏这个世界的信念。如果他怜惜这个世界的什么东西,他就不是革命家。他不应当在摧毁現状、关系和属于这个世界的任何人面前踌躇不前。他必须一视同仁地仇恨一切的一切。”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73年4—7月在拉法格参加下所写的《社会主义民主同盟和国际工人协会》这一著作中曾对这些传单和小册子做了批判和揭发。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8卷,第439—483页。——第576页。
  440 涅恰也夫带着巴枯宁给他的“欧洲革命同盟”代表的头衔和巴枯宁签署的委托书回到俄国后,在俄国的许多城市建立了“人民裁判协会”这种密谋组织,鼓吹无政府主义思想——“彻底破坏”,散发无政府主义的传单,到处进行招摇撞骗,致使一些怀有革命情绪的青年学生和各阶层居民为他对沙皇统治的尖锐批评和进行坚决斗争的号召所迷惑而参加了他的组织。——第577页。
  441 1858年俄国地主巴赫美齐也夫交给赫尔岑一笔宣传费,称为巴赫美齐也夫基金。1869年,在巴枯宁和奥格辽夫的压力下赫尔岑同意把基金分为两部分,其中的一半由奥格辽夫交给了涅恰也夫。赫尔岑死后,涅恰也夫从奥格辽夫得到了基金的另一半。——第578页。
  442 巴枯宁分子詹·吉约姆和加·布朗于1870年9月5日在瑞士的纽沙特尔发表了一篇《告国际各支部》的宣言。宣言从非阶级的立场出发,把法国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说成是“欧洲自由的体现”,建议国际会员组织义勇军拿起武器去保卫它。——第579页。
  443 1870年9月4日里昂由于接到色当战败的消息而爆发了起义。巴枯宁在9月15日来到里昂,企图把运动的领导权抓到自己手里,借以实现自己的无政府主义纲领。这个企图由子巴枯宁和其他无政府主义者缺乏同工人的联系并且没有明确的行动计划而遭到失败。——第580页。
  444 “革命的社会主义宣传和行动支部”是1871年9月6日代替8月间解散的“社会主义民主同盟”日内瓦支部而成立的。除了同盟支部的旧会员如茹科夫斯基、裴隆等以外,还有盖德、马隆等法国流亡者参加了这个组织。——第582页。
  445 在1871年11月1—6日举行的意人利工人协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前不久,马志尼为了抵制国际对意大利工人运动的影响和阻止在意大利建立无产阶级的阶级组织,对国际和马克思本人进行了诽谤性的攻击。马志尼在1871年7月13日《人民罗马》第20 期上发表的《告意大利工人书》中说:“协会由设在伦敦的总委员会指挥,其灵魂是卡尔·马克思,这是一个具有大智大慧,但是像蒲鲁东一样有一副破坏性的头脑的人,一个不容异己的性格,即嫉妒别人的影响的人。……协会的三个基本原则是:第一,否认上帝,即否认一切道德;第二,否认祖国,使它溶合在公社的集合体中,而互相仇视似乎是公社必然遭到的命运;第三,否认财产,也就是说,剥夺工人的劳动果实,因为个人财产权无非就是人人都有权支配他所生产的东西。”恩格斯通过文章和发言对这种诽谤进行了毁灭性的回击(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7卷,第418—420、687—689页)。马志尼在1871年6月号的《现代评论》杂志上发表了指责巴黎公社的文章。——第584页。
  446 加里波第欢迎1871年的巴黎公社并曾被缺席选入国民自卫军的中央委员会。他曾协助在意大利建立国际的支部,称国际为“未来的太阳”。——第584页。
  447 1868年的西班牙革命赶走了波旁王朝的伊萨贝拉之后,曾决定迎霍亨索伦家族的列奥波特继承王位,但因遭到拿破仑第三的反对,列奥波特放弃了授与他的王位。最后终于确定迎意大利的萨瓦王朝的阿马迪乌斯为西班牙国王。参阅注404。——第585页。
  448 瓦龙人指操法语瓦龙方言的比利时人,占比利时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多,主要居住在比利时南部的埃诺、纳缪尔、列日等省。由于瓦龙人居住的是工业区,所以瓦龙人的大部分是工业无产阶级。——第585页。
  449 伦敦代表会议共通过了十七顶决议。关于各项决议,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7卷,第451—460页。梅林说关于工会的国际联系和农业无产阶级的状况的决议只具有纯理论的意义,是不正确的。实际上,这些决议与“关于工人阶级的政治行动”的决议组成为一个整体,补充了关于必须建立独立工人政党的基本思想,指出了工人政党与群众联系的具体道路,对于同无政府主义做斗争和教育无产阶级革命干部具有巨大的意义。——第587页。
  450 梅林在这一节里对第一国际解体的原因是理解得不正确的。他有意无意地把国际解体的原因归之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敌对派别、特别是拉萨尔派和巴枯宁派的不调和态度。例如他说:“……全世界的反动势力对国际发动了猖狂的进攻,而国际为了对抗这种进攻是必须把自己的一切分散的力量紧密团结起来的”(本书第596页)。又说:如果说国际总委员会的领袖竟错误到把一个按照他的观点说来是最发达的工人政党,而且是产生在他的祖国的党,称为卖身投靠的警察部队,那么这就“无可辩驳地证明国际的历史的丧钟已经响了”(本书第598页)。实际上,正如列宁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所说:“第一国际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随之而来的是世界各国工人运动无比迅速向前发展的时代,即工人运动广泛发展的时代,各民族国家内相继成立群众性的社会主义工人政党的时代。”(《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1卷,第31页)而海牙大会提出建立独立工人政党的任务和做出开除巴枯宁的决议,正说明国际的活动已为在各国建立独立的工人政党奠定了基础,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策略原则和组织原则对各种小资产阶级的、宗派主义的社会主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第592页。
  451 指1889年7月14日在巴黎成立的第二国际。——第599页。
  452 关于这篇报告,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8卷,第143—152页。——第605页。
  453 指1871年10月8日在芝加哥发生的著名大火灾。据称损失两亿美元,死亡数百人。——第605页。
  454 指冒充德国代表的法国人赫德盖姆,参阅本书第603页。——第609页。
  455 李卜克内西和倍倍尔由于反对吞并亚尔萨斯和洛林,于1872年被俾斯麦政府以“叛国”罪名判处了两年要塞监禁。——第611页。
  456 联合委员会的少数派是指1872年8月由居住曼彻斯特的外国流亡工人成立的国际工人协会曼彻斯特外国人支部。这个支部积极地反对英国联合委员会中的改良主义分子,支持马克思和恩格斯争取巩固英国联合会的斗争。恩格斯应这个支部的请求代为起草了《曼彻斯特外国人支部致不列颠联合会所有支部和全体会员》(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8卷,第220—225页)。——第613页。
  457 1874年,两个矿工工会的领袖亚历山大·麦克唐纳和托马斯·伯特当选为议员,不过他们不是作为独立的工人阶级的代表,而是作为自由党人进入议会的。——第613页。
  458 参阅1873年9月27日马克思给左尔格的信,载《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316页。——第614页。
  459 息息法斯是希腊神话中的科林斯王,据说他因触怒宙斯而被罚在地狱中向山上推运巨石,但巨石推上山后又立即滚下,以此反复推运永无息止。一般用以喻指折磨人的劳动或费力不讨好的工作。——第617页。
  460 恩格斯的这段话是在收入《政治学辞典》(《Handwörterbuch für Staatswissenschaften》,耶拿,1892)的《亨利希·卡尔·马克思》一文(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1版,第16卷,下卷,第260页)中说的。——第620页。
  461 指威廉·李卜克内西的《忆马克思》。参阅《回忆马克思恩格斯》,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97—150页。——第620页。
  462 德国作曲家理查·瓦格纳的四部曲《尼伯龙根的指环》中有这样一句歌词:“谁曾听说过哥哥抱着妹妹做新娘?”马克思在1882年春天写的一封信(此信已佚失)中用最尖锐的词句批评了瓦格纳,说是对原始时代的完全歪曲。马克思说:“在原始时代,姊妹做妻子,这是完全合乎道德的。”(参阅《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卷,第197—198页)——第622页。
  463 1865年马克思在回答当时在英国和德国颇为流行的一些问题的《自白》中曾说他所热爱的散文家是狄德罗。1869年4月15日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信中写道:“今天偶然发现家中有两本《拉康的侄儿》,特寄一本给你。这独一无二的杰作又将给你新的喜悦。”(《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4卷,第212一213页)——第622页。
  464 马克思在1854年10月26日和1873年11月30日给恩格斯的信中两次提到沙多勃利昂。他在后一封信中提到沙多勃利昂时说:“……这个作家我向来是讨厌的,这个人在法国很有名气,因为他在一切方面都是法国vanité [虚荣心]的最典型的化身,而且这种vanité不是穿着18世纪的轻浮佻达的服装,而是穿着一身罗曼蒂克的化装,通过生造的词句炫耀出来的;故作高深,拜占庭式的夸张,感情的卖弄,变幻无常的色彩,word Painting [文字的雕琢],矫揉造作的戏剧性,sublime [崇高的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4卷,第471页)——第622页。
  465 巴尔札克的《人间喜剧》是包括九十余篇长短篇小说的描绘当代生活的多卷集小说的总名称。《人间喜剧》分三大部门,即“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第一部门又分为“私生活写真”、“政治生活写真”和“农村生活写真”。例如属于“哲学研究”的有《路易·朗倍尔》(《Louis Lambert》,1834);属于“分析研究”的有《婚姻生理学》(《La physiologie du mariage》,1829);属于“私生活写真”的有《夏倍上校》(《Le Colonel Chabert》,1832),等等。恩格斯在1888年4月给玛·哈克奈斯的信中写道:“巴尔札克,我认为他是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现实主义大师,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们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446—447页)关于马克思要写一部评论《人间喜剧》的著作的话,是拉法格在他的《忆马克思》一文中说的。——第623页。
  466 拉法格在《忆马克思》一文中说:“他特别热爱莎士比亚,曾经专门研究过他的著作,连莎士比亚戏剧中最不惹人注意的人物他都很熟悉。马克思一家对伟大的英国戏剧家有一种真诚的敬仰。马克思的三个女儿都能背诵莎士比亚的作品。”(《回忆马克思恩格斯》,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70—71页)——第623页。
  467 马克思的幼女爱琳娜·马克思和她的丈夫艾威林在1888年第6 期《新时代》上发表的《社会主义者雪莱》一文中说:“马克思对于诗人,正如对于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一样,是知道和了解得很清楚的。他平常总向我们说:‘拜伦和雪莱的真正区别在于:凡是了解和喜欢他们的人,都认为拜伦在三十六岁逝世是一件幸事,因为拜伦要是活得久一些,就会成为反动的资产者;相反地,这些人惋惜雪莱在二十九岁时就死了,因为他是一个真正的革命家,而且永远是社会主义的急先锋。’”(《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2卷,第261页)——第623页。
  468 瓦格纳是歌德的长诗《浮士德》中的人物,浮士德的学生,从事制造“人造人”的研究。在《浮士德》第一部《夜》一节中瓦格纳说:
  “啊!假使人只这般地囚在书斋,
  每逢年时岁节才偶而出外,
  只从老光眼镜底下遥瞻外界,
  又怎能用言说来指导世界?”
  (歌德:《浮士德》,参阅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1 部,第28页)——第624页。
  469 引自海因德曼的自传《我的冒险生活的记录》(《The Record of an Adventurous Life》,1911)。——第625页。
  470 指《—八七一年公社史》一书。有三联书店1962年版中译本。——第626页。
  471 东方战争即俄土战争。1877年4月俄国利用巴尔干斯拉夫人反抗土耳其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为了扩大和巩固自己在巴尔干的势力而向土耳其宣战。1877年11月俄军迫近君士坦丁堡,翌年2月在该城附近圣斯蒂芬村签订了有名的圣斯蒂芬和约。根据和约,土耳其承认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和罗马尼亚的独立,并且对俄国割地、赔款。后来在英国和奥匈帝国的压力下,在1878年6月13日至7月13日召开了有英法德奥俄等国外交官参加的柏林会议,谈判修改圣斯蒂芬和约问题。会上俄国被迫让步,在7月13日签订了柏林条约。——第635页。
  472 指1873年的日内瓦大会、1874年的布鲁塞尔大会、1876年的伯尔尼大会和1877年在比利时的根特召开的大会。1881年7月无政府主义者还在伦敦召开了一次大会,产生了“劳动人民国际协会”即“黑色国际”,但未发生什么影响。1891年、1893年和1896年也举行过无政府主义者的国际大会,但都不过是一些小规模的宗派会议。——第637页。
  473 指俾斯麦借口谋刺德皇事件而于1878年10月19日在柏林帝国议会通过《反社会主义者非常法》(系名是《镇压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一事,时间与柏林会议(参阅注471)大体相同。根据这个法令,社会民主党的一切组织、群众性的工人组织、工人报刊都被禁止,社会民主党人从德国寄出的社会主义书刊都被没收。法令最初规定有效期为二年半,后来延长至1890年。德国社会民主党虽然一时受到沉重打击,但很快就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影响下,由倍倍尔和李卜克内西组织了地下斗争,充分利用罢工斗争这一武器,迫使德国议会在1890年1月26日否决了俾斯麦提出的延长这个法令的议案。反对《反社会主义者非常法》的胜利斗争,是德国工人运动史上极其光辉的一页。——第639页。
  474 卡诺萨是意大利北部的城堡。1077年1月,被开除教籍和废除帝位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在这里卑躬屈节地哀求他的敌人罗马教皇格里哥里七世恕罪。——第645页。
  475 参阅1880年11月6日马克思给左尔格的信,载《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370—371页。——第648页。
  476 民意党是俄国民粹派的一个秘密的革命恐怖组织,是在“土地与自由”社分裂后于1879年8月产生的。民意党的最近目标是推翻专制制度和建立基于“人民意志”的民主共和国。民意党虽然提出了必须进行政治斗争的问题,但是却把这一斗争归结为密谋和个人恐怖。黑分党是“土地与自由”社分裂后在1879年秋天成立的革命民粹派的组织。黑分党人最初否认政治斗争的必要性,谴责民意党人的恐怖策略,基本上同意“土地与自由”社的纲领。后来黑分党人的观点发生显著的变化,有些人转入民意党,另一些人转向马克思主义。普列汉诺夫、查苏利奇、阿克雪里罗得等著名黑分党人于1883年在日内瓦创立了俄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组织——“劳动解放”社。
  关于马克思对民意党和黑分党的评论,参阅1880年11月5日马克思给左尔格的信(载《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371—372页)。——第648页。
  477 帝俄皇宫所在地,位于列宁格勒西南四十五公里。——第649页。
  478 指巴克斯在《现代思想》(《Modern Thought》)月刊上连载的《现代思想的指导者》一文。——第650页。
  479 恩格斯在1890年8月5日给康·施米特的信中写道:“唯物史观现在也有许多朋友,而这些朋友是把它当做研究历史的借口的。正像马克思关于七十年代末的法国‘马克思主义者’所曾经说过的:‘我所知道的一切,就是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464页)——第655页。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