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马克思 - 恩格斯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第二十九卷
41.恩格斯致马克思 1857年3月11日
亲爱的马克思:
真的,好象上帝和整个世界串通起来不让我给你写信似的。当我刚觉得稍微摆脱了事务上的忙乱,又突然遇到一大堆未料想到的事情,被形形色色的家伙缠住,收到上百件必须给我的老头[注:恩格斯的父亲老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编者注]答复的营业问题,不得不去实现哥特弗利德[注:欧门。——编者注]先生的一些新的古怪想法。这样,我就完全搁浅了,而弗莱里格拉特还打发一些从事有价证券投机的普鲁士退伍少尉来麻烦我,他们整天找人借钱(弗莱里格拉特自己也认为必须提醒我防备这一着)并在走后把当票寄给我,要我拿自己的钱去把他们的表赎回来!我决不会为这个死乞白赖的家伙[注:泽耳姆尼茨。——编者注]寄来的东西而感激弗莱里格拉特;而且我今天已经写信把我和这个无赖的趣事告诉了他,让他自己领受一下。
上星期五,恩斯特·德朗克先生从格拉斯哥十分突然地来到办事处。他来这里办事,总共只停留几个小时。我见到他时,查理几乎一直在场,因此不便同他争论或粗暴相待。况且,他来得很突然,我简直没有时间回忆他的一切狂妄行为。我待他是冷淡的,就象对待一个不太熟的普通办事员一样,只谈了一些闲话,而他也竭力避免提出任何有关党的问题。午后他就走了;打算5月间再来,那时我大概已在伦敦。我希望他将终身当商人,他也完全象个商人,而且无忧无虑的生活显然很合他的胃口。
上星期五(或星期四)我给你寄的五英镑银行券,你一定收到了吧?
托利党的先生们、自由贸易派和皮尔派对帕姆最大的帮助,莫过于正是在这个问题上使他处于少数地位。[115]这个家伙真走运,他的对手们真愚蠢!现在这里正在进行大规模的运动,但是既然名册上有四千个新选民,全是小店主、职员和监工,因而大多数是拥护布莱特的,所以可能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据说,这里将推举鲍勃·娄和约翰·波特尔爵士(天生的欧德曼[116],从前是大色鬼)。不会有任何结果。关于鲍勃·娄以前在澳大利亚和其他地方的行径,你也许可以告诉我一些;这些事情现在在这里很有用。
梅洛斯拉夫斯基关于波兰的厚书[注:路·梅洛斯拉夫斯基《欧洲均势中的波兰民族》。——编者注]要多少钱?这样一本参考书还是应当有——构成这本书的基础的列列韦尔的著作[注:约·列列韦尔《论昔日波兰的政治状况及其人民的历史》。——编者注]要多少钱?你是否能打听一下?
顺便提一下,我将再给你寄去一些《卫报》,上面有非常有趣的东西。上次寄去的六份(分两札),你一定收到了吧?莫尔尼已经十分清楚地感觉到危险;这个家伙在俄国进行的收购活动必定会把波拿巴气得要死。“拿破仑造船厂”、小贝利耶和福克斯—汉德逊公司的事件也很好,——你想必已经在《泰晤士报》上看过了吧?[117]
我很想知道同《论坛报》的事情后来是怎样发展的,以及你给奥姆斯特德的信是怎样写的。大概不久我又可以开始写点东西了;我要看看能否写点关于中国的东西。从整个这次诡计[118]中一定可以找到一点军事上有趣的东西。不过,我目前还必须每天在办事处里忙到八点钟,在晚餐等等结束之后,不到十点钟无法开始工作;一点办法也没有。我现在早晨最迟十点钟必须到办事处,因此,最迟夜里一点钟必须上床睡觉;真伤脑筋!正当有兴致工作的时候,不得不去睡觉;这样根本不行。但是,等着瞧吧。今年夏天我们将另作安排,或者就会垮台。我打算这样安排:十点到五点或六点上班,然后就离开,让一切都见鬼去。
代我向你的夫人和孩子们衷心问好,希望你们都健康。
完全属于你的 弗·恩·
注释:
[115]指1856年10月英帝国主义借口“亚罗号”事件,在广州对中国进行的挑衅。这次挑衅引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从1857年2月26日到3月3日,英国议会就英国政府的侵华政策进行了激烈的辩论,结果下院以16票的多数(263票对247票)通过了对帕麦斯顿政府的不信任案。帕麦斯顿利用这个情况,解散了议会。议会的新的选举给他保证了拥护他的侵略性的对外政策的多数。马克思在他的文章《议会关于对华军事行动的辩论》、《帕麦斯顿内阁的失败》、《英国即将来临的选举》、《英国的选举》和《科布顿、布莱特和基卜生的失败》(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12卷第148—165、169—174、181—185页)中详尽地叙述了议会中有关英国侵华政策的派系斗争。——第103、108页。
[116]欧德曼(Alderman)是英国市议会或郡议会中的一部分议员。他们从市议会或郡议会的全体议员中定期选举产生,通常占市议会议员的四分之一和郡议会议员的三分之一。——第103页。
[117]马克思在他的文章《时代的表征》(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12卷第436—440页)中揭露了股份公司“拿破仑造船厂”的投机骗局和拿破仑政府对被牵连到这个骗局中的著名法国律师的儿子小贝利耶的伪善行为。恩格斯在这封信中说的是1857年3月10日的《泰晤士报》。——第104页。
[118]指英帝国主义的侵华政策和它对中国的挑衅。这次挑衅引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第1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