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马克思
-
恩格斯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第十九卷
弗·恩格斯
工人党
朋友和同情者多么经常地警告我们:“要远远躲开政党政治啊!”就目前英国的政党政治来说,他们的意见是完全正确的。一个工人的机关,按政党的当前意义来说,必须既不是辉格党,也不是托利党,既不是保守党,也不是自由党,或者甚至不是激进党。保守党人、自由党人、激进党人,都只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代表在大地主、资本家和小商人中占优势的各式各样的意见。如果他们代表工人阶级,那他们肯定是不正确的代表。工人阶级有它本身的政治利益和社会利益。他们怎样维护他们认为是自己的社会利益的东西,可以从工联和缩短工作日的运动的历史中看到。但是,他们把政治利益几乎完全交给托利党、辉格党和激进党这些上层阶级的人物。差不多有25年,英国工人阶级好像是甘愿充当“伟大的自由党”的尾巴。
这种政治地位,是和欧洲组织得最好的工人阶级不相称的。在其他国家,工人要活跃得多。在德国,工人党(社会民主党)已经存在十多年了,它在国会中占有10个席位,它的成长吓得俾斯麦采取了臭名昭彰的镇压手段,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另一栏里谈到
[注:见本卷第308—310页。——编者注]
。但是,不管俾斯麦怎样,工人党不断地向前发展。就在上星期,它在曼海姆市议会选举中取得了16席,在萨克森议会选举中取得了一席。在比利时、荷兰和意大利,也都仿效德国人的榜样。在这些国家里,都有工人党,虽然这些国家的选举资格太高,它们目前还没有派遣代表参加立法机关的机会。在法国,工人党目前正在大力组织中。在最近的选举中,它已经在几个地方议会里取得了多数,在今年10月的普选中无疑地将在众议院得到几席。甚至在美国,虽然从工人阶级转变成农场主、商人或者资本家还比较容易,工人也认为需要把自己组成一个独立的政党。工人到处都在为取得政治权力、为取得本阶级在立法机关中的直接代表权而斗争,到处都是这样,只有大不列颠是例外。
然而,在英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普遍地感到,老的政党注定要灭亡,老的套语变得没有意义了,老的口号已被推翻,老的万应灵丹已经失效了。各个阶级的有思想的人,开始看到必须开辟一条新的道路,而这条道路只能是走向民主制的道路。但是在英国,工业和农业的工人阶级占人民的绝大多数,民主制恰恰意味着工人阶级的统治。那末,就让英国工人阶级自己准备去担负它所面临的任务,去统治这个大帝国吧,让他们了解必然要落到他们肩上的责任吧。要做到这点,最好的方法是利用已经掌握在他们手里的力量,利用他们在帝国各大城市中实际拥有的多数,把自己队伍中的人派到议会里去。按照目前的户主选举法,要派遣四五十个工人到圣斯提芬
[注:指英国议会,因为有一个时期下院在圣斯提芬教堂召开。——译者注]
去是很容易的,在那里,输入新鲜的血液确实是极其必要的。只要有这样一个数目的工人参加议会,就不可能让爱尔兰土地法案[181]像目前这样愈来愈变成爱尔兰土地笑话
[注:俏皮话:《bill》,《bull》。——译者注]
,即赔偿爱尔兰大地主的法案;也不可能抗拒如重新分配议席、使行贿真正受到惩罚、使选举费用由国库支付(像英国以外其他各国的情形那样)等等的要求了。
此外,在英国只有工人党才可能是真正民主的政党。其他阶级的开明人士(他们在英国不像人们要我们相信的那样多)可以加入这个党,甚至在证明了自己的忠诚以后,可以在议会里代表这个党。这在各地都是如此。例如,在德国,工人的代表并不是在每一场合下都是真正的工人。可是任何民主的政党,无论在英国或在其他任何国家,除非具有明显的工人阶级的性质,就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就。抛弃这种性质,就只有宗派和欺骗。
这在英国比在外国甚至更符合实际。自从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工人党即宪章派的政党瓦解以来,激进党人的欺骗不幸是够多的了。是的,但是宪章派毕竟瓦解了,而且毫无成就。真是这样吗?在人民宪章的六点中,有两点,即秘密投票和取消财产资格限制,现在已经成为国家的法律了。第三点即普选权,在户主选举法的形式下至少是已经接近实现了;第四点即平等的选区,显然即将见诸实现,因为这是现政府答应的一项改革。所以,宪章运动瓦解的结果却足足实现了宪章派纲领的一半。既然,仅仅对于一个过去的工人阶级政治组织的回忆,就能导致这些政治改革,而且除此以外还导致了一系列社会改革,那末,一个有四五十个议会代表支持的工人党的实际存在,又会做出怎样的事来呢?我们生活在一个人人必须照顾他自己的世界里。但是英国工人阶级却让大地主、资本家、小商人等阶级及其走狗——律师、新闻记者等等来照顾它的利益。难怪有利于工人的改革,是这样缓慢、这样可怜地一点点地实现。英国工人只要愿意,它是有力量实现他们的处境所要求的各项社会改革和政治改革的。那末,为什么不作这种努力呢?
弗·恩格斯写于1881年7月中
作为社论载于1881年7月23日“劳动旗帜报”(伦敦)第12号
原文是英文
俄文译自“劳动旗帜报”
注释:
[181]见注174。——第3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