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马克思
-
恩格斯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三卷
弗·恩格斯
意大利战争
[213]
继续了近一个月的意大利战争,发生了独特的出人意料的转变。两支各有近20万兵力的大军于5月初都已面对面地集中起来了。当双方的前哨接近到火炮射程以内的时候,双方军队都在监视着对方,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进行试探,并在某些地方进行小战斗,战线不断改变,忽而向前推进这一翼,忽而向前推进那一翼,但是都没有把主力投入战斗。这样的作战方法似乎不符合现代的、迅速坚决攻击的常规,同拿破仑神速进军和勇猛作战的方法比较起来,好像是倒退了一步。
从拿破仑时代以来,有两个新的因素使作战方法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第一个因素是在适当地点构筑营垒和要塞体系,使国境线得到较好的掩护。拿破仑时代的要塞不是很不坚固、彼此孤立,便是说在战略上无关紧要的地点,因此在采用拿破仑的作战方法时,不能成为严重的障碍。拿破仑往往利用野战中取得的胜利或者迂回运动,迫使敌军退出要塞。
至于要塞究竟能起什么作用,1813年的但泽、1848年的伦巴第四边形要塞区、1849年的科莫恩[214]、1855年的塞瓦斯托波尔都已说明了这个问题。目前,法国—皮蒙特联军在波河和塔纳罗河那一边的卡萨勒、亚历山大里亚和瓦兰察之间所占领的阵地,就是以这样一个强大的要塞体系为依托的,这一要塞体系使他们甚至能够抵挡数量上占极大优势的敌人。在奥军来到以前,法军在这一阵地上集中了相当数量的兵力,使奥军在攻击中获取决定性胜利的一切希望都落了空,而法军却因此赢得了时间来集中其余的兵力和补充武器装备。这时,奥军在卡萨勒和瓦兰察附近的进攻受阻,而且因为既不能进行正面攻击,又不能进行真正的迂回运动,所以只能在塞齐亚河以西、波河以南对法军的两翼进行佯攻,同时在这些地区征集军队所需的物资。
使拿破仑时代以来的作战方法发生极大变化的第二个因素是蒸汽。法军就因为掌握有铁路和轮船,才得以在奥地利发出最后通牒到他们入侵的五天内把相当数量的兵力运到皮蒙特,使奥军对皮蒙特阵地的一切攻击毫无结果,而在以后一个星期内,法军又大大增强了自己的兵力,所以到5月20日在阿斯蒂和诺维之间至少有13万法军。
但是,由于在路易·波拿巴的欺诈政权统治下不可避免的营私舞弊现象以及管理上的混乱,法军终究没有得到及时的和足够的供应。而有充分战斗准备的奥军有秩序地、迅速地进入意大利,却与此形成了很好的对照。在战争过程中,这种情况是必然会发生影响的。
奥军不能前进,是因为遇到了皮蒙特要塞之间的筑垒阵地,而法军之所以不能发起进攻,是因为运送军用物资的工作还没有结束。这就是双方行动迟缓的原因,而且也是不值得注意的蒙特贝洛的小冲突使人感到兴趣的原因。当时的全部经过如下。奥军获悉,法军右翼向皮阿琴察方向运动;根据这一行动,有理由认为法军企图在帕维亚和皮阿琴察之间渡过波河,从而迂回奥军在洛美利纳的阵地,并向来兰方向前进。因此,奥军第五军(由施塔迪昂指挥)派出了3个旅,通过了瓦卡里察附近(帕维亚下方)波河的桥梁,目的是占领斯特拉杰拉附近的阵地和向沃格拉方向进行侦察。这3个旅在卡斯泰卓遇到了联军的前哨,而在蒙特贝洛遇到了法军福雷师的第一个旅,并把这个旅逐出了蒙特贝洛。法军另一个旅很快赶到了这里,经过顽强的战斗,把奥军赶出了蒙特贝洛,但是奥军击退了法军向卡斯泰卓的攻击,迫使法军混乱地退向蒙特贝洛;当时如果法军维努亚师的一个旅没有开来的话,奥军无疑是能占领蒙特贝洛的(当时奥军大部分兵力还没有投入战斗)。在法军这一增援部队来到后,奥军停止了进攻。他们已经达到了目的:现在他们已弄清楚了法军右翼最近的配置地点,并毫无阻挡地从卡斯泰卓退向波河,以后渡到了波河北岸,与主力会合;他们确信,法军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向皮阿琴察运动。奥军在没有充分的理由把
全部
军队调到波河南岸以前,把自己的兵力集中在波河北岸,这是完全正确的。分兵à cheval〔两岸〕的任何做法,都是错误的。奥军利用瓦卡里察附近的桥梁和桥头堡,随时都可以渡河,并在法军向斯特拉杰拉进攻时对他们进行侧击。
加里波第
率领5000人的志愿军,迂回了奥军的右翼,目前正在伦巴第。根据最近的报道,奥军已经插到他的后方,使他面临着退路被切断的严重威胁,这无疑会使波拿巴这个“解放者”感到非常高兴。
拿破仑亲王普隆—普隆受命在利伏诺(在托斯卡纳)组织一个军,向奥军进行侧击。法国兵气势汹汹,而奥地利人则在窃笑。
星期六和星期日,撒丁军队企图在塞齐亚河左岸巩固下来,但是奥军阻挠了他们的这一行动。
弗·恩格斯写于1859年5月27日左右
载于1859年5月28日“人民报”第4号
原文是德文
俄文译自“人民报”
俄译文第一次发表
注释:
[213]从本文开始恩格斯给“人民报”撰稿。这篇文章是恩格斯应马克思的请求而写的。
“人民报”(《Das Volk》)是一家日报,从1859年5月7日至8月20日在伦敦用德文出版。该报是作为伦敦的德意志工人教育协会的正式机关报而创办的。第1号由德国政论家、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埃拉尔特·比斯康普编辑出版。从第2号起,马克思就积极地参加了该报的出版工作,他非正式地为该报撰稿,经常提出建议和帮助,为报纸审稿,组织对该报的物质援助等等。在6月11日的第6号上,该报编辑部正式宣布马克思、恩格斯、弗莱里格拉特、威·沃尔弗、亨·海泽为该报撰稿(见本卷第683页)。从此以后,马克思实际上是该报的编辑,该报也成了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机关报。从7月初起,马克思成了该报的编辑和行政负责人。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革命理论问题和无产阶级斗争的策略问题的研究在“人民报”上得到了反映,他们在该报上阐明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搏斗,对小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代表人物进行了不调和的斗争。在该报上,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立场出发,分析了1859年奥意法战争的各个事件、德国统一问题和意大利统一问题,揭露了英国、普鲁士、法国、俄国和其他反动国家的对外政策,对波拿巴主义及其公开的和隐蔽的拥护者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
在“人民报”上刊载了马克思为他的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所写的序言、马克思的5篇文章(其中包括一组未完成的文章《Quid pro quo》)、恩格斯的9篇文章、恩格斯给马克思的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所写的评论、马克思在比斯康普参加下写成并发表在“报刊述评”栏的对德国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报纸“海尔曼”的评论。此外,许多文章和政治评论都带有马克思直接参加编辑工作的痕迹。该报总共出版了16号。1859年8月20日该报因缺乏资金而停刊。——第397页。
[214]1849年匈牙利民族解放战争时期,科莫恩(科马罗姆)要塞是匈牙利革命军的一个据点,他们在那里经受住了奥军两次(1—4月和7—9月)长时间的围攻。——第3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