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楼国华 -> 直言集(1970)

《东方红》歌曲代表的社会意义



  最近看了某报登载的《名歌〈东方红〉的创造和其作者》,我们才知道这首歌曲的原作者是贫农李有源,同时又知道在这首歌曲创作之前,他从上级的的笔记本里看到了“东方红”三个字,到了县城里,又见到了“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救星”那条标语,于是他就唱出这首“东方红”的歌:

  “东方红,太阳升,
  中国出来了个毛泽东,
  他为人民谋生存(后来改写为“谋幸福”),
  他是中国人民大救星。”

  这首歌的含意和这首歌作者的社会阶级地位(贫农)是十分相称的,虽然当时已接近二十世纪中叶,而且在最前进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生产落后的中国农民(延安边区比其它经济中心自然更落后些),还是靠天吃饭,望天打卦的。他们如果能够揭竿而起,他们的理想也只寄托在“真命天子”身上,如果有一个“天命所归”的毛泽东,他竟然领导农民造反,打天下,那末他当然是东方升起来的红太阳了。
  (井冈山时代,瑞金苏维埃时代,甚至遵义会议以后的长征时代当然不会产生“东方红”的思想和歌曲。)
  但这种思想也不一定就会让一个爱唱歌的贫农创造出这首“名歌”,他从宣传方面得到了许多暗示,早在他之前,共产党已有意地把毛泽东视为中国的“救星”了。(个人崇拜的起源,应该推溯到这里。)
  某报虽把“东方红”称为与“国际歌”同样响遍了全世界的“名歌”,可是两首歌的精神恰恰相反,国际歌的开头是: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的罪人!”这是多么雄壮而愤怒的号召。
  中间是:“从来没有救世主,也不是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自己救自己。”这是多么自信而积极的斗争态度。
  结尾是:“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儿,就一定要实现!”这是多么果敢坚决的对于世界大同理想的响往。
  如果十九世纪法国工人创作的国际歌,表示了共产主义的斗争方向,与其所抱理想的伟大,那么相差一世纪之久的中国贫农创作的“东方红”,只表示了一个落后国家小气的个人崇拜。
  马克思在《拿破仑第三政变记》的开头说:“黑格尔在某个地方说过,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变与人物,可以说都出现两次。他忘记补充一点: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笑剧出现。”用太阳来象征的斯大林已然倒了,他的出现确实是人类的“悲剧”,第二个用太阳来象征的毛泽东呢,他的出现但愿不过是“笑剧”。
  现在距离延安时代已经有二十五年(据说“东方红”作于一九四二年),共产党早已取得政权,淹有“天下”,更从对苏联的一面倒,而至自力更生;因反对修正主义而问鼎世界革命的领导权,这种巨大的国际作用,和简单的民歌式的“东方红”所表示的感情也是不相称的。
  “东方红”有它应有的地位,因为它表示了中国原始的农民革命思想。二千年来最后一次,中国农民寄托它的希望于真命天子。二十世纪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中国农民革命,一方面利用和助长“真命天子”的原始革命思想,一方面又要超过落后的经济关系,从减租减息到没收土地,到合作社、公社、企图以此建立社会主义。可是共产党的领导自从走上农民武装斗争,直至解放全国,它始终脱离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工人阶级成为农民革命的被解放者,所以工人阶级在政治上并没有真正的民主发言权,一切由共产党代表了,共产党立足在两个阶级之上(它一直自以为是代表着四个阶级联盟呢),成为两个阶级利益的官僚主义统治者,它时时爆发政治的经济的内部矛盾,现在正在进行的“文化大革命”,也是这种矛盾表现之一,作为解决矛盾的武器,它们乞灵于落后的违反了真正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个人崇拜,加紧实行救世主姿态的官僚主义专政。
  如果“文化大革命”真是代表进步的一面,那么就该把“东方红”这种落后意识的歌曲放进历史博物馆去,实行共产党内部,工农阶级内部,广泛的真正的自下而上的民主集权制度,不让共产党专人民的政,毛泽东个人专共产党的政。

  (一九六六、八、一O)



  

名歌“东方红”的创造和其作者

葛 颂



前有国际歌,后有东方红


  “国际歌”响遍了全世界,是大家很熟悉的歌。
  今天,又有一首歌响遍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响遍在全世界,成为大家所熟悉和爱唱的歌。

  东方红,太阳升,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他为人民谋幸福,
  他是中国人民大救星。
  ……………….

  一唱出来,谁都知道就是中国的“东方红”。
  在中国电影里,“东方红”不是以合唱的形式表现出来,便是当做创作电影音乐的主要旋律,烘托战斗的场景。

电讯有的报导 作者李有源


  前不久,香港的戏院中映过一部“英雄颂”,附有一本全片歌曲的精印本,对于观众有很大的方便。“东方红”这首歌,注明“陕北民歌”,并没有作者的名字。像这样一首世界闻名的歌,怎会没有作者呢?有的观众便产生了疑问。
  上月中,出席亚非作家紧急会议的部分代表,到延安去参观。电讯说:毛泽东主席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陕北贫农李有源,便在“讲话”的指引下,创作了这首名歌。

工农有天才 歌曲发心声


  “国际歌”是十九世纪的法国工人创作的。
  “东方红”是廿世纪的中国贫农创作的。
  这两首发生了很大影响的世界名歌,是工人和农民出自衷心的结晶,发出了永不泯灭的光辉。
  有的读者会问:李有源现在还在不在?怎未见到有关他的消息呢?
  李有源已经去世多年了。
  或者有的读者会问:怎么一个农民能创作出名歌“东方红”来呢?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这个问题,或者是很多读者感到兴趣的问题吧。

陕北民歌多 农民爱唱歌


  说起来,话就可长了。“东方红”并不是偶然的产物,只有在陕北那个环境和李有源那个农民的思想与才能中,才能产生出这个光辉的名歌。
  因为陕北是个民歌非常丰富的地方,流行着许多优美的民歌,像“骑白马”等等。农民们在劳动时,走路时,唱着他们所喜爱的民歌。有名的歌剧“白毛女”,便从陕北的民歌中汲取了营养。
  一部音乐史证明了一个真理:伟大的音乐作品,都是从民间音乐中滋生长出来的。
  而李有源,便是在民歌之乡中长大的。从小,他听别人唱歌,自己也喜欢唱歌。有这样的环境,才产生了李有源这个人。
  他在本世纪初年,出生在陕西葭县一个贫农的家庭。为人做长工的父亲,终年劳碌,缺吃少喝,不到四十岁,便丢下妻子和三个孩子而死了。李有源便是小儿子。

闲时爱艺术 又喜编歌词


  李有源到十三岁,才有机会在私塾里念了一个冬天的书,便要当牧羊童,再大点,便要耕田种地,,做了生活重担压在肩上的当家人。但是,他非常想读书,每天早上他到十里外的县城去挑粪的时候,便帮县立小学做些杂事,得到了免费旁听的机会,又念了一个冬天的书。
  于是,李有源便成了全村里唯一识字的人。乘凉时,谈天时他将所看的章回小说,像“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水浒”和李自成、洪秀全的故事,讲给村人听。
  他喜欢读书,也喜欢艺术,爱画画,拉板胡,弹三弦,而且最喜欢唱秧歌。而张家庄和附近屈家庄的农民,很喜欢闹秧歌,他是热情的歌唱者。他还把劳动和生活中的事情,编成歌词,先把侄子叫来,念给他们听,再由他们唱,看顺不顺口、好不好听,然后再经过反复修改,便交给秧歌队去唱了。李有源的侄子李增正嗓子好,会唱很多秧歌;在秧歌队里,他常常做打着伞领唱的“伞头”。
  在活沷、抒情的民歌中长大的李有源,爱好艺术的李有源,自己也成为了民歌的创作者。

红日东方起 灵感从心生


  毛泽东主席到了陕北,正是民歌所唱的那样:“二月里来刮春风,江西上来个毛泽东”,群众们热烈的谈论着。干部来到了山沟,和李有源他们一同开荒生产,还告诉他们一些抗日救国的道理。葭县,这个古老的山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减租减息、进行选举、普及教育……许多新鲜的事情出现了。
  一九四二年五月,毛泽东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了。业余的文艺爱好者李有源用心钻研了它。毛主席的话,说到他的心坎中,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李有源自己便是受苦的农民,新社会使他翻了身,懂得了很多道理,他对毛主席有无比的热爱和感激。
  一九四二年冬天,一个清晨,李有源挑着木桶进城,一面走,一面愉快地哼着民歌调,他在山上看见一轮红日缓缓地从东方升起,鸟儿们迎着朝阳鸣叫飞翔,情景壮丽动人,他自己对自己说:“对,把毛主席比做红太阳是最好不过了……”因为以前,读过不少说部和唱词的李有源,想编一首歌颂毛主席的歌,曾经想到用“唐尧”来比,但又一想,唐尧又岂能与毛主席相比。现在看到这轮红日,使他联想到前些时县政府的事务秘书蓝川升帮他学习时,他看到蓝川升的笔记本上写着“东方红”三个字,正好和眼前的缓缓上升的红太阳联系起来。
  到了县城里,一条醒目的标语分外引起他的注意。“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救星”,他想到自己的生活和老乡们的生活,都因为毛泽东主席的到达陕北而发生大变化,受苦人当了家,作了主人。“毛主席是人民的大救星”!李有源突然冲口而出。
  生活给了他印象,意念在他的心中成熟了,回到家里,他睡不着觉,在一尺见方的坑桌上、油灯下,他以陕北群众最爱唱的“骑白马”曲词,写下了一首久已想写的新歌:“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生存,他是人民大救星。”写好后,他才愉快的睡觉了,很久的心事总算完成了。“东方红”便这样创作出来了。
  甚么树开甚么花。在民歌的气氛中成长,有音乐才能和爱好文化艺术,自己是翻了身的受苦人,对新社会和毛主席有热爱之情,生活的经验和对红日东升的敏锐感受,这一切便是李有源所具有的,而它的总和,便是“东方红”的作者,便恰恰是具备了这些条件的李有源,而不是别的音乐家。
  可见创作并不神秘。而以前的文人常常将艺术创作夸张得玄妙莫测,甚么“鬼斧神工”、“如有神助”、“烟士披里纯”等等之类。不要相信这一套魔道。
  李有源接着又创作了有名的“缴公粮”。

争唱“东方红” 名曲广传播


  一九四三年的春节,张家庄一带的农民,欢欢喜喜的闹秧歌。李有源的“东方红”和“缴公粮”便由秧歌队唱出去,极受大家的欢迎,很快便流传到全县。
  第二年春天,张家庄附近有七十多人移居延安,李有源的侄子李增正担任移民队的副队长,经过米脂、绥德等县到了延安。一路上,李增正和移民队员们唱着“东方红”,音乐工作者觉得好听,纪录下来,加以介绍,于是,“东方经”很快的便广泛传开了。
  在一传十、十传百地流传的过程中,唱的人便将“他为人民谋生存”改成“他为人民谋幸福”,因为毛主席领导中国革命,不只是为人民谋生存,而且要实现更高更大的理想,要建成一个富强康乐的新中国,所以便有人将“他为人民谋生存”改了两个字,变成“他为人民谋幸福”,这样便更合乎实际、更有意义了。李有源也觉得改得恰当。同时,也是在流传、演唱的过程中,陕北的群众和音乐工作者,又逐渐添了第二段和第三段,也便是我们现在所唱的全首“东方红”,大家耳熟能详。

出席文代会 是“人民歌手”


  随着“东方红”的传播,葭县农民歌手李有源的名字也传开了。一九五一年,年近五十的李有源,以农民作者的身份,参加了绥德专区文艺工作者代表会;次年,他又参加了陕西省文艺创作者代表会,获到了奖旗、奖章等荣誉,被人民尊敬地称为“人民歌手”。
  以后,他便在县里担任乡文书,虽然他的身体弱、工作忙,但是,他仍然利用业余时间热心创作。一九五五年五月十日,李有源因病去世,享年五十二岁。
  从牧羊童到受苦人到人民歌手,便是李有源一生的经历。
  流行在全世界的“东方红”,虽可说是陕北群众集体创作的,但最先创作并奠下基础的,却是“人民歌手”李有源。
  从这首名曲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我们也可以看出,伟大的乐曲都根植于人民群众中间,民间音乐的沃土中间。

(一九六六年八月九日,新晚报)

   

      

“东方红”产生的经过

季 子



二十年前 农民唱歌


  今天,谁都熟悉“东方红”这首名歌。“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它是从何时起开始唱的呢?
  这首歌,是一九四三年首先在陕北的葭县唱起来的,是由农民首先唱起来的。
  一九四三年的冬天,边区政府号召移民从南路到延安去开荒。葭县的人响应了,组织了一支七十人的移民大队。参加者差不多完全是自卫军,青年李增正因为是自卫军排长,便被派为移民队的副队长。
  葭县的农民,爱唱秧歌。出发前,他们说,这次出门,可不是像国民党时代那样的逃荒,凄凄惨惨的走路;而是为了到延安去多开一些荒地,增加生产,好打小日本,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因此,不如编一首歌,一路走一路唱,热热闹闹的走到延安去,该多好。

合计编歌 有源带头


  大家有这个主意,恰巧副队长的三叔李有源来看他。农民李有源,对编秧歌很内行,平常爱学习,认识许多字。在窑洞里,侄子将移民大队想编歌的事对李有源说了,他即道:“娃呵,你们的打算好呵!咱葭县秧歌向来闹得红火,这回正该露一手。”
  李有源不回去了。当天晚上留下来和大家一起编歌。可是“万事起头难”,你望着我,我望着你,不知从那里编起。李有源便说:“高楼万丈从地起,咱百姓过上了好光景,能走南路(按:葭县移民队是从南路走向延安)开荒发展生产,还能忘了共产党、毛主席?编千支歌万支歌,都得从毛主席编起。”他的侄子听了,突然想起李有源用白马调编过四句“东方红”,便请他对大家讲讲是怎样编出来,给大家一个启示。

 编四句词 花四十年


  李有源也不推辞,便把烟装好,冿冿有味的谈起他编“东方红”的经过:“娃们,别看这四句词,不是编了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编它用了整整四十年功夫。”年轻人一听,骇了一大跳:“怎要那么长的时间?”

生于光绪 闹着念书


  李有源不慌不忙,从头讲起:“我是光绪年间生的人,到今年整整四十岁啦。咱生在穷人家,从小受苦。有钱人家的孩子吃白面馍,穿新棉袄,咱不眼红。可人家能念书识字,咱穷人要当一辈子“睁眼瞎”,这个罪可着实不好受哩。我哭着闹着要念书,家里大人为疼孩子,就咬着牙供我到刘家沟上学。这是我进学屋的一年,也是我出学屋的一年,家里拿不起束修敬老夫子,只念了一个冬天,就回家给地主当了放牛娃。咱人穷志不穷,想念书的心一直没死。民国九年,咱还是个牛娃就给地主扛长工,地里场里的活不说,每天还得挑上两个大粪桶到葭县城里挑大粪。城里有个小学堂,担粪时我帮学堂干些杂活,为的是钻到课堂后面听听讲,一个冬天也跟着识了不少字。虽说为了这挨了地主不少打骂,总算慢慢自己揣摸着也能看懂“水浒”啦,常给人摆些一百单八将的“古经”。我常想:这世道真该有些行侠尚义、杀富济贫的英雄才好。可是一直都没见过,见的都是些蝎子、蜈蚣,甚么井岳秀呀、高桂滋呀……他们一闹腾,咱这陕北穷山湾湾黑,就更没有穷人活的路了。穷人连嘴都顾不上,识字看书又有甚么用呢?”
  这时,李有源将焑袋敲了敲,清了清嗓子,便唱起了来:“陕北出了个刘志丹,带上队伍上横山,一心要共产……山西上来了个毛泽东,随带百万兵……”他唱的是陕北民歌“信天游”,人人都熟悉。

太阳东升 满身是劲


  唱完了,他便抓住侄子的手,很激动的说:“娃们呀娃们,共产党、毛主席、红军,带领咱过上了好光景哩!咱不说闹革命,闹生产,单说闹冬学吧,没钱人也能念书,这可是咱天天想夜夜盼的哪!上了冬学以后,看着八路军迈着大步唱着革命军歌,走过来真像一阵风,又像一团火,叫你不由得想张嘴跟他们一起唱。去年冬天,我起了个大早,挑着担子进城卖菜,一路上,红通通的太阳从东边升起来,万道金光照射着天地。走上山顶一看,前后左右尽是些村庄,雄鸡高声叫,炊烟满天飘,一片红火光景,我心里真是痛快极了,满身是劲,百多斤的担子也觉得轻飘飘的。我望着红通通的太阳,出神地想起来:化育万物的是太阳,拯救穷人的是共产党,要打起比方来,说毛主席是咱穷人的太阳,那是再对头不过了。再说咱中国的工农百姓世世代代受苦,眼下出了毛主席这样伟大的领袖,好日月才开头,也正是眼前旭日东升的光景哩。我猛一抬头,城墙上有一条大字标语:“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救星!”这句话正好把我心眼里的话都总结起来了。多少日子我心里总是记挂着那天早上的景象,觉得有话要说,觉得有歌要唱,觉得我自己看见的那种景象不说出来、不唱出来,对不住千千万万和自己一样的受苦人。于是我一个人在灯下哼着白马调,想出四句“东方红”的歌词来。”便是我们所熟悉的第一段“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他一说完,大家立刻便唱起来了。

续编两段 沿路歌唱


  晚上,李有源和青年农民们接着这四句“东方红”编,又编出了两段:“山川秀,天地平,毛主席领导陕甘宁!号召移民开山林,咱们边区满地红”;“三山低,五岳高,毛主席治国有功劳,边区办得呱呱叫,老百姓颂唐尧”。
  词编好了。第二天,穿着新棉袄棉裤的移民队,像军队出操一样的摆好了队,兴冲冲的出发。一路上穿州过县,唱起“东方红”来,他们到了那里,便唱到那里,流传到那里。因为这首歌好听,唱出了大家敬爱毛主席的心声。还有些机关、部队、工厂、学校,请他们去教唱。也有的人提意见,加以修改。

群众意见 作了修改


  移民队到了延安后,几位音乐工作者来看他们,将歌词和曲谱记录了,登在报上。
  不久,音乐工作者们根据群众的意见,将“东方红”的第二段和第三段修改成:“毛主席,爱人民,他是我们的带路人,为了建设新中国,领导我们向前进”;“共产党,像太阳,照到那里那里亮;那里有了共产党,那里人民得解放”。整个的陕甘宁边区,都唱出了“东方红”,唱出了对毛主席的热爱。

传播迅速 处处高歌


  “东方红”的传播很快,传到国民党统治区,飞过黄河,传到长江和珠江,大江也在歌唱。
  “东方红”的传播很快,传到国外,传遍了世界。外国人也在唱。
  日本西宫市虹之会合唱团,在一九五四年写了一封信给李有源说:“在遥远的日本,能将你优秀的歌曲,作为我们勤劳大众的歌曲来歌唱,这真是我们欢喜非常的事。“东方红,太阳升”,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歌曲,我们想这也是全世界人民的歌曲”。他们说得很对,“东方红”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歌曲,而且也是世界人民的歌曲,和“国际歌”一样的发生着影响。
  从李有源的谈话,我们知道他编“东方红”的经过。后来当有人问起他的时候,他不只是说“东方红”这首歌编了四十年,而且还说它是全中国人民编的,是中国应该有的一支歌,不是那一个人所能编成的。

表达心声 概括历史


  是的,“东方红”这首歌,陕北农民李有源开了个头,而由人民完成了它。人民以最真挚的感情唱出了最朴实的心声。
  “东方红”的曲调,是陕北民歌的白马调。虽然我们无法考查它的起源,但却可以肯定,它是经过无数民间歌手的演唱而发展成的最精炼的乐句,所以调子虽然简单,却百唱不厌。它是人民长期的集体创作。高尔基说:“民歌——人民的口头创作,是社会生活在广大的艺术概括上的反映。”又说:“从太古以来,民歌总是亲切地伴着历史,它们有自己的意见……不知道人民的口头创作是不了解人民的真正历史的。”这个意见很正确。“东方红”注明为“陕北民歌”,它不但表达了人民的心声,同时也概括了中国近代的革命历史,没有毛主席和共产党,那里会有新中国,那里会有强大的新中国呢!

(一九六六年十月二十四日,新晚报)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