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娜·康·克鲁普斯卡娅 -> 《论列宁》

为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而斗争

克鲁普斯卡娅

任建华 译 郭值京 校


  俄语原文来自娜·康·克鲁普斯卡娅《论列宁》(1979年俄文第4版)第124-129页。
  中译文来自《马列著作编译资料》第15辑


  有一次,我到共产国际宣传委员会去。当时刚刚开始出版伊里奇的全集。委员会正在讨论怎样才能尽快地使外国同志了解《列宁全集》。当时伊里奇病了。我记得这次从委员会一回来,就立刻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告诉了他。我对他说,如果把已出版的几卷书重读一遍,会使人感到特别惊讶:在长时期内,在不断变化的条件下,为着一些基本原理曾进行了多么顽强的斗争。同时我又补充说,如果能阐明,一种思想在斗争过程中如何产生、发展,如何不断采取新的形式,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外国同志对此会十分感兴趣。这个想法很合伊里奇的心意。他要我找一位能致力于这项工作的同志。当我对这一考虑不置可否地支吾了一声时,他问我:“你们苏维埃党校的负责人是谁?”我说:“雷迪奇。”他说:“那么明天你就同雷迪奇谈谈。”我说:“他可不是写东西的人。”他又说:“不,你就同他谈谈。”我同雷迪奇同志谈了,不过没有谈出什么结果,而这时伊里奇的健康状況转坏,事情也就放下了。
  现在,当回顾第二次党代表大会以前所走过的道路,回顾伊里奇以怎样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争取建立一个具有革命精神的、坚强的、准备应付一切困难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工人政党的时候,就会想起这次谈话。1894年秋,伊里奇向彼得堡一些最亲近的同志组成的小组读了自己写的秘密小册子《人民之友》。在这本小册子里就已经谈到了世界社会主义革命,谈到了俄国工人的直接任务就是要组织社会主义工人政党。1896年春,当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在监狱里时,我们曾多次与他通信谈到筹备代表大会的事。1897年他在流放地写了《俄国社会民主党人的任务》这本小册子,并把它寄到国外。这本小册子的结尾号召“要把散布在俄国各个地方的工人小组与社会民主主义团体统一成为一个社会民主工党!”。[1]
  代表大会是在1898年春召开的,大会决定建立党,并取名为俄国社会民主党。代表大会通过了宣言,承认基辅社会民主党人创办的、已经出了两期的秘密报纸《工人报》是党的正式机关报。这次党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是在极端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这在现在是很难想象的。彼得堡组织的成员当时只有四个人:斯切潘·伊万诺维奇·拉德琴柯、他的妻子柳波美,尼古拉也夫娜、伊万·阿达莫维奇·萨美尔和我。斯切潘·伊万诺维奇代表我们去参加代表大会。他没有对任何人讲大会将在哪里举行。当他回来时,整整一天都沉默不语,对妻子一句也没有谈到有关代表大会的情况,只是在第二天,当我们四人聚在一起的时候,他才拆开一本书的硬封皮,从里面取出了用印刷体转抄的代表大会通过的宣言。然后,他走到厨房,大哭起来。他当时获悉,所有参加代表大会的人都被逮捕了。
  出席代表大会的只有几个人。代表大会以后不久,当我也被流放到伊里奇那里时,关于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情况我所能告诉他的很少。伊里奇在流放期间已经在考虑召开新的代表大会。亚历山德拉·米哈伊洛夫娜·卡尔梅柯娃把普罗柯波维奇和库斯柯娃起草的信条(Credo)(对形势的估计)交给了安娜。伊里尼奇娜,而安娜又转寄给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在这个信条中谈到,工人应该进行经济斗争,而知识分子(自由主义反对派)将在马克思主义者“参加”下争取“权利形式”。信条使我们流放在舒申斯克的所有马克思主义者无比气愤。十七名社会民主党人聚集在叶尔马科夫斯科耶村,在奄奄一息的瓦涅也夫床前,一致通过了伊里奇起草的抗议书。抗议书中说:“俄国社会民主党实行这样的纲领,就等于政治上自杀,就会大大阻碍并降低俄国工人运动和俄国革命运动……”[2]列宁写道:“现在,俄国政府的蛮橫迫害使党的活动暂时削弱,使党的正式机关报暂时停刊,因此,全体俄国社会民主党人的任务就是要竭力使党彻底巩固起来,制定党纲,恢复党的正式机关报。”[3]
  1899年伊里奇为《工人报》写了《我们的纲领》和《迫切的问题》这几篇文章。在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被捕的同时,基辅《工人报》也遭到破坏。1899年崩得中央委员会接办基辅《工人报》,开始筹备出版第三号。伊里奇的这几篇文章就是为这个第三号而写的。这一号报纸没有出版,而文章也只是在二十六年后才公之于世!这几篇文章还是谈到关于建立坚强的社会主义政党问题和革命理论问题,谈到“俄国社会民主党一旦成为一切争民权、争民主的战士的领袖,它就会是不可战胜的!”[4]
  崩得的尝试没有成功,创办一个定期出版的党的全俄报纸已不可能,这使伊里奇产生了在国外创办这种报纸并吸收“劳动解放社”参加报纸出版工作的想法。大家都很清楚,列宁为了创办《火星报》这个“集体的宣传员、鼓动员和组织者”花费了多么大的精力,在难以想象的监视和迫害的情况下,为建立筹备代表大会的全俄组织耗费了多少力量。列宁对第二次代表大会期待些什么,1902年出版的、在建党的事业中发挥了极大作用的《怎么办?》一书作了最好的阐述。二十六年后的今天,重读《怎么办?》一书,有一段话特别使人感动:“历史现在向我们提出的当前任务,是比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的一切当前任务都更要革命的任务。实现这个任务,即摧毁这个不仅是欧洲的同时也是(我们现在可以这样说)亚洲的反动势力的最强大的堡垒,就会使俄国无产阶级成为国际革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5]这是1917年前,即十月革命前十五年写的。
  《怎么办?》一书特别清楚地表明了弗拉基米尔·伊里奇是多么认真地一方面研究了工人阶级国际斗争的经验,另一方面又研究了俄国革命运动的经验。在《怎么办?》一书中,可以特别明显地看出伊里奇善于“幻想”。他“幻想”建立一个能够“……从我们的革命家中间提拔出一些社会民主党的热里雅鲍夫,从我们的工人中间提拔出一些俄国的倍倍尔……”[6]的组织。《怎么办?》一书明确地阐述了伊里奇幻想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他幻想建立一个用革命理论武装起来的党,一个“革命者的战斗组织”。
  凡是想了解在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发生了什么事情的人,都应该很清楚地知道伊里奇想创建一个什么样的政党。在沙皇专制条件下,斗争十分残酷,要求工人政党紧密团结(列宁写道:“我们紧紧靠在一起,循着崎岖险阻的道路紧拉着手前进”[7]),具有高度的自我牺牲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我们应当时刻进行平凡的工作,同时又应当时刻准备着应付一切情况……从在革命最‘低沉’的时期挽救党的名誉、威望和继承性起,一直到准备、决定和实行全民武装起义”)[8]
  从伦敦迁到日内瓦以后,国外的小组习气特别使人难以忍受。不是认真地解决《火星报》编辑部中的问题,而常常是出现一些荒唐的场面。查苏利奇和巴·波·阿克雪里罗得在表决时总是站在普列汉诺夫一方,甚至在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下也是如此。《火星报》创办以前一起熬过来的这些年把原“劳动解放社”团结成一个人。有一次,伊里奇回来时很激动,他说要向代表大会提出改变《火星报》编辑部组成的草案:编辑部要由三人组成,而不是六人,但这个三人小组必须是干练的、起决定作用的。他提出由普列汉诺夫、他本人和马尔托夫三人组成。
  一些地方也对小组习气很伤脑筋。大家希望不要建立一些单独的小组,而要建立一个党。
  全体火星派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期待着代表大会的召开。大家以为代表大会将能消除那种严重阻碍工作、给工作造成许多困难的意见分歧。当普列汉诺夫宣布大会开幕时,他十分激动,与会的五十名代表也非常激动。使人感到,一个伟大的事业正在实现,一场波澜壮阔的运动就要开始,任何力量都无法征服它。十分严酷的俄国现实尽管还蕴藏着巨大的力量,但它已经算不了什么。
  工人阶级的觉悟程度及进行斗争的决心和准备程度的迅速提高,在具有高度革命精神的党纲中反映了出来。党纲被一致通过。列宁想用革命理论把党武装起来的宿愿实现了。
  但同时,党的建设工作所面临的条件极其严重地阻碍了这项工作的进行。在我为第二次代表大会起草的关于俄国《火星报》组织活动的报告中,已反映出组织工作的全部弱点:党带有知识分子性质,党的委员会中没有工人,很少吸收工人加入党的组织。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对工人阶级的力量估计不足,醉心于自由主义的工人运动,习惯从小组的观点,而不是从党的观点处理问题。还应补充一条:组织屡遭破坏,缺乏继承性。难怪,当要采取实际步骤,要真正建立一个战斗的、坚强的组织的时候,事情就难办了。表现出各委员会同工人的联系非常薄弱;仅有三名工人出席了代表大会(这三名当中只有一名基辅代表在会上发了言)[9];小组习气风靡一时;不相信工人阶级的力量,这一点在《南方工人报》编辑部成员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伊里奇和大家都希望建立一个统一的党,但是未能实现,而是形成了两个派别。
  由于组织上的意见分歧而发生了分裂。党组织的机会主义形式决定了孟什维克的机会主义斗争方式,起初反映在党内,后来反映在他们的全部活动中。组织上的机会主义发展成为策略上的机会主义,策略上的机会主义又发展成为思想上的机会主义。在伊里奇1904年5月写的《进一步,退两步》这本小册子里对这一点作了阐述。第二次代表大会出现的分裂使伊里奇极为痛心。为了写《进一步,退两步》这本小册子,他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花费了多少心血。1907年伊里奇在俄国准备再版自己的一些文章和小册子时,他从《进一步,退两步》这本小册子中删去了许多地方,其中包括对马尔托夫的一些开击。我问他:“你为什么把这些内容删掉?”弗拉基米尔·伊里奇沉默了一会说:“现在这些内容已没有现实意义了。”
  《进一步,退两步》这本小册子的后面的篇幅中阐明了组织上的意见分歧发展成思想上的分歧这一问题,强调了建立革命组织的必要性。我仅引用下面一段话:
  “无产阶级在争取政权的斗争中,除了组织而外,没有别的武器。无产阶级既然被资产阶级世界中居于统治地位的无政府的竞争所分散,既然被那种为资本的强迫劳动所压抑,既然经常被抛到赤贫、粗野和退化的‘底层’,无产阶级所以能够成为而且必然会成为不可战胜的力量,就是因为它根据马克思主义原则形成的思想统一是用组织的物质统一来巩固的,这个组织把千百万劳动者团结成工人阶级的大军。在这支大军面前,无论是已经衰败的俄国专制政权或正在衰败的国际资本政权,都是支持不住的。”[10]
  伊里奇始终认为组织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党后来的历史不断证实了他的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注释:

[1] 《列宁全集》第2卷第299页。

[2] 《列宁全集》第1卷第198页。

[3] 《列宁全集》第4卷第156—157页。

[4] 《列宁全集》第4卷第190页。

[5] 《列宁选集》第1卷第245页。

[6] 《列宁选集》第1卷第378页。

[7] 《列宁选集》第1卷第227页。

[8] 《列宁选集》第1卷第383—384页

[9] 克鲁普斯卡娅指的是伊·康·尼基廷(斯切潘捷夫)同志,他是布尔什维克火星派,是出席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基辅委员会的代表。

[10] 《列宁全集》第1卷第510页



感谢 佐仓绫奈 收集、录入及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