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陈其昌
国际月话
陈清晨〔陈其昌〕
(1940年5月1日)
〔说明〕本文刊载于《长风》第1卷第5期,1940年5月1日出版,署名:陈清晨。
北欧不足以成为大战场
英法对付德国的战略是经济封锁。然德国北方出路的北海路线,几个月来却仍旧就被德国利用着。挪威政府在希特勒的威胁下,默许挪威的八百余里的领海成为德国运输的孔道,于是海外的许多物产,最重要的是瑞典的大量铁砂,都经过这条走廊而一船一船的运往德国去。这当然是英法封锁战略的一大打击,然而英法却“隐忍着”;为什么?因为,如丘吉尔所屡次表示的,英法的军事准备还不很充备,不愿立即与德国在北海展开海军战。
四月初间,大概是因为英法的军事准备已经相当充备了,或许也是因为英法当局在苏芬战争结束后受了国内急战派的逼促,于是英法在挪威领海上安置水雷,以图断绝德国的运输道路。然而不料希特勒却趁机以“闪电战术”占领了丹麦,并入侵了挪威首都以及几个重要港口。于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便卷入战争漩涡。
法国内阁总理雷诺说的好:“目前斯堪的纳维亚的战争是‘铁砂战争’”。这话可说是“一语道破”。希特勒之所以要对丹麦、挪威施行“闪电战术”,主要是因为想囊括斯堪的纳维亚的铁矿;英法当然不会坐视这块世界著名的矿源落入敌人之手,于是在丹麦被吞之后,挪威便成了协约国的“盟国”而开始了抗战。英法与德国便在挪威展开欧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海战,双方陆军也有了激烈的接触。
但是,半年以来的欧战僵局是否会因此而打破呢?或者全局仍将继续僵持,而北欧的这场“铁砂战争”能成为小规模的接触呢?这是我们急须判定的问题,也是两周以来全世界人心恐慌的根源。
虽然这僵持局势终有打破的一天,但我们仍然可以冒险的说:这场“铁砂战争”还不能成为打破僵局的基因。第一,未获得大国为盟国,而单独在两个阵线上进行大战,这对于希特勒是极端不利的,因此希特勒不见得会在北欧半岛上准备大战。第二,最近的北海海战,德国海军虽受了不少损失,然而保持门户的力量当然还是很雄厚的,所以英法要由此进攻并不容易;再则英法目前最有力的战略仍是经济封锁,在他们占领了那维克这个交通要道,而截断了瑞典铁砂出路以后,他们不见得就把这片北欧山地作为大战场。但是,第三,最主要的还是目前欧洲的双方国际营垒,还不明确;换言之,就是苏联与意大利的态度还极其含糊。
苏意态度的牵制性
四月十六日哈瓦斯社伦敦电说:“今日得知,苏联、意大利对于目前冲突的态度,成为本处各政治团体近来讨论的主要问题。消息灵通的方面称:就英法土互助条约以及土耳其对于巴尔干小协约所负的义务看来,意大利侵略其任何邻国,都将发生直接反对协约国的效力,而目前之苏联好像不愿做进一步的政治、军事冒险。英法将采取‘等待注视’的态度,以期待苏联明白表示它愿维持绝对的中立,而它与德国的通商不至于严重妨害协约国的封锁。”
这里所说的苏联的态度,以及英法对于苏联态度的慎重,都是十分正确的。斯大林根本不愿意卷入欧洲漩涡,这在苏芬战争的迅速结束中可以看到,那当然更不会再轻易惹起战争了。因此在挪威战争发生以后,不仅苏联当局没有袒护德国的表示,就是苏联的报纸也只不过轻淡地对德表示了一点同情罢了。斯大林绝不可能在目前欧战阶段上以武力帮助德国,就是经济上对于希特勒的帮助,大概也要限于维持“亲善关系”的范围,而不会太积极。这种态度对于英法方面将引起“等待注视”的后果,对于希特勒则将引起踌躇,不敢放肆的扩大欧战,因为德国作战原料之一大部分要依赖于苏联,而希特勒,目前的唯一的国际“朋友”还只有斯大林。
英法对于意大利的态度原是十分顾忌的。挪威战争发生后,意大利之显然袒护德国,更引起英法的不安。四月五日,意大利外长代言人安沙都对意大利兵士,发表了如下露骨的演说:“已经降临到挪威头上的战争,或许要降临到我们头上。但如果号角声响起的话,那我们一定要成为吹号角的人。意大利现在正进行准备,以等待最有利的时机之到来。在一个月以前看来,这种时机还很遥远,但现在则比你们所想的已经迫近的多了。那些认为意大利会缩退到蜗牛壳去的仅着眼于小利的人,是错误的。”同时,意大利报纸又对英法施行尖锐的攻击,并谣传墨索里尼已准备召集一百二十五万后备兵入伍。这样一来,英法当然更感觉不安了。
但是,墨索里尼真会站到德国一边对英法开战吗?我们不妨说:至少在目前形势下,它远不会如此。他当然是最希望独霸巴尔干的;然而,苏联已在事实上屡次表示对于巴尔干的不干涉性,因此他已经安心不少了。希特勒虽然渴望着巴尔干的资源,但为要维持墨索里尼这个“轴心旧友”,他竭力自制着不向巴尔干动手。至于英法对于意大利,因为很害怕把墨索里尼逼到希特勒一边去,所以它们“不愿对意大利引起丝毫的争执,而要维持友谊的关系。”而且就意大利本身来说,这次欧战距离结束之期还遥远的很,意大利在目前的最有利的政策是暂作“壁上观”,而从混水之中谋取小利,以便将来拿既成事实逼使战胜者承认,也实无马上下水的必要。所以总括一句说,目前无论墨索里尼的空头号角吹的怎样响,无论他是否会用武力向邻近的小国企图造成“既成事实”,但他之不会真心站到希特勒一方面去,则是可以判定的。
由此看来,斯大林态度的不即不离,即使希特勒不敢放肆的扩大欧战;墨索里尼态度的“难以捉摸”,又使英法德都不便用兵于巴尔干。这就是说,半年以来的欧洲僵局,远不至即因斯堪的纳维亚的“铁砂战争”而就打破。当然,这种僵局不打破。即交战双方均受消耗的痛苦,所以必然有被某一方打破的一天,但这应该不会是最近几周的事吧。
战云已临到远东
但是这场“铁砂战争”的一端战云已经散到东方了。召它来的,第一是日本政府对于荷属南洋群岛的有趣表示,第二是协约国要封锁海参崴贸易的传说。
在希特勒的侵挪战争发生后,日本舰队有集中台湾与海南岛之传说。四月十六日,日本外相有田八郎在参加了日本内阁的紧急会议以后,当即发表了谈话,说明他们对于荷属南洋群岛的局势的变化,非常“关切”。几个小时以后,这个谈话又被外务省的发言人解释为:“日本对此问题将有行动之前奏。”并加了一句话:“无论如何,我们不愿坐视荷属南洋群岛落入别人之手。”此后不久,日本海军当局也对南洋局势表示了同样的“关切”。司马昭之心显然是:一到荷兰被拉入欧战漩涡时,他们就要以武力夺取荷属南洋各岛。
这表示是预示了未来的远东可怕的事变。但这个事变的情形怎么样呢?!会发生怎样的后果呢?
太平洋上的四个大力量是美英苏日。近几年来,前三国都与日本的独霸远东的企图作斗争。但是近来,英国因牵于欧战,事实上有向它的新加坡防线步步退让之趋势。苏联当欧洲战局不定时,不会在远东对日本有多大的动作;况且日本近来还在大唱“信任苏联”、“日苏和好”之说呢!那么就最近的前途看来,还会与日本的独霸远东的企图作对的,当然只有美国了。然而美国对付日本的军事地位可并不有利——美国距离西太平洋太远了,并且它在远东也没有可恃的海军基地,加之日本的力量不弱的海军还始终保持着实力。这样,即在欧洲战事不扩大时,美国即使取得英国、苏联的合作以后而用兵远东,也是要经过相当困难的;则当英国退出而苏联袖手时,美国要想用兵远东,那就非经过重大的损失不可了。
美国国务卿赫尔已经对有田八郎发出严重警告,要求日本不得染指荷属南洋各岛。但警告的效力要凭实力或环境来造成,而目前美国武力之对于远东已有鞭长莫及之苦,而荷属各岛之将被卷入欧战,及英国之无力替荷兰保护各属岛,又是势所必然的了。这样,当南洋各岛被日本所占据,甚至连美国属地的菲律宾都要落入日本势力之下时,美国除了向西望去咬牙切齿之外,暂时之间还能有什么办法对付日本呢?
所以有田八郎的“关切”南洋各岛的声明,如在平时当有试探英美态度的意味,而在现时则真可视为“行动的前奏”;赫尔的警告,如在平时当有压抑日本野心的威力,而在目前只能成为远东风云的装饰品罢了。日本的南进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一部分日本人多年的主张,而去年他们占领海南岛,也就是为这种南进做预备。
协约国的对德封锁线是否会扩展到远东呢?近来,英国屡次声明:海参崴之成为德国军用品的进口港,故将采取严峻计划,以防止“违禁品”之经过苏联而输往德国等。可是,封锁就是战争的第一步,英国目前不见得敢在远东采取这一步骤。至于一到欧洲战局日加紧张时,英国或许会连新加坡防线以西都暂时放弃,则封锁海参崴等等说法,如果得不到日本的合作,连实行的可能都没有。所以,欧战波及远东的第一个大浪潮,仍将是日本对西太平洋之军事进攻。
美国会放弃远东吗?
欧战越是紧张扩大,则英国在远东的对日态度变越来越软化。三月底,英国驻日大使克莱琪在东京所发表的那样充满谄媚气味的谈话,与最近天津白银问题即将解决的传说,决不能仅仅视为英国远东外交的偶然现象,而当视为英国对日外交更加趋于妥协的一个步骤。在此以前,美国的强硬态度当能阻止英国的软化的活动;但在今后,因为欧洲局势的日益紧张,英国在远东不得不妥协,美国对日的强硬态度,也将随着英国之更趋于妥协而益加无力。因此,我们不可不防备英日之间的远东“慕尼黑协定”!
远东,尤其是中国,是被帝国主义国家认为目前世界上最有希望的殖民地的。眼光远大、魄力雄厚的美帝国主义,从没有轻易放弃过它,所以美国之放弃远东当然是不会有的事。这就是说,日美的战争无法避免。但目前如果美国就对日作战,将蒙受重大的损失;因此,日美战争之发生,当在较远的将来。美国必须结合了盟国以后再对日作战,才比较有利。然而,目前有结合可能的英法两国,都集中注意于欧战呢。
欧战恐怖的扩大,威胁东方和西方,旧大陆以及新大陆。我们应当注视着目前的欧战僵局,将从哪一点而被打破。
感谢 先知在1917 录入及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