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昂利·布热郎(Henri Burgelin)写道:“工人中某些阶层,尤其是非技术工人,很可能没有感觉到他们的实际生活水平有什么提高”(《1871—1968年间的德国社会》〔La Société allemande, 1871-1968〕,巴黎,1969年,第91页)。自从于尔根·库钦斯基(Jürgen Kuczynski)于1934年发表《工人处境的发展》(Die Entwicklung der Lage der Arbeiterschaft,巴塞尔,1934年)之后,还没有新的著作能够提出比这本书中所涉及到的更好的材料。
于尔根·库钦斯基(Jürgen Kuczynski,1904年9月17日——1997年8月6日),生于艾尔贝菲尔德(Elberfeld)一个犹太知识分子家庭,曾在柏林、海德尔堡等地求学。1925年进入银行工作,此后开始参加左翼运动。1926年前往美国求学。1929年返回德国。1930年参加德共,1931年担任《红旗报》经济编辑。纳粹篡权后,参加地下抵抗运动。1935年流亡英国。1936年开始为苏联军事情报总局工作。在英国期间,担任德共流亡组织的领导。1940年1月被英国当局扣押,同年3月获释。1943年9月参与创建自由德国委员会英国支部,并担任该支部领导。1944年9月受邀加入战略轰炸调查团(Strategic Bombing Survey),参与调查战略轰炸对德国经济的影响。战后返回德国,1945年7月被苏联军管当局任命为苏占区财政管理委员会主席。1946—1956年任柏林大学经济史教授。1947—1950年任德苏友好协会主席,1949—1958年当选为人民议会议员。1955年创建德国科学院经济史研究部,并任部长。1965—1979年任国家经济研究委员会主席。1990年入选民主社会主义党元老委员会。——中译者注
[26] 在斯图加特代表大会上,列宁和卢森堡对这个文件提出了修改意见,其收录于:尤利乌斯·布劳恩塔尔(Julius Braunthal),《国际史》(Geschichte der Internationale),第1卷,杨寿国、孙秀民、汤成永、桂乾元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398页。